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CPE轧制工艺技术领域的一种对模压管多台阶顶头反向挤压减薄方法,步骤一:管材调节高度;步骤二:夹紧弧板夹住管材;步骤三: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拉杆转动,拉杆带动台阶顶头同步转动,第一液压杆推动第一移动架前进;步骤四:台阶顶头接触管材杯底厚壁处局部区域,台阶顶头边推进边旋转,通过台阶顶头反向旋转挤压,实现杯底减薄,管材长度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反向挤压减薄方法采用多角度缩管定位,缩管位置为杯底厚壁处局部区域,通过台阶顶头反向旋转挤压,实现杯底减薄,管材长度增大,不用进行切割,而是作为管材整体一部分,在后续工序完成后,一次切割,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模压管多台阶顶头反向挤压减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CPE轧制工艺
,具体是一种对模压管多台阶顶头反向挤压减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受CPE轧制工艺限制,管材穿棒后,会留有杯底,管材杯底壁厚9.6mm,长度130mm,需要在线切除,因为在管材进行后续定径轧制后,还需要进行一次切割,这样连续切割会导致材料利用率低、工序增加、影响材料利用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对模压管多台阶顶头反向挤压减薄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模压管多台阶顶头反向挤压减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对模压管多台阶顶头反向挤压减薄方法,反向挤压减薄方法应用反向挤压减薄装置,所述反向挤压减薄装置包括底部支架,底部支架上方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杆和滑动的第一移动架,第一移动架上设有转动的拉杆,第一移动架侧面还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拉杆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台阶顶头;
[0006]所述底部支架上方还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内设有转动升降的调节柱,调节柱下端设有转盘,调节柱上端设有转动连接的弧形架,弧形架内转动设有阵列分布的导向珠,弧形架支撑管材;
[0007]所述第二支架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一组第二支架侧面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双向丝杆侧面设有两组夹紧组件;
[0008]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架,第二移动架一侧设有辅助板,辅助板上设有第一转动块,第二移动架上方设有轴向分布的六组推动架,推动架一侧设有第一推动杆,推动架另一侧设有第二推动杆,第一推动杆、第二推动杆叠在一起,第一推动杆、第二推动杆外侧设有滑动配合的三组第一推动块,第一推动杆、第二推动杆外侧还设有滑动配合的第二推动块和第三推动块;
[0009]所述第一转动块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推动第二推动块前进,从而带动第一推动块、第三推动块同步前进,第二推动块、第三推动块前端均设有夹紧弧板,三组夹紧弧板组成一个整圆,根据所需的夹取长度更换不同长度的夹紧弧板;
[0010]所述反向挤压减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将管材穿过夹紧组件,放置在弧形架内,导向珠支撑管材,根据夹紧弧板移动夹紧的中心位置高度转动转盘带动调节柱转动,从而带动管材调节高度;
[0012]步骤二:第二电机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使两组夹紧组件内的夹紧弧板接触后停止,第二液压杆推动第二推动块前进,通过推动架、第一推动块带动第三推动块同步前进,夹紧
弧板夹住管材;
[0013]步骤三: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拉杆转动,拉杆带动台阶顶头同步转动,第一液压杆推动第一移动架前进;
[0014]步骤四:台阶顶头接触管材杯底厚壁处局部区域,台阶顶头边推进边旋转,通过台阶顶头反向旋转挤压,实现杯底减薄,管材长度增大。
[0015]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架上方设有固定连接的和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方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移动架,拉杆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第一电机转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0016]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架上方还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轨,第一支架上方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内设有螺纹配合的调节柱。
[0017]优选地,所述双向丝杆上设有螺纹配合的两组丝杆滑块,第二电机带动双向丝杆转动,第二滑轨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滑块。
[0018]优选地,所述第二移动架下端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架内设有贯穿的安装孔,丝杆滑块固定在安装孔内,辅助板上还设有轴向分布的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
