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无缝管材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723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无缝管材加工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滚轮、移位装置、第三螺杆、倾斜辊、顶杆、第二支撑套、加热板。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棒材加热通道、穿孔通道以及移位通道贯通连接。若干个第一滚轮均布于棒材加热通道内部,移位装置滑动设置于移位通道内部,通过滑动使移位装置与棒材加热通道或穿孔通道相对。穿孔通道内部设有一组倾斜辊,穿孔通道内部设有带顶头的顶杆。移位通道与穿孔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推棒装置。若干片加热板均布于棒材加热通道、移位通道顶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加热、保温以及穿孔工序均在同一个具有保温功能的壳体内进行,自动化程度高,无需担心穿孔过程中棒材降温幅度大,影响穿孔效果。影响穿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合金无缝管材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材加工
,具体涉及为一种镁合金无缝管材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缝管是由整支圆棒穿孔而成的,表面上没有焊缝的管材,其在耐压性能等方面相比于有缝管材更加优越,因此被广泛应用与高压输油、输气管道中。
[0003]镁合金质量轻、具有电磁屏蔽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很多领域上逐步替代钢、铝合金等材料。但目前挤压成型的镁合金管材均为油封管材,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场景的使用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镁合金无缝管材加工装置,本专利技术加热、保温以及穿孔工序均在同一个具有保温功能的壳体内进行,自动化程度高,无需担心穿孔过程中棒材降温幅度大,影响穿孔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镁合金无缝管材加工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滚轮、移位装置、第三螺杆、倾斜辊、顶杆、第二支撑套、加热板。
[0007]所述的壳体内部并列设有棒材加热通道以及穿孔通道,棒材加热通道一侧与壳体端面上的进料口贯通连接、另一侧与穿孔通道之间通过移位通道贯通连接,壳体侧面设有出料口,移位通道、穿孔通道与出料口之间通过倾斜布置的出料通道贯通连接。
[0008]壳体侧面的出料口处设有密封门,密封门外侧端面连接有第二电缸。
[0009]若干个第一滚轮均布于棒材加热通道内部,第一滚轮中间轴两端分别插设于棒材加热通道两侧内壁中,其中一侧的中间轴末端固定有皮带轮,皮带轮外部共同套设有第一同步带,其中一个皮带轮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0]移位装置滑动设置于移位通道内部,通过滑动使移位装置与棒材加热通道或穿孔通道相对。
[0011]穿孔通道内部设有一组相匹配的两个倾斜辊,两个第七电机分别带动两个倾斜辊转动。
[0012]穿孔通道内部设有顶杆,顶杆朝向倾斜辊的一端设有顶头、另一端与穿孔通道内壁固定连接,顶头大端直径大于顶杆外径。
[0013]顶杆上套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底面与穿孔通道底面接触,第二支撑板通过连接杆与牵引装置固定连接,牵引装置带动第二支撑板沿顶杆上滑动。
[0014]移位通道与穿孔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推棒装置。
[0015]若干片加热板均布于棒材加热通道、移位通道顶面上。
[0016]优选的,所述的穿孔通道内部设有轧制腔,两个倾斜辊以及顶头均位于轧制腔内部。
[0017]壳体外部位于出料口下方固定有接料板,第二电缸与接料板固定连接。
[0018]优选的,第一滚轮背向穿孔通道一侧的中间轴末端固定有皮带轮。
[0019]移位装置包括底板、第二滚轮以及支架,底板底面与移位通道底面接触,若干个支架一一对应固定于底板两侧,第二滚轮转动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支架之间,第二滚轮背向穿孔通道一侧中间轴末端固定有皮带轮。
