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热分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63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热分解装置,包括熔炉以及熔炉外部的排放系统,所述熔炉的加热室能够容纳至少两个移动容器,每个移动容器设置有各自的热解烟道出口;所述排放系统包括排放管道、冷却器、冷凝液出口和气体出口,所述热解烟道出口与排放管道相连接,所述排放管道经过冷却器的一部分为冷却段,每个排放通道配备有至少一个冷却段,至少有一条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到冷凝液出口,至少有一条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驱动装置并连接到气体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条排放管道可以共用冷却器,具有节省空间、能源和获取成本的优点,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热解,尤其是废旧轮胎等。尤其是废旧轮胎等。尤其是废旧轮胎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热分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材料热分解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热分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各种设计的装置,用于在不燃烧的情况下对废物和其他材料进行热分解,如热解炉、焙烧炉等。这些材料的热分解需要经过专门改造的热解炉,这就需要应用在一个系统中,该系统能够去除热解产物并将其加工成二次原料。从生物质材料等有机材料中,含有甲烷、油性化合物和其他有用物质的气体介质形式的废气在较高和较高温度下通过热分解释放,而固体碳颗粒则作为残余物质留在加工现场。如今,废物和其他生物质基材料热处理的目标不仅是像过去那样处理和努力获得碳颗粒,还包括努力提取热解产物中所含的二次原料。
[0003]因此,研究和开发目前的重点是尽可能高效地处理废物和其他生物质材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可用二次原材料的产量,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同时,有必要确保这些材料的加工是经济的,而不是无利可图的。
[0004]现有的废物热处理装置,包括带有隔热体的熔炉,从该熔炉引出至少一个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带有至少一个冷却段。绝缘炉体包括绝缘外壳、至少一个加热室和加热元件。排放通道的冷却段区域设有一个带有收集器的排水管,用于收集从热解气体产物中冷凝的成分。
[0005]该装置配有一个特定的移动容器,用于放置在加热室内。移动容器的形状是一个封闭的中空体,带有一个可打开的封闭盖和至少一个安装在封闭盖上的出口。封闭盖以气密方式将容器内的空腔与容器外的周围空间隔开,出口打开时,第一端进入容器内的空腔,第二端伸出移动容器外,并继续延伸,以便当移动容器放置在加热室内时,该第二端也伸出到加热室内,并可拆卸地连接到入口。
[0006]本技术将烟道排放通道视为一个装有一系列顺序元件的管道,用于从热解废水中提取二次原料。本技术描述了某实施例,其中封闭的移动容器连接到从熔炉伸出的排放通道,在该排放通道上设置有冷却器,由此形成一段冷却废气。冷凝水收集器连接在冷却段区域。然后,排放通道继续延伸,超出冷却段,在冷却段终止于气体容器的出口。本技术能够将一批加工过的材料在室温下引入移动容器中,并以封闭状态放置在加热室中。将燃烧室加热至高温,同时加热移动容器并进行热解,而移动容器的封闭盖将热解空间与熔炉加热空间隔开,从而防止加工材料和气体产品的意外点火或爆炸。该批加工材料通过加热充分分解,产生的热解气体通过排放通道排出熔炉外,首先通过冷却排放通道分离冷凝液并排放,之后,已经没有冷凝油成分的残余热解产物以气态通过排放通道进一步流出冷却器。在那里,排放通道终止于气体容器的开口处,残余热解气体产物在其中被收集并浓缩为可用的可燃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热分解装置,解决了在加热室使用移动容器进行预热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8]一种多用途热分解装置,包括熔炉以及熔炉外部的排放系统,所述熔炉的加热室能够容纳至少两个移动容器,每个移动容器设置有各自的热解烟道出口;所述排放系统包括排放管道、冷却器、冷凝液出口和气体出口,所述热解烟道出口与排放管道相连接,所述排放管道经过冷却器的一部分为冷却段,每个排放通道配备有至少一个冷却段,至少有一条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到冷凝液出口,至少有一条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驱动装置并连接到气体出口。
[0009]所述熔炉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和加热室之间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隔热外壳设置有至少两个能够开启的门,以及至少两个用于移动容器的热解烟道出口的开口。
