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状焦原料生产混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957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状焦原料生产混合系统,属于针状焦生产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原料输入管路一、换热器一、混合器、调和罐和原料输出管路;所述调和罐包括罐体,罐体设置控温系统,罐体内设置静态混合区和搅拌区,静态混合区和搅拌区通过固定设置于调和罐内的挡板分隔,挡板的高度低于调和罐的高度,搅拌区内设置有回流分布器;还包括原料输入管路二,原料输入管路二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换热器二和混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实现不同的原料均匀混合,减少了搅拌器的使用,节约电能。节约电能。节约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状焦原料生产混合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针状焦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针状焦原料生产混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状焦是炭素材料中大力发展的一个优质品种,其外观为银灰色、有金属光泽的多孔固体,其结构具有明显流动纹理,孔大而少且略呈椭圆形,颗粒有较大的长宽比,有如纤维状或针状的纹理走向,摸之有润滑感,是生产超高功率电极、特种炭素材料、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高端炭素制品的原料。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针状焦可分为油系针状焦和煤系针状焦两种。以石油渣油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油系针状焦;以煤焦油沥青及其馏分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煤系针状焦。针状焦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两种或者多种原料混合使用,不同的原料在不同的温度下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流动性,混合的更加充分,现有的混合设备往往无法同时兼顾两种或者多种原料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状焦原料生产混合系统,两个进料管路分别设置换热器,控制进入原料达到合适的温度,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增强混合效果。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针状焦原料生产混合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原料输入管路一、换热器一、混合器、调和罐和原料输出管路;所述调和罐包括罐体,罐体设置控温系统,罐体内设置静态混合区和搅拌区,静态混合区和搅拌区通过固定设置于调和罐内的挡板分隔,挡板的高度低于调和罐的高度,搅拌区内设置有回流分布器,回流分布器为市售的常见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还包括原料输入管路二,原料输入管路二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换热器二和混合器。
[0005]优选地,所述控温系统包括一换热循环管路,所述换热循环管路的首尾两端皆与所述罐体连接,所述换热循环管路上设有泵。
[0006]优选地,所述换热循环管路上设有换热器三,所述换热循环管路贯穿所述换热器三,一热水回路同时贯穿换热器三,换热器三内的换热循环管路与热水回路完成换热动作。
[0007]优选地,所述原料输入管路一和原料输入管路二上均设置有进料阀。
[0008]优选地,所述输送管路上设置有输送泵和密度仪。
[0009]优选地,所述原料输入管路一和原料输入管路二和调和罐上均设有温度计。
[0010]优选地,所述罐体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罐体内部涂有纳米防腐蚀保护层膜。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实现不同的原料均匀混合,减少了搅拌器的使用,节约电能;2.两个进料管路分别设置换热器,控制进入原料达到合适的温度,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增强混合效果;3.设置静态混合区既能实现原料的再次混合又能实现原料的暂时存放,更多的原料溢流进入搅拌区混合;4.通过换热器三内的换热循环管路与热水回路
完成换热动作,调节调和罐内的温度内在合理的范围内,更好的保证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换热循环管路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原料输入管路一;101、换热器一;2、混合器;3、罐体;301、静态混合区;302、搅拌区;303、挡板;304、回流分布器;4、原料输出管路;5、原料输入管路二;501、换热器二;6、密度仪;7、换热循环管路;8、换热器三;81、热水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状焦原料生产混合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原料输入管路一1、换热器一101、混合器2、调和罐和原料输出管路4;所述调和罐包括罐体3,所述罐体3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罐体3内部涂有纳米防腐蚀保护层膜;
[0018]罐体3设置控温系统,所述控温系统包括一换热循环管路7,所述换热循环管路7的首尾两端皆与所述罐体3连接,所述换热循环管路7上设有泵;所述换热循环管路7上设有换热器三8,所述换热循环管路7贯穿所述换热器三8,一热水回路81同时贯穿换热器三8,换热器三8内的换热循环管路7与热水回路81完成换热动作;
[0019]罐体3内设置静态混合区301和搅拌区302,静态混合区301和搅拌区302通过固定设置于调和罐内的挡板303分隔,挡板303的高度低于调和罐的高度,搅拌区302内设置有回流分布器304;还包括原料输入管路二5,原料输入管路二5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换热器二501和混合器2;所述原料输入管路一1和原料输入管路二5上均设置有进料阀;所述输送管路上设置有输送泵和密度仪6;所述原料输入管路一1和原料输入管路二5和调和罐上均设有温度计。
[0020]工作过程:原料一在温度T1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原料二在温度T2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为确保调和效果,用加热器一和加热器二分别将原料输入管路以和原料输入管路二5的温度控制在T1和T2,对应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经过混合器2混合后进入调和罐静态混合区301,混合后的原料溢流至搅拌区302,打开换热循环管路7开关,换热器三8内的换热循环管路7与热水回路81完成换热动作,在回流分布器304的作用下,混合均匀,通过密度仪6显示的变化,调节原料输入管路以和原料输入管路二5的进料量。
[0021]本实施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实现不同的原料均匀混合,减少了搅拌器的使用,节约电能;两个进料管路分别设置换热器,控制进入原料达到合适的温度,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增强混合效果;设置静态混合区301既能实现原料的再次混合又能实现原料的暂时存放,更多的原料溢流进入搅拌区302混合;通过换热器三8内的换热循环管路7与热水回路81
完成换热动作,调节调和罐内的温度内在合理的范围内,更好的保证混合效果。
[0022]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技术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针状焦原料生产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原料输入管路一(1)、换热器一(101)、混合器(2)、调和罐和原料输出管路(4);所述调和罐包括罐体(3),罐体(3)设置控温系统,罐体(3)内设置静态混合区(301)和搅拌区(302),静态混合区(301)和搅拌区(302)通过固定设置于调和罐内的挡板(303)分隔,挡板(303)的高度低于调和罐的高度,搅拌区(302)内设置有回流分布器(304);还包括原料输入管路二(5),原料输入管路二(5)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换热器二(501)和混合器(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状焦原料生产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系统包括一换热循环管路(7),所述换热循环管路的首尾两端皆与所述罐体(3)连接,所述换热循环管路(7)上设有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状焦原料生产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法军毛振峰王新志李鹏飞田宪昌马曰宏肖凯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