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104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涉及改色膜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在TPU薄膜的一个面涂覆功能涂层,烘烤固化后,得到预处理薄膜;(2)对预处理薄膜的另一面进行等离子体刻蚀处理,随后得到表面改性TPU薄膜;(3)在表面改性TPU薄膜的刻蚀面均匀涂覆一层水性色胶,烘烤干燥固化后,在水性色胶层表面粘附压敏胶层,即得涂布型TPU改色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对TPU薄膜预先进行等离子体偏压刻蚀处理,在薄膜上形成纳米级图案,使得薄膜该面的粗糙度增大,使得胶料与薄膜的接触面增大,有利于色胶层与薄膜的结合,提高了色胶层的牢固性,色胶层不易脱落,由于涂层与薄膜的牢固性提高,使得薄膜的整体性能得到较好的改善。得薄膜的整体性能得到较好的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改色膜
,具体涉及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身改色是用色系丰富,颜色多样的薄膜,以整体覆盖粘贴的方式改变全车或局部外观的服务。车身改色膜主要通过高分子聚合材料贴附于车身表面,易揭除。
[0003]公开号为CN10986807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改色膜,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由压敏胶层、颜色涂层、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和热固性聚氨酯涂层叠合复合而成。公开号为CN114163940A的专利,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改色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自上而下由第一离型膜层、压敏胶层、第一基材层、颜色层、第二基材层。
[0004]上述专利中的改色膜,都是色胶层与TPU薄膜直接粘结,但二者的粘结效果较为一般,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导致改色膜的整体性能受到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以此来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在TPU薄膜的其中一个面涂覆功能涂层,烘烤固化后,得到预处理薄膜;
[0008](2)对预处理薄膜的另一面进行等离子体刻蚀处理,随后得到表面改性TPU薄膜;
[0009](3)在表面改性TPU薄膜的刻蚀面均匀涂覆一层水性色胶,烘烤干燥固化后,在水性色胶层表面粘附压敏胶层,即得涂布型TPU改色膜。
[0010]优选的,所述等离子体刻蚀处理采用的气体为氧气和氩气混合物,其中氧气含量占0.2

0.8%。
[0011]优选的,所述等离子体刻蚀过程中的放电电压为2

4kV,放电时间为150

220s。
[0012]优选的,在等离子体刻蚀处理基础上,加入400

500V偏压源。
[0013]优选的,所述功能涂层为聚氨酯和抗氧剂1010组成,其中抗氧剂含量占1

2%。
[0014]优选的,所述水性色胶按如下步骤制备,S1:按重量份取水性聚氨酯分散体40

60份、颜填料15

25份、消泡剂0.5

2份、分散剂1

3份、增稠剂0.5

1份、流平剂0.5

1份、去离子水10

12份;S2:将分散剂和去离子水加入电热搅拌器中搅拌,接着加入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和颜填料并搅拌均匀,随后加入消泡剂、增稠剂和流平剂,均匀搅拌后,即得水性色胶。
[0015]优选的,步骤S2中,控制搅拌温度为35

55℃,搅拌速度为1500

2000r/min。
[0016]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
[0017]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流平剂为芳烷基改性聚甲基硅氧烷、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0019](1)本专利技术对TPU薄膜预先进行等离子体偏压刻蚀处理,在薄膜上形成分布较为均匀的纳米级图案,使得薄膜该面的粗糙度增大,由于刻痕细小,对薄膜的强度影响较小,但粗糙度的增大,使得胶料与薄膜的接触面增大,有利于色胶层与薄膜的结合,提高了色胶层的牢固性,色胶层不易脱落,由于色胶层与薄膜的牢固性提高,使得薄膜的整体性能得到较好的改善;
[0020](2)本专利技术加入水性色胶来替代传统的溶剂型胶料,以水为溶剂,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更加环保,利用氧气作为反应性气体,以氩气作为载气,对薄膜进行改性,在其表面引入

COOH、

OH等基团,增加了亲水性,进一步提高了其与水性色胶的结合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1)在TPU薄膜的其中一个面涂覆功能涂层,烘烤固化后,得到预处理薄膜;其中,功能涂层为聚氨酯和抗氧剂1010组成,其中抗氧剂含量占1.5%;
[0025](2)对预处理薄膜的另一面进行等离子体刻蚀处理,随后得到表面改性TPU薄膜;其中,等离子体刻蚀处理采用的气体为氧气和氩气混合物,其中氧气含量占0.5%,等离子体刻蚀过程中的放电电压为3kV,放电时间为180s,在等离子体刻蚀处理基础上,加入450V偏压源;
[0026](3)在表面改性TPU薄膜的刻蚀面均匀涂覆一层水性色胶,烘烤干燥固化后,在水性色胶层表面粘附压敏胶层,即得涂布型TPU改色膜。其中,压敏胶采用丙烯酸酯压敏胶。
[0027]水性色胶按如下步骤制备:
[0028]S1:按重量份取水性聚氨酯分散体50份、颜填料20份、消泡剂1份、分散剂2、增稠剂0.7份、流平剂0.8份、去离子水11份;
[0029]S2:将分散剂和去离子水加入电热搅拌器中搅拌,接着加入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和颜填料并搅拌均匀,随后加入消泡剂、增稠剂和流平剂,均匀搅拌后,即得水性色胶。其中,控制搅拌温度为45℃,搅拌速度为1800r/min。
[0030]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流平剂为芳烷基改性聚甲基硅氧烷。
[0031]实施例2
[003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水性色胶替换为如下步骤制备:
[0033]S1:按重量份取水性聚氨酯分散体40份、颜填料15份、消泡剂0.5份、分散剂1份、增稠剂0.5份、流平剂0.5份、去离子水10份;
[0034]S2:将分散剂和去离子水加入电热搅拌器中搅拌,接着加入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和颜填料并搅拌均匀,随后加入消泡剂、增稠剂和流平剂,均匀搅拌后,即得水性色胶。其中,
控制搅拌温度为35℃,搅拌速度为1500r/min。
[0035]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流平剂为芳烷基改性聚甲基硅氧烷。
[0036]实施例3
[003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水性色胶替换为如下步骤制备:
[0038]S1:按重量份取水性聚氨酯分散体60份、颜填料25份、消泡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TPU改色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TPU薄膜的其中一个面涂覆功能涂层,烘烤固化后,得到预处理薄膜;(2)对预处理薄膜的另一面进行等离子体刻蚀处理,随后得到表面改性TPU薄膜;(3)在表面改性TPU薄膜的刻蚀面均匀涂覆一层水性色胶,烘烤干燥固化后,在水性色胶层表面粘附压敏胶层,即得涂布型TPU改色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刻蚀处理采用的气体为氧气和氩气混合物,其中氧气含量占0.2

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刻蚀过程中的放电电压为2

4kV,放电时间为150

220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等离子体刻蚀处理基础上,加入400

500V偏压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色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涂层为聚氨酯和抗氧剂1010组成,其中抗氧剂含量占1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布型改色TPU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君宋朝辉韩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驭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