[0020]第一滚轮以及第二滚轮上的皮带轮共同套设有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带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涨紧轮,其中一个涨紧轮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0021]底板上穿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一端与第三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电机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0022]优选的,与移位通道相对的第一同步带内部设有两套涨轮装置,两套涨轮装置分别位于移位装置两侧。
[0023]涨轮装置包括下涨紧辊、上涨紧辊、下滑块、上滑块、中间套管、第一转轴、第五电机。
[0024]下涨紧辊与底部的第一同步带接触,上涨紧辊与顶部的第一同步带接触,两个下滑块分别套设于下涨紧辊两端,两个上滑块分别套设于上涨紧辊两端,同一侧的下滑块以及上滑块外部共同套设有一个中间套管,中间套管外壁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0025]第一转轴穿过两个中间套管,第一转轴上设有两个椭圆轮,椭圆轮位于下滑块与上滑块之间。
[0026]第五电机与中间套管外壁固定连接,第五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0027]优选的,与棒材加热通道与移位通道交界处相对的第一同步带上设有同步带限位轮组。
[0028]所述的同步带限位轮组包含两个与第一同步带接触的限位轮,上限位轮位于顶部第一同步带上方,下限位轮位于底部第一同步带的下方。
[0029]两个限位轮中心轴分别插设于壳体内壁中。
[0030]优选的,棒材加热通道长度为移位装置长度的n倍,n大于。
[0031]棒材加热通道内部设有若干个旋转装置,相邻两个旋转装置之间的距离与移位装置长度相同。
[0032]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内环、弧形的锁紧板、下压环、上压环、下端伸缩装置、上端伸缩装置、卡套、第二同步带。
[0033]所述的内环外侧圆周面一端套设有第二同步带、另一端套设有卡套、中间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半圆形的下压环以及上压环。
[0034]内环内部中间位置设有若干个围绕内环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锁紧板,锁紧板背向内环轴线的一面设有滑杆,滑杆轴向方向与内环径向方向一致,滑杆末端穿设至内环外部并固定有压板。
[0035]压板位于内环与上压环以及下压环之间。
[0036]下端伸缩装置位于下压环下方,下端伸缩装置活塞杆顶部与下压环固定连接。
[0037]上端伸缩装置位于上压环上方,上端伸缩装置活塞杆底部与上压环固定连接。
[0038]内环外侧圆周面凸设有限位环,限位环插设于卡套内部,卡套通过固定杆与棒材加热通道内壁固定连接。
[0039]第二同步带一端套设于内环外部、另一端套设有驱动轮,驱动轮与第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0040]优选的,所述的推棒装置包括第三螺杆以及推板。
[0041]第三螺杆设置于位移通道上方,第三螺杆朝向穿孔通道一端延伸至倾斜辊上方,第三螺杆背向穿孔通道的一端与第六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0042]推板与第三螺杆螺纹连接。
[0043]优选的,所述的穿孔通道内部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位于倾斜辊与移位通道之间。
[0044]第一支撑板下方两端各设有一根立柱,两根立柱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共同穿设有第二转轴,第一支撑板底部设有第一电缸,第一电缸活塞杆末端与第一支撑板远离出料通道的端面固定连接。
[0045]优选的,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第三同步带、涨紧轮组、第八电机。
[0046]第三同步带平行布置于穿孔通道一侧,涨紧轮组包含两个涨紧轮,两个涨紧轮分别位于第三同步带内部两侧,第八电机输出轴与任意一个涨紧轮固定连接。
[0047]所述的连接杆与第三同步带固定连接。
[0048]顶杆上套设有若干第三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三支撑板与顶头之间。
[0049]相邻两个第三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有连接绳。
[0050]穿孔通道底面内凹有滑道,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底部滑动设置于滑道内部。