[0019]优选地,所述推动架下方设有导向轴,导向轴沿着第二滑动槽滑动,第一推动块下方设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沿着第一滑动槽滑动。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推动块下方设有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沿着第一滑动槽滑动,第二推动块一端设有第二转动块,第二推动块另一端设有安装槽,第二液压杆伸缩端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三转动块,第三转动块与第二转动块转动连接,第二液压杆推动第二推动块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推动杆、第二推动杆移动,安装槽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夹紧弧板。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反向挤压减薄方法采用多角度缩管定位,缩管位置为杯底厚壁处局部区域,通过台阶顶头反向旋转挤压,实现杯底减薄,管材长度增大,不会引起金属堆积,不用进行切割,而是作为管材整体一部分,在后续工序完成后,一次切割,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反向挤压减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反向挤压减薄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反向挤压减薄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反向挤压减薄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夹紧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夹紧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夹紧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夹紧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专利技术反向挤压减薄方法操作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反向挤压减薄方法操作时受力示意图;
[0034]图11是本专利技术管材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是本专利技术管材杯底结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8]请参阅图1至图12所示,一种对模压管多台阶顶头反向挤压减薄方法,反向挤压减薄方法应用反向挤压减薄装置,反向挤压减薄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底部支架1上方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杆11和第一滑轨12,第一滑轨12上滑动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滑块12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模压管多台阶顶头反向挤压减薄方法,反向挤压减薄方法应用反向挤压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挤压减薄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底部支架(1)上方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杆(11)和滑动的第一移动架(13),第一移动架(13)上设有转动的拉杆(14),第一移动架(13)侧面还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15),拉杆(14)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台阶顶头(16);所述底部支架(1)上方还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41),第一支架(2)内设有转动升降的调节柱(22),调节柱(22)下端设有转盘(221),调节柱(22)上端设有转动连接的弧形架(23),弧形架(23)内转动设有阵列分布的导向珠(24),弧形架(23)支撑管材(3);所述第二支架(41)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4),一组第二支架(41)侧面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43),双向丝杆(4)侧面设有两组夹紧组件(5);所述夹紧组件(5)包括第二移动架(51),第二移动架(51)一侧设有辅助板(512),辅助板(512)上设有第一转动块(513),第二移动架(51)上方设有轴向分布的六组推动架(52),推动架(52)一侧设有第一推动杆(522),推动架(52)另一侧设有第二推动杆(523),第一推动杆(522)、第二推动杆(523)叠在一起,第一推动杆(522)、第二推动杆(523)外侧设有滑动配合的三组第一推动块(53),第一推动杆(522)、第二推动杆(523)外侧还设有滑动配合的第二推动块(55)和第三推动块(57);所述第一转动块(513)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液压杆(54),第二液压杆(54)推动第二推动块(55)前进,从而带动第一推动块(53)、第三推动块(57)同步前进,第二推动块(55)、第三推动块(57)前端均设有夹紧弧板(56),三组夹紧弧板(56)组成一个整圆,根据所需的夹取长度更换不同长度的夹紧弧板(56);所述反向挤压减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管材(3)穿过夹紧组件(5),放置在弧形架(23)内,导向珠(24)支撑管材(3),根据夹紧弧板(56)移动夹紧的中心位置高度转动转盘(221)带动调节柱(22)转动,从而带动管材(3)调节高度;步骤二:第二电机(43)带动双向丝杆(4)转动,使两组夹紧组件(5)内的夹紧弧板(56)接触后停止,第二液压杆(54)推动第二推动块(55)前进,通过推动架(52)、第一推动块(53)带动第三推动块(57)同步前进,夹紧弧板(56)夹住管材(3);步骤三:第一电机(15)启动带动拉杆(14)转动,拉杆(14)带动台阶顶头(16)同步转动,第一液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辉,郭照生,张明亚,王剑平,宋孟,徐扣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