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773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细型超宽带天线,依次采用了平面偶极子非对称化,平面偶极子边缘曲线化,平面结构立体化这三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天线的弯折由将改进后的平面偶极子天线以以馈电线所在直线为母线,半径为10毫米的圆柱体共形实现。在平面梯形偶极子天线的基础上,改进成非对称平面偶极子天线,进而演变成纤细立体型超宽带天线。通过对天线的研究发现,各尺寸参数会影响该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回波损耗等性能指标,对此进行改进和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天线阻抗带宽较大、尺寸小、结构紧凑,制作简单,性能良好,可以实现大于8GHz的阻抗带宽和水平全向辐射,且无需复杂馈电结构。该天线体积小,结构纤细便于安装在移动设备中,可应用于包含无线局域网(WLAN)路由器在内的各类路由设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天线,尤其涉及一种纤细型超宽带天线


技术介绍

1、偶极子天线是在无线电通信中使用最早、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天线。它由一对对称放置的导体构成,导体相互靠近的两端分别与馈电线相连。其具有全方位的辐射能力。但是传统的偶极子天线存在带宽较窄、交叉极化电平过高、体积较大、难以应用于特殊环境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纤细型超宽带天线。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包括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以及设于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之间的同轴馈电结构;所述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均为由两个直角三角形金属片弯折而成,所述上偶极子包括左上直角梯形和右上直角梯形,左上直角梯形和右上直角梯形的下基线均并有半个椭圆;所述下偶极子包括左下直角梯形和右下直角梯形,左下直角梯形和右下直角梯形的下基线均并有半个椭圆;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构成立体的非对称结构。

3、进一步地,所述左上部分直角梯形上基线为b11,下基线为c11,高为h11,与之相并的椭圆的短半轴为z2,长轴为c11;b11的范围为2mm-6mm,c11的范围为12mm-16mm。

4、进一步地,所述b11=6mm、c11=16mm、h11=17.5mm、z2=0.8mm。

5、进一步地,所述右下部分直角梯形上基线为b22,下基线为c22,高为h22,与之相并的椭圆的短半轴为z3,长轴为c22;b22的范围为10.5mm-12.5mm,c22的范围为25.5mm-27.5mm。

6、进一步地,所述b22=11.5mm、c22=26.5mm、h22=26.3mm、z3=1.3mm。

7、进一步地,右上及左下部分直角梯形上基线为b12,下基线为c12,高为h12,与之相并的椭圆的短半轴为z1,长轴为c12;b12的范围为7.5mm-9.5mm,c12的范围为15.3mm-17.3mm,z1的范围为2.5mm-4.1mm。

8、进一步地,所述b12=8.5mm、c12=16.3mm、h12=14.3mm、z1=3.3mm。

9、进一步地,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的间距为by,by的范围为1mm-3mm。

10、进一步地,所述by=2.9mm。

11、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1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工作在2.1ghz-10.6ghz的范围内,在带宽内可实现-10db的回波损耗,覆盖了端口整个2.4ghz和5.8ghz的wlan频段,以及uwb频段,绝对带宽大于8ghz,能够实现全向辐射,符合超宽带全向天线的要求。其次,该天线的截面半径较小,为10毫米,天线整体高度为46.7毫米,其具有纤细的结构,小型化程度较好,天线接收的信号更为集中,且该天线的边缘较为圆滑,天线的阻抗匹配程度较好,天线的带宽也得到了提升,性能良好且制作简单,质量轻,体积较小,能够在包含wlan(无线局域网)的各类路由器等中实现广泛的使用。良好的性能和纤细的尺寸证明了该天线是wlan路由器应用及uwb通信的良好候选对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以及设于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之间的同轴馈电结构;所述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均为由两个直角三角形金属片弯折而成,所述上偶极子包括左上直角梯形和右上直角梯形,左上直角梯形和右上直角梯形的下基线均并有半个椭圆;所述下偶极子包括左下直角梯形和右下直角梯形,左下直角梯形和右下直角梯形的下基线均并有半个椭圆;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构成立体的非对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部分直角梯形上基线为B11,下基线为C11,高为H11,与之相并的椭圆的短半轴为Z2,长轴为C11;B11的范围为2mm-6mm,C11的范围为12mm-1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B11=6mm、C11=1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下部分直角梯形上基线为B22,下基线为C22,高为H22,与之相并的椭圆的短半轴为Z3,长轴为C22;B22的范围为10.5mm-12.5mm,C22的范围为25.5mm-27.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B22=11.5mm、C22=26.5mm、H22=26.3mm、Z3=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右上及左下部分直角梯形上基线为B12,下基线为C12,高为H12,与之相并的椭圆的短半轴为Z1,长轴为C12;B12的范围为7.5mm-9.5mm,C12的范围为15.3mm-17.3mm,Z1的范围为2.5mm-4.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B12=8.5mm、C12=16.3mm、H12=14.3mm、Z1=3.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的间距为BY,BY的范围为1mm-3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BY=2.9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以及设于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之间的同轴馈电结构;所述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均为由两个直角三角形金属片弯折而成,所述上偶极子包括左上直角梯形和右上直角梯形,左上直角梯形和右上直角梯形的下基线均并有半个椭圆;所述下偶极子包括左下直角梯形和右下直角梯形,左下直角梯形和右下直角梯形的下基线均并有半个椭圆;上偶极子和下偶极子构成立体的非对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部分直角梯形上基线为b11,下基线为c11,高为h11,与之相并的椭圆的短半轴为z2,长轴为c11;b11的范围为2mm-6mm,c11的范围为12mm-1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b11=6mm、c11=1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细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下部分直角梯形上基线为b22,下基线为c22,高为h22,与之相并的椭圆的短半轴为z3,长轴为c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凌升秦书景张佳茹孙钰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