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填充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52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填充模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方的两组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两端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出设置有丝杆,两组所述夹持机构分别通过支架设置在两个安装座的上表面,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架、调节杆、第一电动伸缩杆以及活动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支架的上端,所述固定架的外侧边缘处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调节杆整体设置在安装孔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活动架与固定架同轴设置,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在对外套管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外套管与钢管处于同轴位置,其钢管外侧的间隙相等,在进行填充的过程中,确保填充的厚度相同。确保填充的厚度相同。确保填充的厚度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填充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管生产设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保温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填充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又称“管中管”其有“两步法”构成,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外保护层、聚氨酯硬质泡沫塑保温材料和钢管组成。保温层材料为密度60kg/m3至80kg/m3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充分添满钢管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并具有一定的粘接强度,使钢管、外套管及保温层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0003]现有的保温管聚氨酯保温材料填充模具存在如下不足:由于在进行填充之前,需要将外套管预先套设在钢管的外侧,然后通过输送设备运输至模具上,进行填充,且还需要依次对钢管、外套管进行固定,然而在对外套管进行固定的过程中,整体步骤复杂,且容易导致外套管与钢管之间异轴,导致后续在填充时,钢管外侧的保温材料厚度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填充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填充模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方的两组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两端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出设置有丝杆,两组所述夹持机构分别通过支架设置在两个安装座的上表面,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架、调节杆、第一电动伸缩杆以及活动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支架的上端,所述固定架靠近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架的外侧边缘处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调节杆整体设置在安装孔的内部,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固定架在安装孔处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块,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固定架的中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端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活动架的中部通过开设连接孔设置在固定杆的外侧,所述活动架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端通过设置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架的下端通过连杆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中部通过开设螺纹孔与丝杆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以及滑轨,所述安装座的一端端面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端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通过开设第二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孔设置有至少4个,四个所述安装孔均布设置在固定架的外侧边缘处。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下端的调节杆在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置有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外部控制设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整体位于固定杆的端处内侧。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架与所述固定架同轴设置。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填充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架、活动架,在固定架的外侧边缘开设安装孔,将调节杆在安装孔处于固定架通过销轴连接,同时将调节杆的端处与活动架通过安装杆、滑块连接,并且在多个调节杆的中部位置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对钢管进行固定,同时通过调节活动架,从而对外套管进行固定,整个过程操作方便快捷,由于活动架与固定架同轴设置,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在对外套管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外套管与钢管处于同轴位置,其钢管外侧的间隙相等,在进行填充的过程中,确保填充的厚度相同。
[0013](2)本技术通过在活动架的外侧设置多个安装杆,且将安装杆与安装孔、调节杆一一对应,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当电机通过丝杆带动活动架运动的过程中,多个调节杆同步运动,即活动杆端处的运动距离一致,从而通过调节杆能够对不同直径的外套管进行固定,确保后续的聚氨酯填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杆与调节杆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安装座;3、电机;4、丝杆;5、支架;6、固定架;7、调节杆;8、第一电动伸缩杆;9、活动架;10、安装孔;11、销轴;12、第一支撑块;13、第一滑槽;14、第二支撑块;15、固定杆;16、安装杆;17、滑块;18、第二电动伸缩杆;19、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保温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填充模具,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两组夹持机构,所述底座1的两端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端出设置有丝杆4,两组所述夹持机构分别通过支架5设置在两个安装座2的上表面,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架6、调节杆7、第一电动伸缩杆8以及活动架9,所述固定架6设置在支架5的上端,所述固定架6靠近电机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架6的外侧边缘处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0,所述调节杆7整体设置在安装孔10的内部,所述调节杆7与所述固定架6在安装孔10处通过销轴11连接,所述调节杆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块12,所述调节杆7的另一端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设置在固定架6的中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活动杆端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14,所述活动架9的中部通过开设连接孔设置在固定杆15的外侧,所述活动架9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杆16,所述安装杆16的上端通过设置滑块17与第一滑槽13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架9的下端通过连杆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中部通过开设螺纹孔与丝杆4连接。
[002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8以及滑轨19,所述安装座2的一端端
面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8的活动杆端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2的下表面通过开设第二滑槽与滑轨19滑动连接。
[0022]所述安装孔10设置有至少4个,四个所述安装孔10均布设置在固定架6的外侧边缘处。
[0023]所述固定架6下端的调节杆7在第一支撑块12的下表面设置有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外部控制设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即当接触传感器与外套管的内壁接触时,发出信号,由外部的控制设备控制电机停止工作,从而有效的防止对外套管造成损坏。
[0024]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整体位于固定杆15的端处内侧。
[0025]所述活动架9与所述固定架6同轴设置。
[0026]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预先在钢管的外侧套设外套管,然后通过输送设备将钢管、外套管一同运输至两组夹持机构之间的位置,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8工作,调节安装座2之间的距离,使两个第二支撑块14处于钢管的两端口处,同时启动电机3,通过丝杆4带动活动架9向外侧运动,使调节杆7的端处处于外套管与钢管之间,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填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两组夹持机构,所述底座(1)的两端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端出设置有丝杆(4),两组所述夹持机构分别通过支架(5)设置在两个安装座(2)的上表面,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架(6)、调节杆(7)、第一电动伸缩杆(8)以及活动架(9),所述固定架(6)设置在支架(5)的上端,所述固定架(6)靠近电机(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架(6)的外侧边缘处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0),所述调节杆(7)整体设置在安装孔(10)的内部,所述调节杆(7)与所述固定架(6)在安装孔(10)处通过销轴(11)连接,所述调节杆(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块(12),所述调节杆(7)的另一端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设置在固定架(6)的中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活动杆端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14),所述活动架(9)的中部通过开设连接孔设置在固定杆(15)的外侧,所述活动架(9)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杆(16),所述安装杆(16)的上端通过设置滑块(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岳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通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