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椅背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碳纤维航空椅背模压加袋压一体成型设备及工艺,所述成型设备包括,模具、支撑框架、下模、上模、真空袋压系统以及密封加强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模与下模相互靠近时,挤压件配合模腔实现了对航空椅背进行模压成型;当模压成型结束后,控制一号电磁铁,使一号电磁铁通电,固定框为磁性材料,故一号电磁铁将固定框吸上,使得固定框与一号电磁铁接触,挤压密封袋,进而密封袋将模腔包裹成密封环境;抽真空管外接真空泵,此时启动真空泵,利用抽真空管对模腔以及密封袋组成的密封空间抽真空,抽去多余量树脂并在密封袋的作用下使树脂紧密与碳纤维层混合,进而实现袋压成型。进而实现袋压成型。进而实现袋压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航空椅背模压加袋压一体成型设备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椅背的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碳纤维航空椅背模压加袋压一体成型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座椅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以及其他交通工具上,其具有安全、舒适的特性广泛受到大众的喜爱;用碳纤维来制造航空椅背更是增加了航空椅背的结实度;
[0003]在生产碳纤维航空椅背时,通常使用模压或袋压的加工方式;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模压成型工艺生产碳纤维航空椅背时,在实际铺层中,每层预浸料之间必定会夹杂着空气,在进行加温加压过程中,由于树脂粘性太大并不能全部排出,进而使得制得的碳纤维航空椅背内留有气泡,影响航空椅背的质量;而采用袋压成型工艺生产碳纤维航空椅背时,虽能减少气泡的产生,但存在成型速度慢、不高效以及对密封袋的密封度要求高等问题。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出一种碳纤维航空椅背模压加袋压一体成型设备及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现有技术中模压工艺以及袋压工艺中存在的缺点,比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生产的碳纤维航空椅背内留有气泡,影响航空椅背的质量,采用袋压成型工艺生产碳纤维航空椅背时,存在成型速度慢、不高效以及对密封袋的密封度要求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航空椅背模压加袋压一体成型设备及工艺。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航空椅背模压加袋压一体成型工艺,所述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控制系统控制下模在移动支腿上移动,将下模移动到移动支腿上,方便工作人员在模腔内铺设碳纤维预浸料以及树脂;随后工作人员在模腔内铺设碳纤维预浸料、导流网、脱模布以及树脂;
[0009]S2:工作人员取下固定框,裁剪合适大小的的密封袋套于挤压件上,再人为将固定框套于密封袋上并使密封袋崩紧,固定框配合挤压件实现了将密封袋固定于挤压件上,上模与下模相互靠近时,挤压件配合模腔实现了对航空椅背进行模压成型;
[0010]S3:当模压成型结束后,控制一号电磁铁,使一号电磁铁通电,固定框为磁性材料,故一号电磁铁将固定框吸上,使得固定框与一号电磁铁接触,挤压密封袋,进而密封袋将模腔包裹成密封环境;抽真空管外接真空泵,此时启动真空泵,利用抽真空管对模腔以及密封袋组成的密封空间抽真空,抽去多余量树脂并在密封袋的作用下使树脂紧密与碳纤维层混合,进而实现袋压成型。
[0011]优选的,所述成型设备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
[0012]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工作腔;
[0013]下模,所述下模设置于工作腔的底部,所述下模的顶部开设有模腔;所述支撑框架的前方固定设置有移动支腿,所述移动支腿用于支撑下模的移动,此处驱动下模移动的方式不唯一,如在移动支腿上开设滑槽,通过在下模的底部固定安装驱动轮,驱动轮在滑槽内转动,使得下模来回移动;
[0014]上模,所述上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固定连接的方式优选为焊接;所述液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工作腔的顶部;所述下模的底部设置有与模腔相对应的挤压件;
[0015]真空袋压系统,所述上模与下模内设置有真空袋压系统,所述真空袋压系统能够在上模与下模实行模压后再进行袋压,进而实现了模压与袋压相结合;
[0016]密封加强系统,所述下模内设置有密封加强系统,所述密封加强系统能够在真空袋压系统真空度下降时加强真空袋压系统的密封性。
[0017]优选的,所述真空袋压系统包括,
[0018]密封袋;
[0019]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配合挤压件用以实现将密封袋固定于挤压件上;
[0020]抽真空管,所述下模内开设有抽真空管,也可外接抽真空管;
[0021]一号电磁铁,所述上模底部对应固定框的部位固定安装有一号电磁铁;一号电磁铁可焊接在上模表面,也可焊接在上模的内部;
[0022]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顶部以及一号电磁铁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块,优选为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0023]优选的,所述密封加强系统包括,
[0024]一号槽,所述模腔的侧壁内表面开设有一号槽;
[0025]一号弹簧,所述一号槽远离模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号弹簧;