[0010]所述移动容器包括热渗透壳体,以及热渗透壳体内的内腔,在热渗透壳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热解烟道出口,所述热解烟道出口设置有封闭阀门。
[0011]所述排放系统设置有至少两个排放通道,分别为主排放通道和次排放通道,所述主排放通道和次排放通道具有公共冷却器,所述加热室中同时放置至少两个移动容器的情况下,每个移动容器连接到不同的排放通道。
[0012]每个移动容器具有至少两个出口,分别为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一条排放通道,该排放通道的末端设置有冷凝液出口;所述第二出口连接另一条排放通道,该排放通道的末端连接到气体出口。
[0013]至少两个移动容器同时位于熔炉的加热室时,其中一个移动容器的第一出口打开时,其他移动移动容器的第一出口关闭;其中一个移动容器的第二出口打开时,其他移动移动容器的第二出口关闭。
[0014]所述气体出口连接有可更换储气罐。
[0015]所述冷凝液出口设置有两个,第一个冷凝液出口用于冷却期间来自热解气体流出物的冷凝物质的较低质量分数,第二个冷凝液出口用于冷凝物质的较高质量分数。
[0016]所述连接到气体出口的排放管道,还设置有污泥收集器。
[0017]所述连接到冷凝液出口的排放管道,设置有冷凝液收集器。
[0018]所述多用途热分解装置适用于生物质基材料的热解渐进热处理。整个装置可以作为一个移动单元来制造和使用,能够快速连续批量工作。本技术无需长时间加热材料,因为在最佳和最终热解阶段,已经可以在另一个额外的移动容器中预热炉中的新批次材料。热解完成后,可以在炉外对材料进行最佳冷却。独立通道系统可使气体通道保持永久清洁,不会因油脂杂质而堵塞气体管线,并可产生清洁气体,管线上不会释放任何油性沉积物颗粒。此外,还解决了分离收集不同凝析油馏分的可能性,从而在不添加水或其他不需要的杂质的情况下,以油的形式生产出高质量的二次原料。该装置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热解,尤其是基于生物质的热解,尤其是废旧轮胎等。
[0019]所述多用途热分解装置能够基于生物质的热解,达到回收利用或者产生能量(热量)的目的,所述多用途热分解装置的多条排放管道可以共用冷却器,具有节省空间、能源和获取成本的优点,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热解,尤其是废旧轮胎等。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所述多用途热分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所述熔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所述熔炉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4是所述出口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所述出口与排放通道连接的示意图;
[0025]图中各标号如下所述:1

熔炉;2

隔热外壳;3

加热元件;4

加热室;5

移动容器;6

热渗透壳体;7

内腔;8

第一出口;9

第二出口;10

封闭阀门;11

主排放通道;12

次排放通道;13

冷却器;14

冷却段;15

门;16

开口;17

法兰;18

冷凝液收集器;19

冷凝液出口;20

气体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炉以及熔炉外部的排放系统,所述熔炉的加热室能够容纳至少两个移动容器,每个移动容器设置有各自的热解烟道出口;所述排放系统包括排放管道、冷却器、冷凝液出口和气体出口,所述热解烟道出口与排放管道相连接,所述排放管道经过冷却器的一部分为冷却段,每个排放通道配备有至少一个冷却段,至少有一条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到冷凝液出口,至少有一条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驱动装置并连接到气体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炉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和加热室之间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隔热外壳设置有至少两个能够开启的门,以及至少两个用于移动容器的热解烟道出口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容器包括热渗透壳体,以及热渗透壳体内的内腔,在热渗透壳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热解烟道出口,所述热解烟道出口设置有封闭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系统设置有至少两个排放通道,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子杰邵傲心洪扬波梁瑞华庞欢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世朗普力斯绿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