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风方式改进型内外气双层流空调箱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15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送风方式改进型内外气双层流空调箱总成,包括送风箱结构、箱体蜗壳结构以及鼓风机结构;送风箱结构包含空调上箱、外循环风门、外循环风门安装架、空气滤芯、内循环风门、内循环风门安装架,在两风门安装架上分别设置有室外空气进口和室内空气进口;箱体蜗壳结构包含箱体上蜗壳、蜗壳隔板、箱体下蜗壳,箱体上蜗壳和箱体下蜗壳上均设置有排气口;鼓风机结构包含鼓风机叶轮,鼓风机电机和电机壳托板;鼓风机叶轮由上下叶轮构成,两者之间设有中间隔板;还包括潜望镜式进气管件,其插装到鼓风机的上叶轮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潜望镜式进气管件形成气体分流,从而可实现减小空调箱的体积,实现了有效利用空调箱的空间容积。实现了有效利用空调箱的空间容积。实现了有效利用空调箱的空间容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风方式改进型内外气双层流空调箱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送风方式改进型内外气双层流空调箱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提高汽车热管理效率是关键问题点。空调作为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部件,所以为提高热管理效率,双层流鼓风机技术应运而生,比如日本专利公开了一种车用两层空调的鼓风机单元。如图1所示,其技术原理为:从室内进风口1进入到空调进风箱体9的室内空气经过滤芯8、鼓风机下风机4,把室内空气送入空调箱送风通道5;从室外进风口2进入到空调进风箱体9 的室外新鲜冷空气经过滤芯8、鼓风机上风机3,把室外新鲜冷空气送入空调箱送风通道6;室内空气的进气量和室外空气的进气量通过风门7进行控制。这样利用鼓风机和蜗壳中隔板把室内空气和室外隔开传送流动,室外空气温度低,在冬季时,利用室外空气进行除霜除雾效率高,同时室内空气温度高,由于上面双层流的设计,不会因室外空气的进入混合造成空调吹脚,吹头出风口的温度降低,合理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0003]但是在当前市场上的带有双层流鼓风机的空调进风箱结构均存在体积大,主要表现是在其高度方向尺寸和径向尺寸上均较大,导致无法在乘用车上广泛应用。当前市场上双层流的鼓风机空调进风箱结构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0004]1、鼓风机空调箱体径向尺寸和高度方向尺寸过大。
[0005]2、为满足汽车边界装配要求,因箱体尺寸过大的原因,导致鼓风机的叶轮的选型受到很大限制,不能选用径向尺寸大的鼓风机,导致双层流鼓风机的风量受限,应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0006]3、过大的箱体导致实物样件重量增加,进而直接导致成本增加,原材料能源的消耗。
[0007]4、当前已有的双层流鼓风机设计复杂,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焊接工艺,装配工艺,导致成本增加。
[0008]5、当前市场上成熟的单层流鼓风机箱体中均有支撑滤芯的支架结构,当前已有的双层流鼓风机的箱体中因受外形高度的限值,没有特有的支撑滤芯的结构,通常是采用鼓风机口部分支撑,这对于小体积的滤芯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但是针对大体积的滤芯,在雨雪潮湿天气的恶劣环境下,还是存在一定凹陷的问题,影响进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减小空调箱的径向尺寸和高度,从而可减小空调箱的体积,提高空调箱的适用性;简化双层流鼓风机结构,从而可简化工业和降低成本;同时可减少气流噪音的送风方式改进型内外气双层流空调箱总成。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1]一种送风方式改进型内外气双层流空调箱总成,包括送风箱结构、与该送风箱结构相连的箱体蜗壳结构以及在该蜗壳结构内的鼓风机结构;送风箱结构包含空调上箱、外循环风门、外循环风门安装架、空气滤芯、内循环风门、内循环风门安装架,在外循环风门安装架和内循环风门安装架上分别设置有室外空气进口和室内空气进口;所述箱体蜗壳结构包含箱体上蜗壳、蜗壳隔板、箱体下蜗壳,在体上蜗壳和箱体下蜗壳上均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鼓风机结构包含鼓风机叶轮,鼓风机电机和电机壳托板;所述鼓风机叶轮由上下叶轮构成,两者之间设置有中间隔板,其特征在于:
[0012]还包括潜望镜式进气管件,所述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由上部沿横向的扁平喇叭状首端进气管段、沿竖向的筒状中部进气管段和呈锥管状的末端进气管段构成;在首端进气管段的端部设置有进气口,在进气口外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竖向插块或插槽,在末端进气管段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由上至下插入到鼓风机叶轮的上叶轮腔内,潜望镜式进气管件上的两侧竖向插块或插槽与设置于空调上箱体两侧壁上的插槽或插块部位形成插装定位配合,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底部环边与鼓风机叶轮的中间隔板上的中心孔外的凸起环边沿径向方向形成间隙插装配合,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底部端面与鼓风机叶轮的中间隔板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配合间隙;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外侧面与上叶轮的内环面之间形成内环风腔;