[0026]顶块,所述顶块固定安装于一号弹簧的另一端;所述顶块靠近一号弹簧的一端由一号导电块制成,一号导电块与顶块优选为焊接;
[0027]电阻块,所述电阻块固定安装于一号槽的侧壁内表面;所述电阻块靠近模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接线块,所述一号弹簧、接线块以及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构成一号电磁铁的控制电路。
[0028]优选的,所述顶块靠近模腔的一端设置有斜面。
[0029]优选的,所述挤压件的四周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块,此处的固定连接优选为焊接。
[0030]优选的,所述挤压件的四周固定设置有二号电磁铁。
[0031]优选的,所述一号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
[0032]优选的,所述密封袋优选为硅胶袋,还可为PE袋。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4]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航空椅背模压加袋压一体成型设备及工艺,通过上模与下模相互靠近时,挤压件配合模腔实现了对航空椅背进行模压成型;当模压成型结束后,控制一号电磁铁,使一号电磁铁通电,固定框为磁性材料,故一号电磁铁将固定框吸上,使得固定框与一号电磁铁接触,挤压密封袋,进而密封袋将模腔包裹成密封环境;抽真空管外接真空泵,此时启动真空泵,利用抽真空管对模腔以及密封袋组成的密封空间抽真空,抽去
多余量树脂并在密封袋的作用下使树脂紧密与碳纤维层混合,进而实现袋压成型。
[003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航空椅背模压加袋压一体成型设备及工艺,当密封袋气密性不好时,则密封袋松动,顶块在一号弹簧的作用下向模腔的方向移动,由于顶块靠近一号弹簧的一端由一号导电块制成,且电阻块靠近模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接线块,一号弹簧、接线块以及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构成一号电磁铁的控制电路,故顶块向模腔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块就越少,电阻就越小(类似滑动变阻器的原理),进而控制一号电磁铁的电流也就越大,使得一号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强,将固定框吸的越紧,进而加强密封袋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成型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成型设备的立体图;
[003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上模与下模的剖视图;
[0040]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1]图中:1、支撑框架;11、工作腔;12、移动支腿;2、下模;21、模腔;3、上模;31、液压杆;32、挤压件;321、二号弹簧;322、一号块;323、二号电磁铁;324、滚轮;4、真空袋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航空椅背模压加袋压一体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系统控制下模(2)在移动支腿(12)上移动,将下模(2)移动到移动支腿(12)上,方便工作人员在模腔(21)内铺设碳纤维预浸料以及树脂;随后工作人员在模腔(21)内铺设碳纤维预浸料、导流网、脱模布以及树脂;S2:工作人员取下固定框(42),裁剪合适大小的的密封袋(41)套于挤压件(32)上,再人为将固定框(42)套于密封袋(41)上并使密封袋(41)崩紧,固定框(42)配合挤压件(32)实现了将密封袋(41)固定于挤压件(32)上,上模(3)与下模(2)相互靠近时,挤压件(32)配合模腔(21)实现了对航空椅背进行模压成型;S3:当模压成型结束后,控制一号电磁铁(44),使一号电磁铁(44)通电,固定框(42)为磁性材料,故一号电磁铁(44)将固定框(42)吸上,使得固定框(42)与一号电磁铁(44)接触,挤压密封袋(41),进而密封袋(41)将模腔(21)包裹成密封环境;抽真空管(43)外接真空泵,此时启动真空泵,利用抽真空管(43)对模腔(21)以及密封袋(41)组成的密封空间抽真空,抽去多余量树脂并在密封袋(41)的作用下使树脂紧密与碳纤维层混合,进而实现袋压成型。2.一种碳纤维航空椅背模压加袋压一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设备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支撑框架(1),所述支撑框架(1)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工作腔(11);下模(2),所述下模(2)设置于工作腔(11)的底部,所述下模(2)的顶部开设有模腔(21);所述支撑框架(1)的前方固定设置有移动支腿(12),所述移动支腿(12)用于支撑下模(2)的移动;上模(3),所述上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1),所述液压杆(31)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工作腔(11)的顶部;所述下模(2)的底部设置有与模腔(21)相对应的挤压件(32);真空袋压系统(4),所述上模(3)与下模(2)内设置有真空袋压系统(4),所述真空袋压系统(4)能够在上模(3)与下模(2)实行模压后再进行袋压,进而实现了模压与袋压相结合;密封加强系统(5),所述下模(2)内设置有密封加强系统(5),所述密封加强系统(5)能够在真空袋压系统(4)真空度下降时加强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禾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