[0051]优选的,壳体进料口的一侧设有料仓,所述的料仓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无缝管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第一滚轮(3)、移位装置(5)、第三螺杆(10)、倾斜辊(13)、顶杆(14)、第二支撑套(15)、加热板(20),所述的壳体(1)内部并列设有棒材加热通道(101)以及穿孔通道(103),棒材加热通道(101)一侧与壳体(1)端面上的进料口贯通连接、另一侧与穿孔通道(103)之间通过移位通道(102)贯通连接,壳体(1)侧面设有出料口,移位通道(102)、穿孔通道(103)与出料口之间通过倾斜布置的出料通道(105)贯通连接,壳体(1)侧面的出料口处设有密封门(19),密封门(19)外侧端面连接有第二电缸(1902),若干个第一滚轮(3)均布于棒材加热通道(101)内部,第一滚轮(3)中间轴两端分别插设于棒材加热通道(101)两侧内壁中,其中一侧的中间轴末端固定有皮带轮,皮带轮外部共同套设有第一同步带(4),其中一个皮带轮与第二电机(401)输出轴固定连接,移位装置(5)滑动设置于移位通道(102)内部,通过滑动使移位装置(5)与棒材加热通道(101)或穿孔通道(103)相对,穿孔通道(103)内部设有一组相匹配的两个倾斜辊(13),两个第七电机(1301)分别带动两个倾斜辊(13)转动,穿孔通道(103)内部设有顶杆(14),顶杆(14)朝向倾斜辊(13)的一端设有顶头(1401)、另一端与穿孔通道(103)内壁固定连接,顶头(1401)大端直径大于顶杆(14)外径,顶杆(14)上套设有第二支撑板(15),第二支撑板(15)底面与穿孔通道(103)底面接触,第二支撑板(15)通过连接杆(1501)与牵引装置固定连接,牵引装置带动第二支撑板(15)沿顶杆(14)上滑动,移位通道(102)与穿孔通道(103)相对的位置设有推棒装置,若干片加热板(20)均布于棒材加热通道(101)、移位通道(102)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无缝管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通道(103)内部设有轧制腔(104),两个倾斜辊(13)以及顶头(1401)均位于轧制腔(104)内部,壳体(1)外部位于出料口下方固定有接料板(106),第二电缸(1902)与接料板(10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无缝管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滚轮(3)背向穿孔通道(103)一侧的中间轴末端固定有皮带轮,移位装置(5)包括底板(501)、第二滚轮(502)以及支架(503),底板(501)底面与移位通道(102)底面接触,若干个支架(503)一一对应固定于底板(501)两侧,第二滚轮(502)转动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支架(503)之间,第二滚轮(502)背向穿孔通道(103)一侧中间轴末端固定有皮带轮,第一滚轮(3)以及第二滚轮(502)上的皮带轮共同套设有第一同步带(4),第一同步带(4)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涨紧轮,其中一个涨紧轮与第二电机(401)输出轴固定连接,底板(501)上穿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第二螺杆(6),第二螺杆(6)一端与第三电机(601)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电机(601)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镁合金无缝管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移位通道(102)相对的第一同步带(4)内部设有两套涨轮装置(9),两套涨轮装置(9)分别位于移位装置(5)两侧,涨轮装置(9)包括下涨紧辊(901)、上涨紧辊(902)、下滑块(903)、上滑块(904)、中间套管(905)、第一转轴(906)、第五电机(907),下涨紧辊(901)与底部的第一同步带(4)接触,上涨紧辊(902)与顶部的第一同步带(4)接触,两个下滑块(903)分别套设于下涨紧辊(901)两端,两个上滑块(904)分别套设于上涨紧辊(902)两端,同一侧的下滑块(903)以及上滑块(904)外部共同套设有一个中间套管(905),中间套管(905)外壁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转轴(906)穿过两个中间套管(905),第一转轴(906)上设有两个椭圆轮(9061),椭圆轮(9061)位于下滑块(903)与上滑块(904)之间,第五电机(907)与中间套管(905)外壁固定连接,第五电机(907)输出轴与第一转轴(906)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镁合金无缝管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棒材加热通道(101)与移位通道(102)交界处相对的第一同步带(4)上设有同步带限位轮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明镁镁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