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疲劳监测系统的图像采集结构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544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疲劳监测系统的图像采集结构及汽车,包括摄像头总成和补光灯总成,所述摄像头总成安装在汽车转向锁壳的锁壳装饰件上,所述补光灯总成安装在汽车驾驶侧A柱的内饰板上;所述摄像头总成通过设置在锁壳装饰件上的第一限位结构进行限位,并在锁壳装饰件上开设有正对于摄像头总成镜头的开孔;在所述摄像头总成镜头上安装有镜头保护罩,并所述镜头保护罩与开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在镜头保护罩上设有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将镜头保护罩与开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封闭;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该第二限位结构对镜头保护罩在开孔中的位置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消除了传统集成式摄像头不易布置、外壳较大遮挡仪表、影响美观的问题。影响美观的问题。影响美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疲劳监测系统的图像采集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摄像头
,更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疲劳监测系统的图像采集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疲劳监测已成为一种汽车中具备的常见功能。为便于实现疲劳监测功能,疲劳监测摄像头应被布置于人眼易见的位置,通常布置在汽车的方向盘下方的转向锁壳上,其外壳为了美观往往以锁壳装饰件的形式安装在转向锁壳上。由于需满足夜间监测需求,摄像头需要红外补光灯在夜晚进行补光。
[0003]如我国专利CN201920587388.8公开了一种带补光灯的车载前后一体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体,所述摄像头本体上设有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所述第一摄像装置与第二摄像装置分别安装于摄像头本体的侧前方位和侧后方位,所述摄像头本体上设有第一补光灯和第二补光灯。该带补光灯的车载前后一体摄像头,利用第二补光灯覆盖汽车的侧后区域,对第二摄像装置的夜间拍摄提供辅助照明,第二补光灯为红外线LED灯,因为红外补光灯人的肉眼不可见,但摄像头可见,所以这样不但可以保证红外补光灯不影响驾驶者观看原车的后视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疲劳监测系统的图像采集结构,包括摄像头总成(1)和补光灯总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总成安装在汽车转向锁壳的锁壳装饰件(3)上,所述补光灯总成安装在汽车驾驶侧A柱的内饰板(4)上;所述摄像头总成通过设置在锁壳装饰件上的第一限位结构进行限位,并在锁壳装饰件上开设有正对于摄像头总成镜头的开孔(302);在所述摄像头总成镜头上安装有镜头保护罩(103),所述镜头保护罩伸入或穿过所述开孔,并所述镜头保护罩与开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对应的,在镜头保护罩上设有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将镜头保护罩与开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封闭;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该第二限位结构对镜头保护罩在开孔中的位置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疲劳监测系统的图像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总成包括摄像头支架(101)和摄像头组件(102),所述锁壳装饰件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摄像头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锁壳装饰件的内侧,并摄像头组件的镜头正对于所述开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疲劳监测系统的图像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锁壳装饰件内侧的若干第一限位筋(301),所述第一限位筋围合成与摄像头支架相匹配的形状,对摄像头支架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疲劳监测系统的图像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摄像头总成上设有卡扣凸台(104),对应的,在所述镜头保护罩的外侧壁上设有弹性片(105),在弹性片上开设有与卡扣凸台相配合的卡接孔,在镜头保护罩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杰盛宏超杨志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