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295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3D打印颅骨固定设备无法进行全方位的角度调整和转向处理,不利于打印过程的观察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设置第一转向球、活动臂、转向臂、钉头架伸缩套、钉头架伸缩杆、第一调节螺栓、第一钉头、第二调节螺栓、控制板、第二钉头、第二转向球、第一夹板、第一操作把、第二操作把、第三调节螺栓等机构,通过钉头架伸缩套上的调节旋钮,进行钉头架水平方向的伸缩调节,从而适应于不同尺寸的颅骨模型,通过第二调节螺栓进行高度调节,通过第一操作把和第二操作把实现万向转向球的角度调整与固定,从而实现3D打印模型的全方位角度调整和转向处理,便于颅骨3D打印模型不同角度的观察。印模型不同角度的观察。印模型不同角度的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尤其涉及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颅骨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除下颌骨及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起着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的作用,颅骨是人体重要的骨骼结构之一,当颅骨受到严重损坏时,通常需要对损坏的部分进行替换修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逐渐进入医疗领域,通过3D打印能够更加准确的制造出与需要修补替换位置相匹配的颅骨,颅骨3D打印模型需要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从而方便观察;目前使用的基于3D打印的颅骨固定装置无法进行颅骨的全方位的角度调整和转向处理,不方便对打印过程的观察,为此我们提出了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4]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向球,所述第一转向球转动连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向臂;所述转向臂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钉头架伸缩套,所述钉头架伸缩套的内部活动套设有钉头架伸缩杆,钉头架伸缩套和钉头架伸缩杆呈U形,且钉头架伸缩套上开设有螺纹孔与调节旋钮,用于进行钉头架水平方向的伸缩调节。
[0005]优选的,所述钉头架伸缩杆的右侧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钉头架伸缩套的左侧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设有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的相互靠近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钉头和第二钉头。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靠近第一调节螺栓端转动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钉头。
[0007]优选的,所述钉头架伸缩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向球,所述第二转向球与转向臂的顶部第三转向球的外部活动套设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设有第一操作把,通过第一操作把进行紧固处理。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臂的底端第四转向球与第一转向球通过第二夹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板的侧面开设有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设有第二操作把,通过第二操作把进行紧固处理。
[0009]优选的,所述转向臂的底部与活动臂的顶部通过第三调节螺栓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向球、第二转向球、第三转向球和第四转向球的外壁均套设有防滑硅胶圈
[00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第一转向球、活动臂、转向臂、钉头架伸缩套、钉头架伸缩杆、第一调节螺栓、第一钉头、第二调节螺栓、控制
板、第二钉头、第二转向球、第一夹板、第一操作把、第二操作把、第三调节螺栓等机构,通过钉头架伸缩套上的调节旋钮,进行钉头架水平方向的伸缩调节,从而适应于不同尺寸的颅骨模型,通过第二调节螺栓进行高度调节,通过第一操作把和第二操作把实现万向转向球的角度调整与固定,从而实现3D打印模型的全方位角度调整和转向处理,便于颅骨3D打印模型不同角度的观察。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的左侧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的右侧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的右侧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底座;2、第一转向球;3、活动臂;4、转向臂;5、钉头架伸缩套;6、钉头架伸缩杆;7、第一调节螺栓;8、第一钉头;9、第二调节螺栓;10、控制板;11、第二钉头;12、第二转向球;13、第一夹板;14、第一操作把;15、第二操作把;16、第二调节螺栓;17、第二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

3,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向球2,第一转向球2转动连接有活动臂3,活动臂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向臂4;
[0018]转向臂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钉头架伸缩套5,钉头架伸缩套5的内部活动套设有钉头架伸缩杆6,钉头架伸缩套5和钉头架伸缩杆6呈U形,钉头架伸缩套5上开设有螺纹孔与调节旋钮,用于进行钉头架水平方向的伸缩调节。
[0019]本实施例中,钉头架伸缩杆6的右侧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钉头架伸缩套5的左侧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的内部分别螺纹套设有第一调节螺栓7和第二调节螺栓9,第一调节螺栓7和第二调节螺栓9的相互靠近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钉头8和第二钉头11。
[0020]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螺栓9的靠近第一调节螺栓7端转动连接有控制板10,控制板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钉头11。
[0021]本实施例中,钉头架伸缩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向球12,第二转向球12与转向臂4的顶部第三转向球的外部活动套设有第一夹板13,第一夹板13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设有第一操作把14,通过第一操作把14进行紧固处理。
[0022]本实施例中,活动臂3的底端第四转向球与第一转向球2通过第二夹板17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夹板17的侧面开设有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设有第二操作把15,通过第二操作把15进行紧固处理。
[0023]本实施例中,转向臂4的底部与活动臂3的顶部通过第三调节螺栓16转动连接。此外,转向臂4与活动臂3还可以通过设置第五转向球、第六转向球、螺纹套设有第三操作把的第三夹板进行活动连接。
[0024]本实施例中,所有转向球的外壁均套设有防滑硅胶圈。
[0025]工作原理,通过手动调节钉头架伸缩套5上的调节旋钮,调节钉头架伸缩杆6相对于钉头架伸缩套5的位置,进行钉头架水平方向的伸缩调节从而适应于不同尺寸的颅骨模型,然后通过第一调节螺栓7和第二调节螺栓9使第一钉头8和第二钉头11对颅骨模型进行夹持固定处理,旋转第一操作把14,通过调节第一夹板13对第二转向球12和第三转向球夹持的松紧度,对第二转向球12和第三转向球进行调节角度后的固定夹持处理,从而调节钉头架6的方向与角度,可通过第三调节螺栓16调节钉头架6的高度,同时通过旋转第三调节螺栓16对钉头架6进行进一步的角度、位置调整与固定处理,从而实现3D打印模型的全方位角度调整和转向处理,便于颅骨3D打印模型不同角度的观察。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向球(2),所述第一转向球(2)转动连接有活动臂(3),所述活动臂(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向臂(4);所述转向臂(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钉头架伸缩套(5),所述钉头架伸缩套(5)的内部活动套设有钉头架伸缩杆(6),钉头架伸缩套(5)和钉头架伸缩杆(6)呈U形,且钉头架伸缩套(5)上开设有螺纹孔与调节旋钮,用于进行钉头架水平方向的伸缩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头架伸缩杆(6)的右侧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钉头架伸缩套(5)的左侧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设有第一调节螺栓(7)和第二调节螺栓(9),所述第一调节螺栓(7)和第二调节螺栓(9)的相互靠近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钉头(8)和第二钉头(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3D打印模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螺栓(9)的靠近第一调节螺栓(7)端转动连接有控制板(10),所述控制板(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轩刘佳文张勇朱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