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装胶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94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粘接层、增反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增反层包括基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层表面的反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封装胶膜的增反层中基层与反射层单独设置,反射层的结构可根据光伏组件的结构定制,从而使封装胶膜可以与组件板型完全匹配。以与组件板型完全匹配。以与组件板型完全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装胶膜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封装胶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伏组件行业的发展升级,组件的功率需求越来越高。
[0003]CN111863996A提供了一种含多层封装胶膜的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其公开的含多层封装胶膜的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前板、上层胶膜、电池片、下层胶膜和后板,所述上层胶膜与所述下层胶膜至少有一层为多层封装胶膜,所述多层封装胶膜包含至少两层封装胶膜。其公开的含多层封装胶膜的光伏组件,具有优异的抗PID(组件的电位诱发衰减)性能,可满足对不同功能的封装胶膜的需求。
[0004]CN111718670A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用白色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封装胶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粘结的高粘结可靠上层,中间层和下层;所述中间层为白色发泡泡棉反光层,所述下层为透明聚烯烃层,所述白色发泡泡棉反光层表面具有漫反射效果的压花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和方法后,其公开的低成本高增益光伏组件用白色封装胶膜具有与电池片粘结强度高,封装组件可靠性好,材料成本低。发泡层结构正面经过发泡交联后其表面结构不会受到层压过程中的加热而融化,保证了漫反射结构的完整性,提高了电池片间隙之间的反射光线的漫反射效果,使得组件功率得到大大提升。
[0005]现有的多主栅结构电池,无法再叠加使用传统的反光膜,而封装胶膜的功率提升有限,间隙增反膜多复合于背板玻璃上,需要专用设备操作且效率低下,前期投入大,实际应用不便。成品组件外观不良风险高、在长期使用中脱层风险提高。
[0006]综上所述,开发一种性能优化且可靠性失效风险低的封装胶膜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的增反层中基层与反射层单独设置,反射层的结构可根据光伏组件的结构定制,从而使封装胶膜可以与组件板型完全匹配。
[000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一种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粘接层、增反层和第二粘接层;
[0010]所述增反层包括基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层表面的反射层。
[0011]本技术所述封装胶膜的增反层包括基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层表面的反射层,由于增反层中基层与反射层单独设置,反射层的结构可根据光伏组件的结构定制,从而使封装胶膜可以与组件板型完全匹配,达到外观优化。三层结构的设计有效避免传统间隙增反层使用中出现的组件脱层风险及电池短路可能,降低层压时出现的膜偏等外观不良比例。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平均厚度为170

250μm,例如180μm、190μm、200μm、210μ
m、220μm、230μm、240μm等。
[0013]优选地,所述增反层的最大厚度为50

120μm,例如60μm、80μm、100μm等。
[0014]本技术所述增反层的最大厚度为50

120μm,本技术在基于可选基层厚度下,匹配生产能力、增反需求、成品良率、适用性需求,进过拟合验证得出。
[0015]优选地,所述基层的厚度为30

75μm,所述基层的厚度为30

75μm,例如40μm、50μm、60μm、70μm等。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平均厚度为150

250μm,例如160μm、180μm、200μm、220μm、240μm等。
[0017]优选地,所述反射层的表面设置有定位区和非定位区。
[0018]优选地,所述定位区上,与之相邻的粘接层的表面光滑,所述非定位区上,与之相邻的粘接层的表面粗糙。
[0019]本技术中,仅需将反射层根据需要设置定位区和非定位区,并通过与之相邻接的粘接层的表面的粗糙程度加以区分,在定位时,无需额外增加系统,根据表面粗糙程度体现的反射情况,即可完成定位识别,简单易操作。
[0020]优选地,所述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基层的一侧,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第一粘接层,远离第二粘接层。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反射层的定位区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压花结构。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粘接层设置有压花结构。
[0023]本技术中,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第一粘接层,远离第二粘接层时,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压花结构,为了定位,增反,匹配组件版型;而第二粘接层设置压花结构,为了增加摩擦力,浸润玻璃,防止收卷时胶膜与胶膜粘连,影响拉伸。
[0024]示例性地,所述基层的材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0025]示例性地,所述反射层的材质包括丙烯酸类树脂。
[0026]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的材质各自独立地选自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或乙烯

辛烯共聚物(POE)。
[0027]优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的熔融指数各自独立地为5

10g/10min,例如6g/10min、7g/10min、8g/10min、9g/10min等。
[0028]优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的熔点各自独立地为55

85℃,例如60℃、65℃、70℃、75℃、80℃等。
[0029]优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的透光率各自独立地在90.5%以上,例如91%、92%、93%、94%、95%等。
[0030]示例性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在基层的一侧或两侧涂覆反射层的原料,经过等离子束电镀,得到增反层,然后在增反层的两侧涂覆粘接原料,形成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得到所述封装胶膜。
[003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1)本技术所述封装胶膜用于光伏组件中时,由于增反层的结构可定制性,封装胶膜可以与组件板型完全匹配,达到外观优化。三层结构的设计及加工工艺,有效避免传统间隙增反层使用中出现的组件脱层风险及电池短路可能,降低层压时出现的膜偏等外观不良比例。
[0034](2)本技术所述封装胶膜通过增加影像系统定位识别,可使用常规封装胶膜的流水线,在组件端应用时无需新增设备。通过将识别点射进如封装胶膜预设版型,并将版型输入定位识别系统,当封装胶膜版型识别点通过定位点时,反馈给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流水线裁切机,精确控制裁切机对胶膜进行裁剪,以达到预设胶膜版型与组件匹配的目的。增反层的反射率远高于背板或传统胶膜,有效提高太阳光的二次利用率。
[0035](3)本技术中,组件功率增益在1.07%以上,电性能不良率在0.73%以下,外观不良率在0.89%以下,耐老化性能测试中,无绝缘异常,外观不良的占比在1/20以内,功率变化绝对值在2.38%以内。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粘接层、增反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增反层包括基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层表面的反射层;所述封装胶膜的增反层中基层与反射层单独设置,反射层的结构根据光伏组件的结构定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平均厚度为170

2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反层的最大厚度为50

12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厚度为30

75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汝玲蒋忠伟冯志强王乐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