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杀菌除虫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85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除虫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和感应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和激光发生模块,所述激光发生模块包括激光发生器和第一驱动源;和温度传感器;和时间继电器;和主控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杀菌除虫扫地机器人通过感应模块感应到细菌、害虫后,采集清扫区域的图像,定位细菌、害虫位置并转化为坐标,主控模块控制多个激光发生器配合工作,转动至该坐标处进行集中杀菌除虫,主控模块控制工作时间并监控工作区域温度,达到杀菌除虫所需经验时间。避免激光发生器工作时间过长而导致升温过高而破坏工作区域内装饰,当感应模块感应不到细菌或害虫时,表示已被消杀,感应模块反馈此信息,使该杀菌扫地机器人对下一个清扫区域进行杀菌工作。行杀菌工作。行杀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菌除虫扫地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扫地机器人
,尤其是指一种杀菌除虫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智能家居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而扫地机器人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受到了广泛青睐。
[0003]现今,人们对于室内清洁度的要求不再满足于清理灰尘碎屑,病毒、细菌、螨虫和蟑螂等微小生物的清理工作也越来越被重视,而现有的扫地机器人通常采用持续输出形式的光源进行杀菌、害虫,缺乏“识别

智能锁定

高效清除

反馈”机制,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杀菌、害虫效率和效果低下,过高的温度还会对装饰(地板、地毯等)结构造成破坏,降低了现有的杀菌、害虫扫地机器人的实用性。而且现有的扫地机器人采取大范围杀菌除螨,不具备识别性和精准清除性,光源需要一直打开进行杀菌除螨,因此不能长时间的进行杀菌除螨工作,否则会损害机体,还存在伤害清扫区域材质和人体健康的可能性。现有的扫地机器人采取单光源进行杀菌除螨,所需要的功率过大,对机器人的负载过大,对机器人的配置要求高,另外,单光源杀菌除螨所需时间过长,导致杀菌除螨效率下降,不能全面的进行杀菌除螨。现有的扫地机器人不具备监测反馈机制,无法实时监测杀菌除螨的温度和时间,红外/紫外光和高温可能会对清扫区域材质和人体产生伤害。且不具备细菌螨虫死亡后的反馈机制,无法确保细菌和螨虫的死亡,而且会导致细菌螨虫已被杀死,但机体还在进行杀菌除螨工作,浪费能源的消耗,另外长时间工作会导致光源部件的损耗,减少机体部件的寿命。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对光源的利用不够充分,仅在扫地机器人内部配备紫外光,但并无其他部件与之配合,且紫外光只能对物体表面进行杀菌除虫,对于内部的细菌、害虫无法起到消杀作用,不仅如此,紫外光消毒后不能保持持续杀菌能力,病原体在光合作用或者“暗修复”的机制下存在自我修复的可能。现有的扫地机器人通过液体消毒法进行杀菌除虫,而消毒水等液体消毒法作用时间较长,化学成分较多,且操作安全性较低,同时,收集灰尘的储灰槽内部由于灰尘与潮湿的液体接触,容易导致灰尘沾上水分后粘连在储灰槽的内部,不便于对灰尘进行清理,另一方面,水箱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滋生大量细菌及藻类,影响生活健康和卫生,最后,通过液体消毒法进行处理的地面会留下水渍,使得后续对地面的清洁工作难度增加,难以排走的水分容易使室内滋生细菌。
[0004]公开号为CN20599445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菌除螨的功能的新型扫地机器:UV灯与主控模块相连发出用于杀菌除螨的光;公开号为CN10860673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扫地机器人:使用雾化喷头释放消毒液并且同时用紫外线杀菌灯对地面上的细菌进行消毒杀菌;公开号为CN20917119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备紫外灯的扫地机器人装置:运用控制模板朝地面方向发射紫外光线,在执行清扫工作的同时能够执行杀菌作业;公开号为CN21158292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扫地机器人:通过底部的紫外
线灯进行紫外线消毒,并通过人体感应器实现人来灯灭,同时设有雾化器,可实现清洁、杀菌消毒及加湿;公开号为CN21248976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臭氧水消毒的扫地机器人:超声波雾化器可将臭氧水雾化为穿透力极强的雾状臭氧水,对地面、空气以及家具内部进行全方位的杀菌消毒;公开号为CN21061203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杀菌组件:紫外LED灯珠与LED电路板连接,向下发射紫外光线进行杀菌;公开号为CN21165806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第一杀菌装置的扫地机器人:第一紫外灯和吸入口均设置在机体的底部,光触媒涂层设置在与第一紫外灯相对的挡板表面上;以上专利均为通过紫外线、雾状臭氧水或光触媒涂层进行杀菌除虫,其仍然存在上述的伤害清扫区域材质和人体健康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识别

