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及校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131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及校准方法,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用于产生基准电压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及校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及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准电路在技术上广为人知,是在集成电路内部利用单个BJT的VBE(负温度系数电压)和两个BJT的VBE之差(正温度系数电压)相结合,产生一个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系数接近0ppm的输出电压作为参考电压,为其他使用基准电压的电路提供一个稳定、精确的参考电压。
[0003]在集成电路实际制造过程中,由于半导体工艺偏差、封装应力等影响会导致基准电压偏离设计值,在此情况下,需要对基准电压的温度系数和电压绝对值进行校准,以保证最后获得满足温度系数低、电压精度高的参考电压。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及校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及校准方法,以实现对基准电压温度系数和电压绝对值的校准。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基准电压校准电路,所述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包括:
[0008]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用于产生基准电压V
REF
的晶体管;
[0009]可变电阻,与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相连,通过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R
DAC
,以调节基准电压V
REF

[0010]参考电流产生电路,接收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V
REFr/>,并产生参考电流I
REF

[0011]校准电流产生电路,与参考电流产生电路、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及可变电阻相连,接收参考电流产生电路产生的参考电流I
REF
,并产生校准电流I
TRIM
,提供至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以调节基准电压V
REF

[0012]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3]一种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电阻、第一运放、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若干第一BJT、若干第二BJT、若干第三BJT及若干第四BJT,其中:
[0014]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电源电压相连,漏极与可变电阻的第一端相连,可变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BJT的集电极和基极相连,第四BJT的发射极与第三BJT的集电极和基极相连,第三BJT的发射极与参考电位相连,其中,可变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输出基准电压V
REF

[0015]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相连,第二端与第二BJT的集电极相连,第二BJT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发射极与第一N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参
考电位相连;
[0016]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相连,第二端与第一BJT的集电极相连,第一BJT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发射极与第二N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参考电位相连,栅极与第一NMOS管的栅极相连;
[0017]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电源电压相连,栅极与第一PMOS管的栅极相连,漏极与栅极短接且与第三N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三NMOS管的源极与参考电位相连;
[0018]第一运放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BJT的发射极相连,第二输入端与第二BJT的发射极相连,输出端与第一NMOS管的栅极、第二NMOS管的栅极及第三NMOS管的栅极分别相连;
[0019]所述第一运放、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构成一环路,且第一输入端的电压与第二输入端的电压相等;
[0020]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基准电压输出节点相连。
[0021]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准电压V
REF
为:
[0022][0023]其中,V
BE3
和V
BE4
为第三BJT和第四BJT基极

发射极电压,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q为电子电量,第一BJT和第二BJT具有相同的集电极电流,且个数比为1:j,第三BJT和第四BJT具有相同的集电极电流,且个数比为1:1,R1、R2分别为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阻值,I
TRIM
为校准电流,经由可变电阻的第二端流入基准电压产生电路。
[0024]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准电压校准电路还包括参考电流产生电路,所述参考电流产生电路包括第二运放、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四NMOS管及第五电阻,其中:
[0025]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构成电流镜,第三PMOS管的源极和第四PMOS管的源极分别与电源电压相连,第三PMOS管的栅极和第四PMOS管的栅极相连;
[0026]第三PMOS管的漏极与第四NMOS管的漏极相连,第四NMOS管的栅极与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相连,源极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参考电位相连;
[0027]第二运放的第一输入端与基准电压V
REF
相连,第二输入端与第四NMOS管的源极相连,第四PMOS管的漏极输出参考电流I
REF

[0028]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准电压校准电路还包括校准电流产生电路,所述校准电流产生电路产生与参考电流I
REF
成预设比例关系的校准电流I
TRIM
,并提供至可变电阻。
[0029]一实施例中,所述校准电流产生电路包括MOS管M0、MOS管M1~Mn及若干第一控制开关SW1~SWn,MOS管M0和MOS管M1~Mn分别构成n组电流镜,其中:
[0030]MOS管M0的漏极与参考电流I
REF
相连,源极与参考电位相连,栅极与漏极相连;
[0031]MOS管M1~Mn的源极与参考电位相连,栅极与MOS管M0的栅极相连,漏极与第一控制开关SW1~SWn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控制开关SW1~SWn的第二端与校准电流输出节点相连。
[0032]一实施例中,所述MOS管M0的宽长比为所述MOS管Mn的宽长比为其中,为单元电流镜的宽长比,所述校准电流I
TRIM
为处于导通状态下的第一控制开关所在支路的电流之和。
[0033]一实施例中,所述校准电流产生单元还包括MOS管Mc0及MOS管Mc1~Mcn,MOS管Mc0和MOS管Mc1~Mcn分别构成n组电流镜,其中:
[0034]MOS管Mc0的漏极与参考电流I
REF
相连,源极与MOS管M0的漏极相连;
[0035]MOS管Mc1~Mcn的源极分别与MOS管M1~Mn的漏极相连,栅极与MOS管Mc0的栅极相连,漏极分别与第一控制开关SW1~SWn的第一端相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包括: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用于产生基准电压V
REF
的晶体管;可变电阻,与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相连,通过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R
DAC
,以调节基准电压V
REF
;参考电流产生电路,接收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V
REF
,并产生参考电流I
REF
;校准电流产生电路,与参考电流产生电路、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及可变电阻相连,接收参考电流产生电路产生的参考电流I
REF
,并产生校准电流I
TRIM
,提供至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以调节基准电压V
REF
。2.一种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电阻、第一运放、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若干第一BJT、若干第二BJT、若干第三BJT及若干第四BJT,其中: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电源电压相连,漏极与可变电阻的第一端相连,可变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BJT的集电极和基极相连,第四BJT的发射极与第三BJT的集电极和基极相连,第三BJT的发射极与参考电位相连,其中,可变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输出基准电压V
REF
;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相连,第二端与第二BJT的集电极相连,第二BJT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发射极与第一N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参考电位相连;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相连,第二端与第一BJT的集电极相连,第一BJT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发射极与第二N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参考电位相连,栅极与第一NMOS管的栅极相连;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电源电压相连,栅极与第一PMOS管的栅极相连,漏极与栅极短接且与第三N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三NMOS管的源极与参考电位相连;第一运放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BJT的发射极相连,第二输入端与第二BJT的发射极相连,输出端与第一NMOS管的栅极、第二NMOS管的栅极及第三NMOS管的栅极分别相连;所述第一运放、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构成一环路,且第一输入端的电压与第二输入端的电压相等;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基准电压输出节点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V
REF
为:其中,V
BE3
和V
BE4
为第三BJT和第四BJT基极

发射极电压,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q为电子电量,第一BJT和第二BJT具有相同的集电极电流,且个数比为1:j,第三BJT和第四BJT具有相同的集电极电流,且个数比为1:1,R1、R2分别为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阻值,I
TRIM
为校准电流,经由可变电阻的第二端流入基准电压产生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准电压校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校准电路还包括参考电流产生电路,所述参考电流产生电路包括第二运放、第三PMOS管、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
申请(专利权)人: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