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小电阻高导电线圈的交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63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小电阻高导电线圈的交直流电机,包括电机外壳、防护壳、散热片、滤网、传动转杆、第一散热风扇、轴承、转子、转子绕组、第二散热风扇、定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装置中的传动转杆的两端连接有轴承,且与轴承的内圈连接固定,且轴承为全陶瓷结构,通过全陶瓷结构的轴承降低传动转杆与电机外壳之间的阻力,使传动转杆能够在电机外壳内部快速转动,在本装置中的转子、定子均采用硅钢片组合制作构成一个整体结构,并在相邻硅钢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垫,且转子绕组、定子绕组均采用小电阻高导电的高纯度铜材料制作,通过高纯度铜材料降低线圈的电阻并使其具有高导电性,并通过在相邻硅钢片之间设置绝缘垫避免绕组内产生涡流。免绕组内产生涡流。免绕组内产生涡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小电阻高导电线圈的交直流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交直流电机,具体为一种基于小电阻高导电线圈的交直流电机,属于交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0002]交直流两用电动机指既能在直流电源下工作,又能在交流电源下工作的电机,这种电动机在日常生活用具、手动器件、计算工具和精密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医疗器械、通信技术、测量技术、电影行业以及其他很多方面也经常用到这种电动机。
[0003]然而现有的交直流电机大多存在着各种问题:
[0004]1)在交直流电机工作时需要有电流通过定子绕组进而产生磁场,但是现有的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均采用导线性能相对较差的材料制作,导致其产生的磁场不够强,且组成定子以及转子的硅钢片之间大多并没有设置绝缘结构,导致绕组之间会产生涡流,影响电机工作;
[0005]2)由于电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现有的电机内部虽然设置有一个散热风扇,但是其散热程度远不足以将电机的热量完全散发,进而导致电机无法长时间的工作,否则电机则会过热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小电阻高导电线圈的交直流电机。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小电阻高导电线圈的交直流电机,包括:
[0008]支撑固定机构,其包括电机外壳、支撑座、底座,圆柱形结构的所述电机外壳构成该交直流电机的主体结构,所述电机外壳水平焊接固定在支撑座的顶部相邻两个三角形支架之间,所述底座水平连接固定在支撑座的底部;
[0009]转动机构,其包括传动转杆、转子、转子绕组、定子、定子绕组,所述转动机构连接在支撑固定机构内部,所述传动转杆水平转动连接在电机外壳的内部空腔中心处,所述转子固定在传动转杆上,所述转子绕组缠绕连接在转子上,所述定子固定在传动转杆的内壁上,且位于转子外侧,所述定子绕组设置在定子上。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转杆的两端连接有轴承,且与轴承的内圈连接固定,轴承的外圈与电机外壳的内部空腔固定结构连接固定,且轴承为全陶瓷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子、定子均采用硅钢片组合制作构成一个整体结构,并在相邻硅钢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垫,且转子绕组、定子绕组均采用小电阻高导电的高纯度铜材料制作。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转杆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第
二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位于电机外壳的内部空腔中,第一散热风扇位于电机外壳的外壁,并在电机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外壳的一端固定有防护壳,第一散热风扇位于防护壳的内部空腔中,并在第一散热风扇的一端设置有滤网。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底座之间间隙的四角处设置有阻尼杆,并在阻尼杆上嵌套连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弹性挤压锁定在支撑座、底座之间空隙处。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在本装置中的传动转杆的两端连接有轴承,且与轴承的内圈连接固定,且轴承为全陶瓷结构,通过全陶瓷结构的轴承降低传动转杆与电机外壳之间的阻力,使传动转杆能够在电机外壳内部快速转动;
