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640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水进行乳化并以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引发剂使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发生聚合反应;对粗产品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粗产品进行水清洗以及乙醇清洗;之后将得到的产品转移至沉降罐中沉降,自然沉降后,抽去上层悬浮液并过滤;将过滤后的产品放入乙醇水溶液中浸泡,之后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孔径较大且孔径的尺寸也较集中,且可实现对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孔径的控制。甘油酯微球孔径的控制。甘油酯微球孔径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lyglycidyl methacrylate,PGMA)微球是一种富含环氧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既具备特定的物理结构,又有良好的化学反应性能。超大孔PGMA微球具有刚性大,性质稳定的特点,其表面含有环氧基,使其表面虽具有疏水性,但可进行亲水改性,并进一步功能化,制备成所需的介质,所以其在快速分离纯化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0003]现有的PGMA微球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PGMA微球孔径一般不超过22nm,孔径较小、刚性较小,且孔径的尺寸较分散,导致同批次制备的PGMA微球的性能差异较大、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孔径较大且孔径的尺寸也较集中,且可实现对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孔径的控制。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乳化: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水投入乳化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水充分混合匀质成乳浊液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再匀质成乳浊液,然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和水再匀质成乳浊液,之后转移至反应釜,再加入甲苯和水形成乳浊液;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质量配比为1:0.5~1;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配比为1:0.003~0.01;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甲苯的质量配比为1:1.2~2;
[0008]聚合反应:将乳化后最终得到的乳浊液在密闭聚合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并进行搅拌升温,充分反应后,将温度降低至室温,得到粗产品;
[0009]过滤收集:对粗产品进行过滤,之后使用纯水洗涤;
[0010]乙醇清洗:将粗产品放入清洗器中,添加乙醇进行清洗;
[0011]水清洗:在清洗器中用纯水对粗产品洗涤;
[0012]沉降:将水清洗后得到的产品进行滤干后,转移至沉降罐中并用纯水搅匀,自然沉降后,抽去上层悬浮液并过滤;反复沉降数次。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配比为100:0.0305~0.3。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水的总投入量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以及甲苯质量总和的1~2倍。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收集步骤中还包括:将粗产品过滤排出的过滤液收集并进行
分层处理,将过滤液分为过滤废水以及反应废液。
[0016]进一步的,所述乙醇清洗步骤中还包括:将清洗后产生的乙醇母液进行回收;所述乙醇清洗步骤中对乙醇母液的回收方法为:
[0017]蒸馏:将多批次收集的乙醇母液放入乙醇蒸馏釜进行回收蒸馏;
[0018]冷凝:对蒸馏后得到的乙醇溶剂进行冷凝处理,对冷凝后的乙醇溶剂进行回收。
[0019]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0020]包装入库:将沉降后得到的产品放入乙醇水溶液中浸泡,之后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0021]进一步的,所述聚合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式为:
[0022][0023]进一步的,所述聚合反应步骤中搅拌升温至温度达到65
°
,所述聚合反应的反应时间至少20小时。
[0024]进一步的,所述包装入库步骤中乙醇溶液中乙醇与水的配比为1:4。
[0025]进一步的,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过程中产生多种废气,所述废气的处理方法为:将多种废气收集并进行两级碱液喷淋、生物复合滤床过滤以及活性炭纤维吸附,之后排出至大气。
[00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7]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孔径较大且孔径尺寸较集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提高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性能,降低同一生产批次中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性能差异;且通过控制甲苯的投料量即可实现对最终制备的PGMA微球孔径的控制。
[0028]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蒸馏冷凝的方式回收乙醇母液的方法,其对乙醇母液中乙醇的回收率可达到60%以上,提高了乙醇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应理解,以下实施例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示例具体的工艺参数等也仅是合适范围中的一个示例,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文的说明做合适的范围内选择,而并非要限定于下文示例的具体数值。
[0031]实施例1
[0032]乳化:将24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2g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72g水投入乳化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水充分混合匀质成乳浊液后,加入含有0.072g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再次匀质成乳浊液,然后加入0.072g过氧化苯甲酰和水再次匀质成乳浊液,之后转移至反应釜,再加入28.8g甲苯和58g的水形成乳浊液。
[0033]聚合反应:将乳化后最终产生的乳浊液在密闭聚合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搅拌升温至65℃,反应20h,之后将温度降低至室温,得到粗产品。在聚合反应中会产生含有甲苯的反应废气,将聚合反应中产生的反应废气收集,待PGMA微球制备完成后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
[0034]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分子式为:
[0035]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分子式为:
[0036]过氧化苯甲酰的分子式为:
[0037]聚合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式为:
[0038][0039]其反应原理为: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在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作用下在水相中发生聚合反应来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
[0040]过滤收集:将聚合反应后得到粗产品进行过滤处理,去除过滤液。在进行过滤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含有甲苯的过滤废气,将过滤的过程中产生的过滤废气收集,待PGMA微球制备完成后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对过滤处理中后产生的过滤液进行分层处理,得到清洗废水以及反应废液。将分层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将分层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反应废液收集并交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在分层过程中会产生含有甲苯的分层废气,将分层过程中产生的分离废气收集,待PGMA微球制备完成后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将过滤处理后的粗产品使用纯水洗涤5次,每次使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乳化: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水投入乳化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水充分混合匀质成乳浊液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再匀质成乳浊液,然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和水再匀质成乳浊液,之后转移至反应釜,再加入甲苯和水形成乳浊液;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质量配比为1:0.5~1;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配比为1:0.003~0.01;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甲苯的质量配比为1:1.2~2;聚合反应:将乳化后最终得到的乳浊液在密闭聚合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并进行搅拌升温,充分反应后,将温度降低至室温,得到粗产品;过滤收集:对粗产品进行过滤,之后使用纯水洗涤;乙醇清洗:将粗产品放入清洗器中,添加乙醇进行清洗;水清洗:在清洗器中用纯水对粗产品洗涤;沉降:将水清洗后得到的产品进行滤干后,转移至沉降罐中并用纯水搅匀,自然沉降后,抽去上层悬浮液并过滤;反复沉降数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配比为100:0.0305~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总投入量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以及甲苯质量总和的1~2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君管晨曦徐新东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赛分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