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脂酸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72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脂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磷脂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脂酸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磷脂酸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磷脂酸(PA)是一种简单的磷脂,是动植物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是生命的基础物质。1927年,Chibnall and Channon第一次从甘蓝叶中分离出磷脂酸。1958年,Lowell E.Hokin证明了动物组织中存在磷脂酸。磷脂酸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却是甘油酯和大多数磷脂的合成的中间体,同时磷脂酸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磷脂酸可应用在食品、药品、化妆品中,国内外对磷脂酸的功能、制备和应用做了大规模研究。
[0003]磷脂酸的制备方法比较多,有薄层色谱分离、溶剂提取、酶转化以及化学合成等方法。薄层色谱分离、溶剂提取、酶转化法等以天然磷脂为原料,天然磷脂主要从大豆、花生、葵花子、油菜籽、红化籽、芥籽、芝麻仁、橄榄仁、玉米、棉籽等提取,或是从蛋黄提取。
[0004]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磷脂的方法,单向色谱要比双向薄层色谱操作更简单,展开的时间也大大缩短。薄层色谱法在磷脂各组分的定性分析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薄层色谱法制备的量较少,仅供科学研究使用。
[0005]酶转化法主要是以天然磷脂为底物,用磷脂酶水解制得磷脂酸。天然磷脂不易得,且酶法需要产生大量的废水,增加了环保的压力。
[0006]溶剂提取法是根据磷脂酸在一些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进行的。溶剂提取法操作简单,但要想获得纯度高的磷脂酸,步骤复杂,而且所用溶剂量大、种类多,对环境污染较大。
[0007]化学合成,陈福明等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饱和磷脂酸及其盐,首先用高纯度的结晶双硬脂酸甘油脂与五氧化二磷反应,将所得产物溶解于混合溶剂中,经萃取精制得产品。但双硬脂酸甘油脂原料不易得,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磷脂酸的制备新方法,该方法步骤简单,收率高,排废少,适合工业化生产。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磷脂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R)
‑3‑

‑2‑
羟基脂肪酸酯的制备
[0012][0013]以手性纯的(R)
‑3‑


1,2

丙二醇为原料,加入第一酰基化试剂与第一有机溶剂,利用(R)
‑3‑


1,2

丙二醇中伯羟基与仲羟基的活性差异,加以调控酰基化试剂的加料方式与加料比例,选择性酯化活性更强的伯羟基,从而经过简单萃取操作可制备高纯度(R)

3


‑2‑
羟基脂肪酸酯。其中,酰基化包括C8~C26的饱和、不饱和或取代的脂肪族羧酸、酸酐及酰氯。
[0014](2)(R)
‑3‑


1,2

脂肪酸二酯的制备
[0015][0016]以第一步骤制备的(R)
‑3‑

‑2‑
羟基脂肪酸酯为原料,加入第二酰基化试剂和第二有机试剂,在更加剧烈的反应条件下,将活性的仲羟基酰基化,制备(R)
‑3‑


1,2

脂肪酸二酯。需要强调的是,(1)与(2)可保证制备的磷脂酸结构中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脂肪链,从而满足不同性能需求对结构的要求。其中,酰基化包括C8~C26的饱和、不饱和或取代的脂肪族羧酸、酸酐及酰氯。
[0017](3)(S)
‑3‑
苄氧基

1,2

脂肪酸二酯的制备
[0018][0019]以第二步骤制备的(R)
‑3‑


1,2

脂肪酸二酯为原料,在第三有机溶剂中与苯甲醇在中进行取代反应,制备(S)
‑3‑
苄氧基

1,2

脂肪酸二酯。
[0020](4)(S)
‑3‑
羟基

1,2

脂肪酸二酯的制备
[0021][0022]以第三步骤制备的(S)
‑3‑
苄氧基

1,2

脂肪酸二酯为原料,在乙醇中进行脱苄基步骤,制备(S)
‑3‑
羟基

1,2

脂肪酸二酯。
[0023](5)(R)

磷脂酸的制备
[0024][0025]以第四步骤制备的(S)
‑3‑
羟基

1,2

脂肪酸二酯为原料,在第四有机溶剂中与磷酸酯化试剂反应,一步得到产品,且产品具有良好的脂溶性,易与其他杂质分离,反应后经过萃取即可制备高纯度的磷脂酸。其中磷酸酯化试剂为多聚磷酸、五氧化二磷和三氯氧磷。
[0026]所述的第一酰基化试剂和第二酰基化试剂独立的包括碳原子个数为8~27的饱和、不饱和及取代的羧酸、酰氯或酸酐。
[0027]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还加入了缚酸剂,所述缚酸剂为有机碱,优选吡啶、三乙胺(TEA)、4

二甲氨基吡啶(DMAP)、7

甲基

1,5,7

三氮杂二环[4.4.0]癸
‑5‑
烯(MTBD)、1,8

二偶氮杂双螺环[5.4.0]十一
‑7‑
烯(DBU)、15 7

三叠氮双环(4.4.0)癸
‑5‑
烯(TBD)。
[0028]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甲苯、乙腈、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
[0029]优选的,所述(R)
‑3‑


1,2

丙二醇和第一酰基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0.5~0.9,优选的1:0.75;所述第一酰基化反应的温度为

20~0℃,优选

10~

5℃;所述第一酰基化反应的时间为2~3h。
[0030]优选的,所述(R)
‑3‑

‑2‑
羟基脂肪酸酯和第二酰基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1.2~2.5,优选1:1.8;所述第二酰基化反应的温度为80~120℃,优选100~120℃,所述第二酰基化反应的时间为12~16h。
[0031]优选的,所述(R)
‑3‑


1,2

脂肪酸二酯和苯甲醇的摩尔比为1:1.1~1.5,所述的反应温度为50~70℃,所述的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脂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R)
‑3‑

‑2‑
羟基脂肪酸酯的制备以手性纯的(R)
‑3‑


1,2

丙二醇为原料,加入第一酰基化试剂与第一有机溶剂,反应后经过萃取得到高纯度(R)
‑3‑

‑2‑
羟基脂肪酸酯;(2)(R)
‑3‑


1,2

脂肪酸二酯的制备以第步骤(1)制备的(R)
‑3‑

‑2‑
羟基脂肪酸酯为原料,加入第二酰基化试剂和第二有机试剂,反应得到(R)
‑3‑


1,2

脂肪酸二酯;(3)(S)
‑3‑
苄氧基

1,2

脂肪酸二酯的制备以第步骤(2)制备的(R)
‑3‑


1,2

脂肪酸二酯为原料,在第三有机溶剂中与苯甲醇在中进行取代反应,制备(S)
‑3‑
苄氧基

1,2

脂肪酸二酯;(4)(S)
‑3‑
羟基

1,2

脂肪酸二酯的制备以第步骤(3)制备的(S)
‑3‑
苄氧基

1,2

脂肪酸二酯为原料,在乙醇中进行脱苄基反应,制备(S)
‑3‑
羟基

1,2

脂肪酸二酯;(5)(R)

磷脂酸的制备以第步骤(4)制备的(S)
‑3‑
羟基

1,2

脂肪酸二酯为原料,在第四有机溶剂中与磷酸酯化试剂反应,反应后经过萃取即可制备高纯度的磷脂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脂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酰基化试剂和第二酰基化试剂独立的包括碳原子个数为8~27的饱和、不饱和及取代的羧酸、酰氯或酸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脂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于凯邵英禄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金久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