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学堵孔测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89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声学堵孔测试机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日常运行维护方便、兼容性强适用于多种型号产品且自动化程度高的一种声学堵孔测试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架、固定架、第一堵孔组件以及第二堵孔组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对产品进行顶压的所述第一堵孔组件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堵孔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对产品侧边孔进行顶压,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声学麦克风堵孔测试的技术领域。的技术领域。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学堵孔测试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声学麦克风堵孔测试的
,特别涉及一种声学堵孔测试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声电产品测试中,在组装后需要进行MIC密封声学测试,进而检验封装效果是否达到要求。
[0003]先有的声学密封堵孔测试组件中,大多数组件的传动结构复杂,需要多个部件配合传动,声学反射面较大,影响测试效果;而较为简单的密封堵孔测试结构,只能对单个孔进行封堵且密封效果较差,产品同时测试多个MIC需要添加堵孔结构,影响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日常运行维护方便、兼容性强适用于多种型号产品且自动化程度高的一种声学堵孔测试机构。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支撑架、固定架、第一堵孔组件以及第二堵孔组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对产品进行顶压的所述第一堵孔组件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堵孔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对产品侧边孔进行顶压,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堵孔组件包括第一堵孔驱动装置、连接板、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一压块,所述堵孔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堵孔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架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浮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堵孔组件包括第二堵孔驱动装置、第二连接件、连杆以及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堵孔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堵孔驱动装置的活动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支撑架滑动配合,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压块浮动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杆相配合的通孔。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支撑架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位移感应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位移感应器相配合的位移感应片。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分别采用两组堵孔驱动装置对压块进行顶
压设计,实现多个部位同时检测,提高测试效率,并加入直线驱动装置,辅助修正产品测试位置,便于密封堵孔装置精确定位;整体结构简洁,方便日常安装、拆卸以及维护操作,结构中声学反射面小,减少测试过程中对声源接收端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堵孔动作主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堵孔动作主要组件的另一视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支撑架1、固定架2、第一堵孔组件3以及第二堵孔组件4,所述支撑架1与所述固定架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堵孔组件3与所述支撑架1滑动连接对产品进行顶压,所述第二堵孔组件4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并对产品侧边孔进行顶压,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有直线驱动装置5,所述直线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架1相连接。采用两组堵孔驱动装置对压块进行顶压设计,实现多个部位同时检测,提高测试效率,并加入直线驱动装置5,辅助修正产品测试位置,便于密封堵孔装置精确定位。
[00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堵孔组件3包括第一堵孔驱动装置31、连接板32、第一连接件33以及第一压块34,所述第一堵孔驱动装置3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连接板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堵孔驱动装置3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3与所述支撑架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压块3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3浮动连接,所述第一堵孔驱动装置31通过定位块与所述连接板32相连接,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32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33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支撑架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块34与产品接触端采用弹性材料,所述第一堵孔驱动装置31采用气缸。采用第一堵孔驱动装置31单独控制第一压块34设计,下压行程稳定,密封减声效果好,提高测试有效性,并采用弹性材料对产品进行接触顶压,缓冲机械波震动对测试效果的影响,提高测试准确度。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3设置有盖板331,所述盖板331与所述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32,所述盖板331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32采用弹簧。加入第一弹性件332设计,第一气缸回缩时在第一弹性件332回弹力作用下,对第一连接件33与第一压块34起到支撑效果,保持抬起状态,避免靠近产品时发生碰撞。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堵孔组件4包括第二堵孔驱动装置41、第二连接件42、连杆43以及第二压块44,所述第二堵孔驱动装置4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第二堵孔驱动装置41的活动端设置有连接块45,所述第二连接件42与所述连接块45相连接,所述连杆43与所述支撑架1滑动配合,所述连杆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2相连接,所述连杆43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座431,所述安装座431与所述第二压块44浮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2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连杆43与所述第二滑块相对滑动,所述第二压块44与产品接触端采用弹性材料,所述第二堵孔驱动装置41采用气缸,所述第二连接件42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连接块45滑动配合。采用固定滑块与活动滑轨配合设计,第二压块44沿预设方向导向推出,对产品进行顶压堵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
捷,提高测试效率。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42与所述安装座43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421,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杆43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弹性件421采用弹簧。加入第二弹性件421设计,对第二连接件42起支撑作用,在平常状态下,顶起第二连接件42使第二压块44保持回缩状态。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有导向块21,所述导向块21与所述支撑架1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架2上还设置有位移感应器22,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位移感应器22相配合的位移感应片,所述支撑架1的下端设置有与夹持测试组件,所述夹持测试组件用于对标准声源进行检测。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2]待测产品到位后,直线驱动装置5启动,推动支撑架1到预设堵压位置,随后第一堵孔驱动装置31启动推动连接板32往下运动,连接板32带动第一连接件33沿方向往下运动,第一压块34靠近并顶压待测产品位于上方的测试孔,第二堵孔驱动装置41推动第二连接件42,第二连接件42带动连杆43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学堵孔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架(1)、固定架(2)、第一堵孔组件(3)以及第二堵孔组件(4),所述支撑架(1)与所述固定架(2)滑动连接,对产品进行顶压的所述第一堵孔组件(3)与所述支撑架(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堵孔组件(4)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并对产品侧边孔进行顶压,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有直线驱动装置(5),所述直线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架(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学堵孔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孔组件(3)包括第一堵孔驱动装置(31)、连接板(32)、第一连接件(33)以及第一压块(34),所述第一堵孔驱动装置(3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连接板(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堵孔驱动装置(3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3)与所述支撑架(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压块(3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3)浮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声学堵孔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3)设置有盖板(331),所述盖板(331)与所述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英俊李国军杜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