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98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输出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包括:主功率电路,所述主功率电路包括:DC直流电源、多副边隔离变压器T、Isa1电路、Isa2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动态加权控制电路、基准电压控制电路、Mos管驱动电路;所述主功率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输入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动态加权控制电路输入端,所述基准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驱动电路输入端,所述Mos管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功率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一路直流输入多路直流输出,根据实时负载值动态调整加权反馈系数。载值动态调整加权反馈系数。载值动态调整加权反馈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输出电源
,具体为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

技术介绍

[0002]交叉调整率是衡量多路输出电源性能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的是电源实际输出电压与额定电压之间的偏差程度。传统的多路输出电源有主、辅路之分,主路闭环控制,交叉调整率较好,辅路开环控制,交叉调整率较差。为了改善交叉调整率,目前的控制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传统加权反馈控制法,该方法改变原有主路闭环控制而辅路开环控制的控制格局,将主、辅路都进行闭环控制,并通过设置合适的加权系数来决定主辅路的受控程度。
[0003]传统加权反馈控制法的加权系数是固定不变的,当主、辅路负载变化时,加权系数不会根据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0489475.5 公开了一种双路输出反激开关电源交叉调整率电路,具体内容为:“一种双路输出反激开关电源交叉调整率电路,包括耦合电感、加权电路;耦合电感分别串联接入双路次级输出电路,双路输出端并联接入加权电路,经整合接入反馈电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稳定。本技术通过采用电感耦合,使多路输出电流变化量相互感应,改善电感电流脉动,从而保持多路输出电压间的比例关系,并且利用加权的原理,把主输出电压和辅助输出电压按一定的权重比例进行取样反馈,从而使辅助输出电压也能像主输出电压一样,能够对占空比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使辅助输出电压的变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输出电压的交叉调整率。”这种控制方法在主、辅路特定的负载条件下可实现低交叉调整率的目标,但在全范围负载情况下,对于交叉调整率的改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能够一路直流输入多路直流输出,根据实时负载值动态调整加权反馈系数。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包括:主功率电路,所述主功率电路包括:DC直流电源、多副边隔离变压器T、Isa1电路、Isa2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动态加权控制电路、基准电压控制电路、Mos管驱动电路;
[0009]所述多副边隔离变压器T输入端连接所述DC直流电源,通过两路并联的副边输出
到所述Isa2电路上形成输出电压Vo2,输出到所述Isa1电路上形成输出电压Vo1;
[0010]所述主功率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输入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动态加权控制电路输入端,所述基准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驱动电路输入端,所述Mos管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功率电路;
[0011]所述Isa1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Isa2电路输出端;
[0012]所述Isa1电路包括:D1二极管、C1滤波器、R1负载,所述R1负载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C1滤波器输入端与所述D1二极管输入端,所述R1负载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C1滤波器输出端与所述C1滤波器输出端;
[0013]所述Isa2电路包括:D2二极管、C2滤波器、R2负载,所述R2负载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C2滤波器输入端与所述D2二极管输入端,所述R2负载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C2滤波器输出端与所述C2滤波器输出端。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Isa1电流采样电路、Isa2电流采样电路;
[0015]所述Isa1电流采样电路包括:PWM1与门电路、PWM3与门电路、PWM2比较器电路;所述PWM1与门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PWM3与门电路输入端与所述PWM2比较器电路输入端;
[0016]所述Isa2电流采样电路包括:PWM4与门电路、PWM6与门电路、PWM5比较器电路;所述PWM4与门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PWM6与门电路输入端与所述PWM5比较器电路输入端。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态加权控制电路包括:第一Ref1电路、第二Ref1电路、第三Ref1电路,所述第一Ref1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Ref1电路输出端与所述第三 Ref1电路输出端;
[0018]所述第一Ref1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第一Ref1,所述电阻R3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输入端,所述电阻R3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4输出端与所述第一Ref1输入端;
[0019]所述第二Ref1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第二Ref1,所述电阻R5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6输入端,所述电阻R5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输出端与所述第二Ref1输入端;
[0020]所述第三Ref1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第三Ref1,所述电阻R7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8输入端,所述电阻R7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8输出端与所述第三Ref1输入端。
[002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准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9、光耦CT817B、TL431,所述电阻R9 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电阻R9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耦CT817B输入,所述光耦CT817B输出端连接所述TL431的K端。
[002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的一种优选方案,Mos管驱动电路包括:滤波器C3、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晶体管Q1、晶体管Q8、晶体管Q9、晶体管Q10、二极管D3;
[0023]所述晶体管Q1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5输入端,所述电阻R15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3阴极与所述晶体管Q10发射极,所述晶体管Q8发射极连接5V电源,所述电阻R10输入端连接5V电源,所述R10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R13输入端与晶体管Q8的基极,所述晶体管Q8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主功率电路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和所述晶体管Q10的基极,所述晶体管Q10 集电极接地,所述电阻R14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电阻R14 输出端接地,所述电阻R13输入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9集电极,所述晶体管Q9 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9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1输入端与电阻R12输入端,所述电阻R12输出端接地,所述
电阻R11输出端与所述滤波器C3输出端连接并输出PWM信号,所述滤波器C3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2输出端。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路直流输入多路直流输出,根据实时负载值动态调整加权反馈系数;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功率电路,所述主功率电路包括:DC直流电源、多副边隔离变压器T、Isa1电路、Isa2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动态加权控制电路、基准电压控制电路、Mos管驱动电路;所述多副边隔离变压器T输入端连接所述DC直流电源,通过两路并联的副边输出到所述Isa2电路上形成输出电压Vo2,输出到所述Isa1电路上形成输出电压Vo1;所述主功率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输入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动态加权控制电路输入端,所述基准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驱动电路输入端,所述Mos管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功率电路;所述Isa1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Isa2电路输出端;所述Isa1电路包括:D1二极管、C1滤波器、R1负载,所述R1负载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C1滤波器输入端与所述D1二极管输入端,所述R1负载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C1滤波器输出端与所述C1滤波器输出端;所述Isa2电路包括:D2二极管、C2滤波器、R2负载,所述R2负载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C2滤波器输入端与所述D2二极管输入端,所述R2负载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C2滤波器输出端与所述C2滤波器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Isa1电流采样电路、Isa2电流采样电路;所述Isa1电流采样电路包括:PWM1与门电路、PWM3与门电路、PWM2比较器电路;所述PWM1与门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PWM3与门电路输入端与所述PWM2比较器电路输入端;所述Isa2电流采样电路包括:PWM4与门电路、PWM6与门电路、PWM5比较器电路;所述PWM4与门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PWM6与门电路输入端与所述PWM5比较器电路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交叉调整率多路输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加权控制电路包括:第一Ref1电路、第二Ref1电路、第三Ref1电路,所述第一Ref1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Ref1电路输出端与所述第三Ref1电路输出端;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星毛鹏王艳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