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94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包括炉体,炉体的顶盖上设置有进料管,炉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限流阀;炉体外壁焊接有支座;支座下方沿周向布置有多个称重传感器,且称重传感器座落在钢梁上;所述炉体内部底板上设置有料锥,料锥侧面开有多个出料孔,出料管与料锥连通;若干个风嘴穿过底板与进入炉体内沿料锥环形布置,每个风嘴均与一根风支管连通,每个风支管上装有一个自动阀,所有风支管汇总连接到总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投资、降低能耗、节省占地,解决了污染严重的问题;不易结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济效益。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含锂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含锂矿石是含锂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含锂矿石提取中的一环是将含锂矿石进行高温煅烧,进行晶型转化,而晶型转化的设备含锂矿石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回转窑或竖炉,但这两种设备的缺点是:投资大、能耗高、占地多、污染严重、焙烧温度不易控制、易结块。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776335A,公开日期:2021年12月11日)公开了“一种制备高温氧化铝粉的相变炉及使用方法”,但仍存在以下缺点:停留时间短、晶型转化率低,流化风用的多、高温物料温度损失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及使用方法,针对含锂矿石提含锂产品,可降低焙烧温度、提高热利用率避免结块、减少相变反应器内热损失。
[0005]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包括炉体,炉体的顶盖上设置有用于物料进入炉体内部的进料管,进料管与炉体内部相通;炉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限流阀,限流阀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炉体外壁焊接有支座,支座为环型裙座;支座下方沿周向布置有多个称重传感器,且称重传感器座落在钢梁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炉体内部底板上设置有料锥,料锥为中空的锥体结构,且上小下大,大口朝下置于炉体内;料锥侧面开有多个出料孔,出料管与料锥连通;若干个风嘴穿过底板进入炉体内,布置在锥体与料锥之间的环形空隙处的底板上,呈环形布置;每个风嘴均与一根风支管连通,每个风支管上装有一个自动阀,所有风支管汇总连接到总管上;所述自动阀与计算机电连接。
[0006]所述炉体为两段式,包括位于上部的圆筒和位于下部的锥体,锥体为上大下小结构,锥体的上口与圆筒的下口连接、下口与底板连接。
[0007]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3~4个。
[0008]所述风嘴由风帽构成,各风嘴的中心距为100~200mm。
[0009]所述出料孔的数量为奇数,所开的出料孔的截面积总和为出料管内截面积的2倍,且各个出料孔的截面积相等。
[0010]上述的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炉体内没有物料时对称重传感器标定,将炉体自身重量置于零;步骤二:高温物料通过进料管连续进入炉体内,在炉体内作自由落体运动,直到炉体底部;步骤三:将高温物料在炉体需要的停留时间转成高温物料的重量,高温物料的重量=相变炉容积
×
(停留时间
÷
60分钟)
×
物料的堆密度;再通过称重传感器显示出来的重
量来控制停留时间;高温物料在炉体内的停留时间为5~40min,通过改变限流阀开度大小来调节,当炉体中高温物料的重量小于所对应的停留时间时,关小限流阀;当炉体中的高温物料的重量大于所对应的停留时间时,开大限流阀,此步骤重复,以保证高温物料在炉体中的停留时间;步骤四:高温物料达到所需停留时间对应的重量时,打开限流阀,高温物料通过料锥上的出料孔进入出料管,再经过限流阀流出炉体送入其他设备;步骤五:当高温物料经过料锥出料孔出料不畅时,通过计算机远程操控打开自动阀,带压气体通过总管进入到各个风支管,然后进入风嘴内,从风嘴喷出的带压气体破坏料锥周围高温物料的安息角,使高温物料流动顺畅,从而顺利通过料锥的出料孔进入到出料管,排出炉体;步骤六:当通过进料管进入的高温物料是恒定的,但炉体内的高温物料重量逐渐减少时,关小限流阀以减少炉体内高温物料的排出量;步骤七:重复步骤五、步骤六,直至反应结束;所述步骤二中的高温物料为锂辉石或锂云母,粒径为10~500μm,品位为1%~5%;当高温物料为锂辉石时,进入炉体内的温度为1000~1100℃;当高温物料为锂云母时,进入炉体内的温度为800~1000℃。
[0011]当高温物料为锂辉石时,所述步骤五中的带压气体为空气、氮气或其他易得成本低且不与矿粉发生反应且使用安全的气体;当高温物料为锂云母时,所述带压气体为蒸汽或其他易得成本低且不与矿粉发生反应且使用安全的气体;风嘴喷出的带压气体流速为5~90m/s。
[0012]所述步骤五为间断性操作,当高温物料流出顺畅时关闭自动阀,切断带压气体的进入。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投资、降低能耗、节省占地,解决了污染严重的问题;不易结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随着当今社会的环保意识的提高和严峻,传统的含锂矿石的焙烧方法终将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将是本申请这种新型的、节能的、环保的矿粉相变装置。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