[0013]所述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上部与空气滤芯的下部接触,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首端进气管段的进气口的下边沿与空调上箱的底边接触,使空气滤芯下端及鼓风机叶轮上端之间的内部空间分为两个独立的空气通过空间,分别为上左部空气腔和上右部空气腔;
[0014]上叶轮的外侧与箱体上蜗壳的内侧之间形成外环上风腔,下叶轮的外侧与箱体下上蜗壳的内侧之间形成外环下风腔,所述外环上风腔与外环下风腔通过蜗壳隔板与鼓风机叶轮的中间隔板的配合形成隔离;
[0015]所述上左部空气腔、内环风腔、外环上风腔及箱体上蜗壳上的排风口形成第一气连通通道;所述上右部空气腔、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内腔、下叶轮的内腔、外环下风腔及箱体下蜗壳上的排风孔口成第二气连通通道。
[0016]进一步的:在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首端进气管段上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外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的端部与空调箱体的内侧壁对应部位通过插块与插槽的配合结构形成辅助定位连接,加强筋的上端与空气滤芯的下端支撑接触。。
[0017]进一步的:所述潜望镜式进气管件采用注塑件一体式成型结构,材质采用PP。
[0018]进一步的: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底部环边与鼓风机叶轮的中间隔板上的中心孔外的凸起环边沿之间的径向配合间隙为2

6mm;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底部端面与鼓风机叶轮的中间隔板的上端面之间的端面配合间隙为2

4mm。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0]1、本空调箱总成采用潜望镜式进气管件形成内外气体分流,使外循环风从该进风管件的外侧且位于上叶轮的内部由内至外进行导风,而内循环风从进风管件内部导入到下叶轮内由内至外进行导风,节省了鼓风机叶轮的外侧及底部导风空间,可直接减小空调箱壳体径向尺寸和高度尺寸,从而可实现减小空调箱的体积,实现了有效利用空调箱的空间容积。
[0021]2、本空调箱总成采用的潜望镜式进气管件单独插接装配到空调箱壳体中,相比于
现有鼓风机结构需要需要空调箱体与鼓风机蜗壳之间有单独的气体导流通道结构,下叶轮和电机壳之间需要存在50mm以上的进气空间,而且鼓风机的下蜗壳还需要设计成喇叭口的形状,结构复杂,而本技术方案中,简化了鼓风机结构,主要保留鼓风机叶轮,使得鼓风机单元生产制造简化,降低了成本。
[0022]3、本空调箱总成中的潜望镜式进气管件采用喇叭口一体式设计,扩大了进气面积,而且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中间进气管段一体式设计,对气流有了很好导向作用,好的气流导向能够在鼓风机低档风量时实现空气层流,在鼓风机高档风量时,明显减小空气流动的阻力,有助于减少降低空调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0023]4、本空调箱总成中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底部与鼓风机中间隔板在径向和端面形成配合,这种采用层叠式结构,有效的抑制了室内空气外溢到鼓风机的上叶轮中,而且减少了气流的噪音。
[0024]5、本专利技术鼓风机下叶轮进气内侧采用平面口进气,更加有利于空气流动扩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方式改进型内外气双层流空调箱总成,包括送风箱结构、与该送风箱结构相连的箱体蜗壳结构以及在该蜗壳结构内的鼓风机结构;送风箱结构包含空调上箱、外循环风门、外循环风门安装架、空气滤芯、内循环风门、内循环风门安装架,在外循环风门安装架和内循环风门安装架上分别设置有室外空气进口和室内空气进口;所述箱体蜗壳结构包含箱体上蜗壳、蜗壳隔板、箱体下蜗壳,在体上蜗壳和箱体下蜗壳上均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鼓风机结构包含鼓风机叶轮,鼓风机电机和电机壳托板;所述鼓风机叶轮由上下叶轮构成,两者之间设置有中间隔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潜望镜式进气管件,所述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由上部沿横向的扁平喇叭状首端进气管段、沿竖向的筒状中部进气管段和呈锥管状的末端进气管段构成;在首端进气管段的端部设置有进气口,在进气口外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竖向插块或插槽,在末端进气管段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由上至下插入到鼓风机叶轮的上叶轮腔内,潜望镜式进气管件上的两侧竖向插块或插槽与设置于空调上箱体两侧壁上的插槽或插块部位形成插装定位配合,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底部环边与鼓风机叶轮的中间隔板上的中心孔外的凸起环边沿径向方向形成间隙插装配合,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底部端面与鼓风机叶轮的中间隔板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配合间隙;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外侧面与上叶轮的内环面之间形成内环风腔;所述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上部与空气滤芯的下部接触,潜望镜式进气管件的首端进气管段的进气口的下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京干史以奇陶建川陆新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