智能锁定

高效清除

反馈”机制,导致能源的浪费,杀菌、害虫效率和效果低下和对装饰(地板、地毯等)结构的破坏的问题,因而提供一种易于控制强度、具备识别性和精准消除性、采用多光源且具备反馈机制的杀菌、害虫扫地机器人。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菌除虫扫地机器人,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
[0008]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感应模块可选择红外感应器或光电传感器,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细菌、害虫;所述感应模块具备反馈机制,当感应模块感应不到细菌和害虫时,表示细菌害虫已被消杀,感应模块将此信息反馈至主控模块,从而对其他清扫区域进行工作。
[0009]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可选择高分辨率摄像头,对清扫区域进行三维扫描,可以采集清扫区域的图像,并传导至主控板上进行处理分析,将感应器感应到的螨虫位置转换为坐标信息,以机体的中心点为原点,X轴方向为机器人前进方向的垂直方向,Y轴方向为机器人的前进方向,Z轴方向为清扫区域的垂直方向,表示螨虫在清扫区域的深度;
[0010]激光发生模块,所述激光发生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源和多个激光发生器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并有旋转机构,可以旋转360
°
,所述第一驱动源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相连,所述激光发生模块与主控制板连接,可控制多光源之间的配合;
[0011]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清扫区域的温度;
[0012]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接受了信号后开始计时与结束,推动后续的电路工作,其延时性能在设计的范围内是可以调节的,通过设置延长时间,仅通过主控模块中信号的触发开始计时,倒计时结束后自动触发行动信号传送给主控模块;
[0013]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感应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述激光发生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时间继电器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0014]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当前清扫区域的图像,感应模块检测到细菌、害虫时,计算细菌、害虫所在的位置,所述主控模块控制第一驱动源驱动多个激光发生器同时转动,使多个激光发生器集中照射至细菌、害虫所在位置,当时间继电器计时完成或在清扫区域内未
检测到细菌、害虫后,感应模块将此信息反馈至主控模块,从而控制所述激光发生器停止工作。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计算细菌、害虫所在的位置时,建立坐标系获得设置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范围内的参照物的坐标,当所述感应模块检测到细菌、害虫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清扫区域的图像,根据采集到的清扫区域的图像中参照物的位置与细菌、害虫的位置进行对比,计算得到细菌、害虫所在的坐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除虫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细菌和害虫;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清扫区域的图像;激光发生模块,所述激光发生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源和多个激光发生器,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源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相连;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清扫区域的温度;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时间继电器用于监测杀菌除虫时间;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感应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述激光发生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时间继电器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当前清扫区域的图像,感应模块检测到细菌、害虫时,计算细菌所在的位置,所述主控模块控制第一驱动源驱动多个激光发生器同时转动,使多个激光发生器集中照射至细菌所在位置,当时间继电器计时完成或在清扫区域内未感应到细菌、害虫后,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激光发生器停止工作,并移动到下一工作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除虫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计算细菌、害虫所在的位置时,建立坐标系获得设置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范围内的参照物的坐标,当所述感应模块检测到细菌、害虫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清扫区域的图像,根据采集到的清扫区域的图像中参照物的位置与细菌、害虫的位置进行对比,计算得到细菌、害虫所在的坐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除虫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细菌、害虫图像特征感应器、红外感应器和光电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除虫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感应模块为红外感应器时,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感应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兆柱宋诗雨姚佳兴郑贺元刘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