进料管,2

炉体,2
‑1‑
顶盖,2
‑2‑
圆筒,2
‑3‑
锥体,2
‑4‑
底板,3

支座,4

称重传感器,5

料锥,5
‑1‑
出料孔,6

风嘴,7

自动阀,8

风支管,9

总管,10

出料管,11

限流阀,12

钢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作详细描述。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包括炉体2,炉体2使高温物料最大停留时间达到40min;炉体2的顶盖2

1上设置有用于物料进入炉体2内部的进料管1,进料管1与炉
体2内部相通;炉体2的底板2

4上设置有出料管10,出料管10上设置有限流阀11,限流阀11与计算机电连接,通过计算机实现远程控制操作。所述炉体2为两段式,包括位于上部的圆筒2

2和位于下部的锥体2

3,锥体2

3为上大下小结构,锥体2

3的上口与圆筒2

2的下口连接、下口与底板2

4连接。所述炉体2外壁焊接有支座3,支座3为环型裙座,焊接在圆筒2

2外壁上;支座下方沿周向布置有多个称重传感器4,且称重传感器4座落在钢梁12上,数量为3~4个,本实施例中称重传感器4的数量为4个。所述称重传感器4与计算机电连接,称重传感器4将所监测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实现远程控监控。
[0017]所述炉体2内部底板2

4上设置有料锥5,料锥5为中空的锥体结构,且上小下大,大口朝下置于炉体2内。所述料锥5侧面开有多个出料孔5

1,出料管10与料锥5连通。若干个风嘴6穿过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炉体的顶盖上设置有用于物料进入炉体内部的进料管,进料管与炉体内部相通;炉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限流阀,限流阀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炉体外壁焊接有支座,支座为环型裙座;支座下方沿周向布置有多个称重传感器,且称重传感器座落在钢梁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炉体内部底板上设置有料锥,料锥为中空的锥体结构,且上小下大,大口朝下置于炉体内;料锥侧面开有多个出料孔,出料管与料锥连通;若干个风嘴穿过底板进入炉体内,布置在锥体与料锥之间的环形空隙处的底板上,呈环形布置;每个风嘴均与一根风支管连通,每个风支管上装有一个自动阀,所有风支管汇总连接到总管上;所述自动阀与计算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为两段式,包括位于上部的圆筒和位于下部的锥体,锥体为上大下小结构,锥体的上口与圆筒的下口连接、下口与底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3~4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由风帽构成,各风嘴的中心距为100~2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的数量为奇数,所开的出料孔的截面积总和为出料管内截面积的2倍,且各个出料孔的截面积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式粉体相变炉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炉体内没有物料时对称重传感器标定,将炉体自身重量置于零;步骤二:高温物料通过进料管连续进入炉体内,在炉体内作自由落体运动,直到炉体底部;步骤三:将高温物料在炉体需要的停留时间转成高温物料的重量,高温物料的重量=相变炉容积
×
(停留时间
÷
60分钟)
×
物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平王新军徐立波邹成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鑫博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