[0017]2)在本装置中的转子、定子均采用硅钢片组合制作构成一个整体结构,并在相邻硅钢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垫,且转子绕组、定子绕组均采用小电阻高导电的高纯度铜材料制作,通过高纯度铜材料降低线圈的电阻并使其具有高导电性,并通过在相邻硅钢片之间设置绝缘垫避免绕组内产生涡流;
[0018]3)在本装置中的传动转杆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位于电机外壳的内部空腔中,并在电机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通过第一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组合使用强化该电机整体的散热效果,进而使该电机能够长时间的工作;
[0019]4)在本装置中的支撑座、底座之间间隙的四角处设置有阻尼杆,并在阻尼杆上嵌套连接有减震弹簧,通过阻尼杆、减震弹簧降低该电机工作时整体产生的震动,进而降低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防护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传动转杆及其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定子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电机外壳,2、防护壳,3、散热片,4、滤网,5、传动转杆,6、第一散热风扇,7、轴承,8、转子,9、转子绕组,10、第二散热风扇,11、定子,12、定子绕组,13、支撑座,14、底座,15、阻尼杆,16、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小电阻高导电线圈的交直流电机,包括:
[0028]支撑固定机构,其包括电机外壳1、支撑座13、底座14,圆柱形结构的所述电机外壳
1构成该交直流电机的主体结构,所述电机外壳1水平焊接固定在支撑座13的顶部相邻两个三角形支架之间,所述底座14水平连接固定在支撑座13的底部;
[0029]转动机构,其包括传动转杆5、转子8、转子绕组9、定子11、定子绕组12,所述转动机构连接在支撑固定机构内部,所述传动转杆5水平转动连接在电机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心处,所述转子8固定在传动转杆5上,所述转子绕组9缠绕连接在转子8上,所述定子11固定在传动转杆5的内壁上,且位于转子8外侧,所述定子绕组12设置在定子11上。
[00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转杆5的两端连接有轴承7,且与轴承7的内圈连接固定,轴承7的外圈与电机外壳1的内部空腔固定结构连接固定,且轴承7为全陶瓷结构,通过全陶瓷结构的轴承7降低传动转杆5与电机外壳1之间的阻力,使传动转杆5能够在电机外壳1内部快速转动。
[00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转子8、定子11均采用硅钢片组合制作构成一个整体结构,并在相邻硅钢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垫,且转子绕组9、定子绕组12均采用小电阻高导电的高纯度铜材料制作,通过高纯度铜材料降低线圈的电阻并使其具有高导电性,并通过在相邻硅钢片之间设置绝缘垫避免绕组内产生涡流。
[0032]实施例二
[003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小电阻高导电线圈的交直流电机,包括:
[0034]支撑固定机构,其包括电机外壳1、支撑座13、底座14,圆柱形结构的所述电机外壳1构成该交直流电机的主体结构,所述电机外壳1水平焊接固定在支撑座13的顶部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小电阻高导电线圈的交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固定机构,其包括电机外壳(1)、支撑座(13)、底座(14),圆柱形结构的所述电机外壳(1)构成该交直流电机的主体结构,所述电机外壳(1)水平焊接固定在支撑座(13)的顶部相邻两个三角形支架之间,所述底座(14)水平连接固定在支撑座(13)的底部,且所述电机外壳(1)内转动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扇(6)和第二散热风扇(10);转动机构,其包括传动转杆(5)、转子(8)、转子绕组(9)、定子(11)、定子绕组(12),所述转动机构连接在支撑固定机构内部,所述传动转杆(5)水平转动连接在电机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心处,所述转子(8)固定在传动转杆(5)上,所述转子绕组(9)缠绕连接在转子(8)上,所述定子(11)固定在传动转杆(5)的内壁上,且位于转子(8)外侧,所述定子绕组(12)设置在定子(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电阻高导电线圈的交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转杆(5)的两端连接有轴承(7),且与轴承(7)的内圈连接固定,轴承(7)的外圈与电机外壳(1)的内部空腔固定结构连接固定,且轴承(7)为全陶瓷结构。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众鑫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