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乙基多杀菌素的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多杀菌素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乙基多杀菌素的制备方法,先选择性还原多杀菌素J/L混合物中多杀菌素J的四元环内酯上5,6位双键,并且不伴随多杀菌素J的四元环内酯上13,14共轭双键和多杀菌素L的还原,然后在进行乙基化修饰。
技术介绍
[0002]多杀菌素类化合物家族(spinosyns)是由好氧型革兰氏阳性土壤放线菌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经有氧发酵产生的一类胞内次级代谢产物。多杀菌素类化合物家族在结构上属于大环内酯类的化合物,由21碳四元环内酯上接2个脱氧糖(三氧甲基鼠李糖和福乐糖胺)而成。刺糖多孢菌发酵产物中主要成份是多杀菌素A和D,被合称为多杀菌素(spinosad)。
[0003]经过菌种改良后,刺糖多孢菌发酵产物变为主要含多杀菌素J/L的混合物,多杀菌素J/L的差别在于四元环内酯6位碳上取代基是氢还是甲基。在生物发酵得到初级产品后,需要对多杀菌素J/L的混合物进行选择性加氢还原。具体的,多杀菌素J的四元环内酯上5,6位双键被选择性还原,13,14共轭双键不被还原,进而得到5,6
‑
二氢
‑
多杀菌素J,并且多杀菌素L不能被还原。
[0004]目前选择性还原多杀菌素J/L的催化剂报道较少,具有代表性的为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535330A,名称:选择性还原多杀菌素因子ET-J和ET-L 制备多虫菌素,其公开了在水混溶性有机溶剂中,在能够选择性还原3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基多杀菌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①
反应物混合,将多杀菌素J/L混合物与有机溶剂和水加入反应釜混合,再加入催化剂,搅拌并溶解,多杀菌素J/L混合物、有机溶剂和水之重量比为(10~50):(50~100):(1~5),催化剂干重和多杀菌素J/L混合物之重量比为(1~5):100,所述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催化剂活性组分占催化剂重量的1%~10%,活性组分为两种金属,一种选自Pd、Pt或Rh,另一种选自Pt、Ru,两种金属之重量比为(1~5):(0~2);步骤
②
气体置换,向反应釜通入氮气置换空气,后用氢气置换氮气;步骤
③
氢化反应,在氢气气氛并于0.05MPa~0.5MPa、10℃~80℃的条件下反应5h~10h,完成多杀菌素J的四元环内酯上5,6位双键的还原;步骤
④
乙基化,将上一步氢化反应的氢化物料以及四丁基溴化铵、氢氧化钾以及水加入新的反应釜,充分搅拌溶解后密闭反应釜,向反应釜通入氮气,对釜内空气进行至少一次的置换,加入溴乙烷后升温,并用氮气补充压力至微压,边搅拌边反应,反应完全后降至室温,将反应物转移到搪瓷釜中,加入乙醚进行结晶,过滤,烘干后即得到最终产品乙基多杀菌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基多杀菌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①
催化剂活性组分占催化剂重量的3%~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基多杀菌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①
催化剂载体比表面积为50m2/g~2000m2/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基多杀菌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①
催化剂载体选自活性炭、石墨、炭黑、氧化铝、CaCO3、ZrO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军,黄科学,姜玉国,宋薛,李洪花,张家友,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