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体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27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体封隔器,包括:限定有第一通道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两端设置有上接头和下接头;套设在中心管外侧的密封胶筒,和分别设置在密封胶筒两侧的上锥体和下锥体,所述密封胶筒能在所述上锥体和下锥体的推动下发生形变;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锥体和下锥体远离密封胶筒一侧的上卡瓦和下卡瓦;以及通过第一剪切销钉连接在下卡瓦靠近下接头一侧的推筒,所述推筒包括通过传压孔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的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活塞,所述推筒能够在活塞的作用下剪断所述第一剪切销钉并移动,推动所述胶筒锥体移动。其中,在所述密封胶筒轴向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支撑胶筒,所述支撑胶筒的硬度设置为大于所述密封胶筒的硬度。筒的硬度设置为大于所述密封胶筒的硬度。筒的硬度设置为大于所述密封胶筒的硬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体封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体封隔器。

技术介绍

[0002]封隔器是采油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工具,通常连接于井下管体之上,是一种用于封隔油管与油气井管体或裸眼井壁环形空间的井下工具。现有的封隔器通常为胶筒封隔器。这种封隔器通过外力挤压胶筒,促使胶筒变形隆起进而抵接在井下的管体上,达到封隔井下空间的作用。
[0003]而现有封隔器的胶筒在下井和坐封的过程中容易磕碰或变形,从而导致封隔器损坏失效。同时,在坐封后井下的固体杂质容易落在胶筒上,由于胶筒的硬度较低,这些固体杂质能够卡在胶筒上,导致封隔器解封成功率下降,难以解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管体封隔器。本专利技术的管体封隔器能够保护用于坐封油管的密封胶筒,防止密封胶筒在下井和坐封过程中损坏,从而提高封隔器的可靠性。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管体封隔器能够防止井下的固体杂质阻碍封隔的解封,提高封隔器解封的成功率。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管体封隔器,包括:内部限定有第一通道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接头和下接头;套设在所述中心管外侧的密封胶筒,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密封胶筒轴向两侧的上锥体和下锥体,所述密封胶筒能在所述上锥体和下锥体的推动下发生形变;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锥体和下锥体远离密封胶筒一侧的上卡瓦和下卡瓦;以及通过第一剪切销钉连接在所述下卡瓦靠近下接头一侧的推筒,所述推筒包括通过传压孔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的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活塞,所述推筒能够在活塞的作用下剪断所述第一剪切销钉并沿轴向移动,从而推动所述胶筒锥体沿轴向移动。
[0006]其中,在所述密封胶筒轴向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支撑胶筒,所述支撑胶筒的硬度设置为大于所述密封胶筒的硬度。
[000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胶筒与上锥体和下锥体轴向之间的中心管外壁还分别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构造为与所述支撑胶筒相适配的碗状。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环分别与上锥体和下锥体的轴向之间还设置有保护环,所述保护环的直径构造为大于所述密封胶筒和支撑胶筒未变形时的直径。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卡瓦和上接头之间的中心管外壁上还设置有防砂组件,所述防砂组件包括靠近上接头的固定件和远离上接头的活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件和活动件之间的挡砂件,所述挡砂件能够在所述活动件的推动下发生形变。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所述推筒,所述推筒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推筒和第二推筒。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筒和第二推筒之间的中心管外壁上设置有棘
轮锁环,所述第一推筒和第二推筒通过棘轮锁环相连接。
[00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棘轮锁环通过锯齿螺纹连接在所述中心管上。
[00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卡瓦中的任意一个卡瓦瓦片构造为释放卡瓦,所述释放卡瓦不具有用于抓取管体的卡瓦瓦牙。
[00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管的内径构造为85mm

90mm。
[00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腔体50采用高温密封脂进行填充。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
[0017]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管体封隔器的示意图。
[0018]在本申请中,所有附图均为示意性的附图,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介绍。
[0020]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管体封隔器100。如图1所示,所述管体封隔器100包括中心管10,所述中心管10内限定有流体流通的第一通道15。在所述中心管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接头12和下接头14。所述上接头12和下接头14用于与井下的管体(未示出)相连接,从而将所述管体封隔器100与井下管体连接后随井下管体一起下入油井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接头12和下接头14分别通过螺纹与井下管体和所述中心管10相连接,这样便于安装和拆卸。
[0021]同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15的内径构造为85mm

