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82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车装置,包括第一移车机构、第二移车机构和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移车机构和所述第二移车机构之间,所述第一移车机构和所述第二移车机构上均安装有间距调节机构和轮胎夹持机构,所述轮胎夹持机构位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两侧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移车机构和所述第二移车机构上还安装有多个动力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将不同地方停靠的各类型汽车移动至指定位置,操作效率高,速率快。速率快。速率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移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
[0003]目前汽车停放,存在一下的些问题,一旦出现,且不能快速挪动车辆,将有可能会劳民伤财。如:车子停放位置不合理,遮挡通行道路、导致后方车子无法正常通行;遮挡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车位过窄,停车后人员不方便下车的地方。而现有的挪车装置中,顶起车辆底盘千斤顶的挪车设备,该位置并没有确切的参数与形状,仅能对部分的车辆进行挪动,或者顶起车辆轮胎位置的挪车设备,该设备能够进行轴距的调整,且夹爪并拢后是平行状态,所以不用考虑轮胎距的问题,但是一旦车辆在斜坡停止,或者停止后转向轮并未回正,那么就无法进行挪车操作。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移车装置,能快速将不同地方停靠的各类型汽车移动至指定位置,操作效率高,速率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车装置,能快速将不同地方停靠的各类型汽车移动至指定位置,操作效率高,速率快。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车装置,包括第一移车机构、第二移车机构和长度调节机构;
[0007]所述长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移车机构和所述第二移车机构之间,所述第一移车机构和所述第二移车机构上均安装有间距调节机构和轮胎夹持机构,所述轮胎夹持机构位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两侧的输出端;r/>[0008]所述第一移车机构和所述第二移车机构上还安装有多个动力组件。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位于第一移车机构和第二移车机构之间的长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移车机构和第二移车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车辆;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侧轮胎夹持机构之间的距离,进而适应不同宽度的车辆;待车辆轮胎被夹持紧固后,动力组件将车辆整体移动至指定位置,不但移动效率高,且能够移动轮胎未回正并位于斜坡上的车辆。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移车机构和所述第二移车机构分别设置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通过丝杆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上均设置有第一丝杆轴承和第二丝杆轴承,所述第一丝杆轴承和所述第二丝杆轴承的螺牙旋向相反;
[0012]两个所述第一丝杆轴承和所述第二丝杆轴承通过第一铰接连接件和第一铰接螺钉相互交叉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端部还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
一驱动组件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相互远离或者靠近。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长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同步转动使得第一丝杆轴承和第二丝杆轴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使其分别与第一丝杆轴承和第二丝杆轴承连接的第一铰接连接件呈现不同的夹角,进而调节第一移车机构和第二移车机构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车辆。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端部安装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
[0015]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上均安装有盖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盖板上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一铰接螺钉端部位于所述导向槽内。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驱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同步轮、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轮同步转动,第二同步轮转动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从而使其第一丝杆轴承和第二丝杆轴承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7]进一步,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三丝杆和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三丝杆上安装有第三丝杆轴承和第四丝杆轴承,所述第一导向杆上安装有导向块,所述第三丝杆轴承和所述第四丝杆轴承的螺牙旋向相反;
[0018]所述第三丝杆轴承和所述第四丝杆轴承通过第二铰接连接件和第二铰接螺钉分别与所述导向块相互交叉铰接连接,所述第三丝杆轴承、所述第四丝杆轴承和所述导向块均与所述轮胎夹持机构连接,所述第三丝杆端部还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转动带动两侧的所述轮胎夹持机构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驱动组件转动带动第三丝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三丝杆轴承和第四丝杆轴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使其与第三丝杆轴承和第四丝杆轴承连接的轮胎夹持机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车辆。
[0020]进一步,所述轮胎夹持机构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铰接连接件端部通过所述第二铰接螺钉穿设于所述滑槽内;
[0021]所述第三丝杆轴承和所述第四丝杆轴承之间还穿设有第二导向杆。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导向杆用于第三丝杆轴承和第四丝杆轴承导向,并减少第三丝杆轴承和第四丝杆轴承直接受力,保证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的移动精度。
[0023]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三丝杆端部安装有第四同步轮,所述第三同步轮和所述第四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三丝杆转动,进而控制第三丝杆轴承和第四丝杆轴承的运动方向。
[0025]进一步,所述轮胎夹持机构包括轮胎移动块,所述滑槽位于所述轮胎移动块上,所述轮胎移动块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转动柱,两个所述转动柱均转动连接有轮胎夹持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轮胎夹持组件和所述转动组件之间具有夹角,两个所述转动组件端部连接并与移动组件输出端铰接,所述移动组件运动带动两个所述轮胎夹持组件转动以夹持轮胎。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移动块底部与底板抵接,移动组件移动过程中,带动转动组件转动和轮胎夹持组件转动,两个相对设置的轮胎夹持组件将车辆轮胎夹持,便于后续将车辆运送至指定位置。
[0027]进一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轮胎移动块固定连接的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上安装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组件端部铰接。
[002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直线电机沿电机底座移动,从而带动转动组件和轮胎夹持组件转动。
[0029]进一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轮胎移动块固定连接的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上设置有动力气缸,所述动力气缸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组件端部铰接。
[003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动力气缸伸缩带动动转动组件和轮胎夹持组件转动。
[0031]进一步,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多个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四角处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输出端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移车机构(1)、第二移车机构(2)和长度调节机构(3);所述长度调节机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移车机构(1)和所述第二移车机构(2)之间,所述第一移车机构(1)和所述第二移车机构(2)上均安装有间距调节机构(4)和轮胎夹持机构(5),所述轮胎夹持机构(5)位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4)两侧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移车机构(1)和所述第二移车机构(2)上还安装有多个动力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车机构(1)和所述第二移车机构(2)分别设置有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所述长度调节机构(3)包括分别通过丝杆支撑件(9)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7)和所述第二底板(8)的第一丝杆(10)和第二丝杆(11),所述第一丝杆(10)和所述第二丝杆(11)上均设置有第一丝杆轴承(12)和第二丝杆轴承(13),所述第一丝杆轴承(12)和所述第二丝杆轴承(13)的螺牙旋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丝杆轴承(12)和所述第二丝杆轴承(13)通过第一铰接连接件(14)和第一铰接螺钉(15)相互交叉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0)和所述第二丝杆(11)端部还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16),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6)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底板(7)和所述第二底板(8)相互远离或者靠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6)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7)和所述第二底板(8)上的第一驱动电机(1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7)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同步轮(19),所述第一丝杆(10)和所述第二丝杆(11)端部安装有第二同步轮(18),所述第一同步轮(19)和所述第二同步轮(18)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20)连接;所述第一底板(7)和所述第二底板(8)上均安装有盖板(21),所述第一底板(7)、所述第二底板(8)和所述盖板(21)上均设置有导向槽(22),所述第一铰接螺钉(15)端部位于所述导向槽(22)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4)包括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7)和所述第二底板(8)上的第三丝杆(23)和第一导向杆(24),所述第三丝杆(23)上安装有第三丝杆轴承(25)和第四丝杆轴承(26),所述第一导向杆(24)上安装有导向块(27),所述第三丝杆轴承(25)和所述第四丝杆轴承(26)的螺牙旋向相反;所述第三丝杆轴承(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婷婷徐建林泽生林楚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