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装液体饮料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741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袋装液体饮料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组、第二传送带组和第三传送带组,通过设置三组传送带,可将袋装液体饮料生产装置底部的袋装液体饮料通过第一传送带组传送至第二传送带组,再传送到第三传送带组,并通过第三传送带组传送到外包车间的杀菌锅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袋装液体饮料传送装置,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袋装液体饮料的传送,在实现自动传送的同时可以进行人工检查,无需人工传送,降低工人的工作负担,且设置灵活,不受设置场地空间大小的限制。置场地空间大小的限制。置场地空间大小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装液体饮料传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传送带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袋装液体饮料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送带在物料运输生产中十分常见,而在一些特殊环境下进行传输时对传送带的布局形式具有特殊要求,尤其是在生产环境要求较高,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食品工厂,需要传送带实现运输。
[0003]在袋装饮料生产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洁净车间对液体饮料进行包装后,再将袋装液体饮料通过传递窗传送到外包车间,然后再进行水浴杀菌工序,而在该生产程序的实施过程中,袋装液体饮料在洁净车间灌装后通常由人工检查并通过人工传送,所述袋装液体饮料外袋容易沾有液体且容易受到人为污染,其生产效率低。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袋装液体饮料传送装置,以实现袋装液体饮料从洁净车间灌装后,自动传送到杀菌工序。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袋装液体饮料传送装置,包括:
[0006]第一传送带组、第二传送带组、第三传送带组,其中
[0007]所述第一传送带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传送带、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一支架用于铺设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动辊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一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辊轴上,由内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辊传动,所述第一传送带组的起始端水平设置且位于袋装液体饮料生产装置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组的末端高于所述起始端,逐渐提升运输高度;
[0008]所述第二传送带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传送带、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支架用于铺设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动辊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二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辊的辊轴上,由内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辊传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组的起始端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组末端的下方,接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传送的袋装液体饮料,所述第二传送带组整体水平设置;
[0009]所述第三传送带组包括第三支架、第三传送带、第三传动辊,所述第三支架用于铺设所述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组的起始端至四分之一处水平设置,所述第三传送带组从四分之一处逐渐向上倾斜达到预定高度后,所述第三传送带组末端恢复水平设置,所述第三传送带整体呈S形状,所述第三传送带组末端与杀菌锅边缘齐平,保证袋装液体饮料滑落至杀菌锅内,所述第三传送带组的起始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组末端的下方,接收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传送的袋装液体饮料,所述第三传动辊装设于所述第三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三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辊的辊轴上,由内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辊传动。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带组的起始端至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中间部位水平设置,以确保从所述袋装液体饮料生产装置的出料口下落的所述袋装液体饮料不会发生滑移,所述第一传送带组的中间部位至末端设置为逐渐倾斜向上,逐渐提升运输高度。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与第二传送带组的相对位置无需固定,只要所述第二传送带组的起始端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组末端的下方,能够接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传送的袋装液体饮料。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与第三传送带组的相对位置无需固定,只要所述第三传送带组的起始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组末端的下方,能够接收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传送的袋装液体饮料。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带组、第二传送带组、第三传送带组的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防滑挡板,用于防止所述袋装液体饮料滑落。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带组、第三传送带组的传送带设置有镂空孔,且等距设置有分隔挡板。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送带组的所述传送带的高度为65cm

75cm。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三传送带组的末端高度为90cm

120cm。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所述的袋装液体饮料传送装置,通过设置三组传送带组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袋装液体饮料的传送,在实现自动传送的同时可以进行人工检查,无需人工传送,降低工人的工作负担。
[0019](2)在第二传送带组上,工人可检查袋身是否有漏液和包装不严的情况,以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0020](3)本技术的三组传送带组设置灵活,不受设置场地空间大小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袋装液体饮料生产装置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
第一传送带组;10

第一支架;11

第一传送带;12

防滑挡板;13

镂空孔;14

固定架;15

分隔挡板;16

第一传动辊;2

第二传送带组;20

第二支架;21

第二传送带;22

防滑挡板;23

第二传动辊;3

第三传送带组;30

第三支架;31

第三传送带;32

防滑挡板;33

镂空孔;34

固定架;35

分隔挡板;36

第三传动辊;A

袋装液体饮料生产装置;A1

出料口;B

杀菌锅;C
‑ꢀ
洁净车间;D

传输窗;E

外包车间;P

袋装饮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8]请参考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袋装液体饮料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组1、第二传送带组2、第三传送带组3,其中第一传送带组1包括第一支架10、第一传送带11,第一传动辊16,所述第一支架 10用于铺设所述第一传送带11,所述第一传动辊16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0 的两端,所述第一传送带11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6的辊轴上,由内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0下方的驱动电机(未示出)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辊16传动,所述第一传送带组1的起始端水平设置且位于袋装液体饮料生产装置A的出料口A1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组1的末端高于所述起始端,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装液体饮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组、第二传送带组、第三传送带组,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带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传送带、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一支架用于铺设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辊轴上,由内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辊传动,所述第一传送带组的起始端水平设置且位于袋装液体饮料生产装置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组的末端高于所述起始端,逐渐提升运输高度;所述第二传送带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传送带、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支架用于铺设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动辊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二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辊的辊轴上,由内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辊传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组的起始端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组末端的下方,接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传送的袋装液体饮料,所述第二传送带组整体水平设置;所述第三传送带组包括第三支架、第三传送带、第三传动辊,所述第三支架用于铺设所述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组的起始端至四分之一处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三传送带组从四分之一处逐渐向上倾斜达到预定高度后,所述第三传送带组末端恢复水平设置,所述第三传送带整体呈S形状,所述第三传送带组的起始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组末端的下方,接收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传送的袋装液体饮料,所述第三传动辊装设于所述第三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三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辊的辊轴上,由内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辊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庚魏冰刘玉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