90mm,使得所述管体封隔器100在具有较大通径的同时适用于7寸的大直径管体。
[0022]如图1所示,在所述中心管10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胶筒20。在所述密封胶筒20的轴向两侧的管体上对称地设置有上锥体22和下锥体24。所述上锥体22和下锥体24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轴向上的靠近密封胶筒20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所述密封胶筒20变形隆起,进而与油井的井壁相抵接,达到封隔油井的作用。
[00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中心管10的外壁上还分别设置有支撑胶筒30,所述支撑胶筒30对称地分布在所述密封胶筒20的两侧。所述支撑胶筒30的硬度设置为大于所述密封胶筒20的硬度,这样可以使支撑胶筒30在密封胶筒20变形隆起时对密封胶筒20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避免上锥体22和下锥体24直接挤压密封胶筒20,造成密封胶筒20的损坏。
[0024]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筒20和支撑胶筒30都采用氟橡胶制成,这种氟橡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保证所述管体封隔器100能够适用于井下的高温环境。
[002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胶筒30与上锥体22和下锥体24轴向之间的中心管10外壁还分别设置有支撑环35。所述支撑环35构造为碗状,其与所述支撑胶筒30的形状相适配并紧密地固定在所述支撑胶筒30上。所述支撑环35由金属材料制成,能够在所述封隔器100坐封时防止支撑胶筒30和密封胶筒20产生横向(即中心管10的轴向)膨胀的肩突现象,使得所述密封胶筒20能够始终稳定地抵接在井下的管体内壁上,从而增加所述管体
封隔器100长期封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环35与上锥体22和下锥体24的轴向之间的中心管10外壁上还分别套设有环状的保护环38。所述保护环38的直径构造为大于所述密封胶筒20和支撑胶筒30未变形时的直径。所述保护环38同样由金属材料制成。这样,在所述管体封隔器100下井的过程中,所述保护环38能够保护密封胶筒20和支撑胶筒30,防止硬度相对较小的密封胶筒20和支撑胶筒30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磕碰或撞击,造成密封胶筒20和支撑胶筒30变形或损坏。
[0027]如图1所示,在所述上锥体22和下锥体24的远离保护环38的一侧还分别设置有上卡瓦26和下卡瓦28,所述上卡瓦26和下卡瓦28用于在坐封后锚定所述管体封隔器100。而这种上卡瓦26和下卡瓦28是本领域的设计人员所熟知的,在此略去对其的详细介绍。
[0028]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采取双卡瓦的锚定结构对所述管体封隔器100进行锚定时,虽然可以使得锚定结构能够承受双向压差,保证锚定的可靠性,但是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体封隔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限定有第一通道(15)的中心管(10),所述中心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接头(12)和下接头(14);套设在所述中心管的外侧的密封胶筒(20),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密封胶筒(20)的轴向两侧的上锥体(22)和下锥体(24),所述密封胶筒能在所述上锥体和下锥体的推动下发生形变;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锥体和下锥体的远离密封胶筒的一侧的上卡瓦(26)和下卡瓦(28);通过第一剪切销钉(45)连接在所述下卡瓦的靠近下接头的一侧的推筒(40),所述推筒包括通过传压孔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的腔体(50),以及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活塞(52),所述推筒能够在活塞的作用下剪断所述第一剪切销钉并移动,从而推动所述胶筒锥体移动,其中,在所述密封胶筒的轴向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支撑胶筒(30),所述支撑胶筒的硬度设置为大于所述密封胶筒的硬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封隔器(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胶筒与上锥体和下锥体轴向之间的中心管外壁上还分别设置有支撑环(35),所述支撑环构造为与所述支撑胶筒相适配的碗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封隔器(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环与上锥体和下锥体的之间的中心管外壁上还分别设置有保护环(38),所述保护环的直径构造为大于所述密封胶筒和支撑胶筒未变形时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体封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龙兵刘练邹伟李靖钟晓樊凌云谢进周生福李晓胜赵绍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