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堆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082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堆测试装置,包括底板和罩壳,罩壳罩扣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一个气缸,所述罩壳的上顶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安装有一个气缸,每个气缸的伸出杆上装有一个测试板,所述测试板上设置有多个球形凹槽,每个球形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泡沫球,球形凹槽的顶面的开口的口径小于泡沫球的直径,球形凹槽的直径大于泡沫球的直径,底板为透明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检测氢气燃料电池电堆的气密性,整个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不会对电堆造成污染,也不需要在检测完成后对电堆进行清理,省时省力,而且造价成本低。而且造价成本低。而且造价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堆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电堆的测试装置,具体涉及氢燃料电池的电堆的气密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堆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结构,是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分,电堆工作时,氢气和氧气分别由进口引入,经电堆气体主通道分配至各单电池的双极板,经双极板导流均匀分配至电极,通过电极支撑体与催化剂接触进行电化学反应。电堆对气密性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生产好的电堆必须进行气密性检测,以防止电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漏气造成严重后果。
[0003]授权公告日为CN213632558U,授权公告日为2021年7月6日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电堆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性能测试装置,性能测试装置包括透明敞口箱,并且透明敞口箱内表面的顶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U型气压感应管,透明敞口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末箱,该技术涉及新型燃料电池
该氢燃料电池电堆性能测试装置,通过设有电压表,对氢燃料电池电堆进行电压测试,通过设有U型气压感应管,通过U型气压感应管内的液体位置变化得知是否漏气,并且漏气时通过喷洒管对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外壳喷洒粉末,通过漏气处的粉末被吹散即可准确获知漏气部位,较为方便,不需要将氢燃料电池电堆取下再送入下一道工序检测,提高了测试效率。其通过粉末箱喷洒粉末到电池堆上,然后通过查看粉末是否被吹起来检测电堆漏气的具体位置,这种检测方式,理论上能够检测出具体的漏气之处,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0004]第一,经过检测后的电堆上沾满了粉末,需要对电堆进一步清扫处理,不仅增加了工序,而且还可能由于清扫不到位,导致电堆被污染。
[0005]第二,喷洒的粉末并不能保证粘到了电堆的每一处,很肯定导致无法检测到电堆的漏气之处,存在隐患。
[0006]由于粉末小粒径的原因,在喷洒时,小粒径的粉末可能落到电堆的漏气孔内,导致对电堆的污染。
[0007]第三,整个结构相对复杂,造价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堆测试装置,用于测试氢气燃料电池电堆的气密性,整个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不会对电堆造成污染,也不需要在检测完成后对电堆进行清理,省时省力,而且造价成本低。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电堆测试装置,包括底板和罩壳,其特征在于:罩壳罩扣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一个气缸,所述罩壳的上顶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安装有一个气缸,
每个气缸的伸出杆上装有一个测试板,所述测试板上设置有多个球形凹槽,每个球形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泡沫球,球形凹槽的顶面的开口的口径小于泡沫球的直径,球形凹槽的直径大于泡沫球的直径,底板为透明板。
[0011]所述底板上开设置有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填充有环形密封圈,罩壳插入到环形密封槽内,环形密封圈与罩壳底部接触,对罩壳与环形密封槽的相接处进行密封。
[0012]还包括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装在罩壳上,抽真空装置对罩壳和底板形成的密封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
[0013]所述球形凹槽表面涂覆有不粘材料层。不粘材料层为不粘锅的不粘材料。材料成熟,易于取得,造价成本更低。
[0014]所述底板设置有球形凹槽的区域的面积是电堆各个面的面积的1.2

1.5倍。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6]本技术不再采用
技术介绍
中的通过喷洒粉末才检测电堆的漏气之处,而是通过设置底板和罩壳,将罩壳罩扣在底板上,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防止外界的空气流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然后在底板上安装一个气缸,在罩壳的上顶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安装一个气缸,每个气缸的伸出杆上装一个测试板,在测试板上设置有多个球形凹槽,每个球形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泡沫球,球形凹槽的顶面的开口的口径小于泡沫球的直径,球形凹槽的直径大于泡沫球的直径,底板为透明板。首先手动拿起罩壳,将电堆放在底板上,放置时要保证电堆的底面被底板上设置有球形凹槽的区域所覆盖,然后盖上罩壳,将罩壳固定在底板上后,控制各个气缸的伸出杆伸出,带动测试板压在电堆的前后左右上下各个面上,这样不仅能够将电堆夹紧,防止电堆窜动,还能对电堆进行检测,当测试板紧靠在电堆的各个面上后,如果电堆某一处漏气,就会将与之接触的测试板上的球形凹槽内的泡沫球吹起,泡沫就就会在球形凹槽内来回窜动,因为测试板是透明的,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哪个测试板的哪一个球形凹槽内的泡沫球晃动,就可以检测出对应的电堆的哪一处漏气。这种检测方式简单,而且不会污染电堆。
[0017]本技术在底板上开设置有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填充有环形密封圈,罩壳插入到环形密封槽内,环形密封圈与罩壳底部接触,对罩壳与环形密封槽的相接处进行密封。还包括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装在罩壳上,抽真空装置对罩壳和底板形成的密封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其作用是保证罩壳与底板形成密闭的空间,通过抽真空装置的作用将空间内的气体抽走,形成真空状态,防止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流动造成的影响。
[0018]本技术球形凹槽表面涂覆有不粘材料层,其目的是减小球形凹槽表面的摩擦,提高泡沫球被吹起的灵敏度,检测细微的漏气孔。
[0019]本技术底板设置有球形凹槽的区域的面积是电堆各个面的面积的1.2

1.5倍,其目的是保证电堆的每个面都能够与检测区域接触,达到检测无死角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测试板俯视图;
[0023]图3为测试板主视图。
[0024]附图中,1、测试板,2、球形凹槽,3、泡沫球,4、底板,5、罩壳,6、气缸,7、抽真空装置,8、伸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7]实施例1
[0028]为了解决在检测电堆漏气存在的污染电堆的缺陷,本实施例不再采用此种方式来检测,而是通过在测试板1上设置有若干个球形凹槽2,每个球形凹槽2内放置一个泡沫球3,为了保证泡沫球3限位在球形凹槽2内,球形凹槽2的开口的口径要小于泡沫球3的直径,同时为了让泡沫球能够在球形凹槽2内自由的晃动,那么泡沫球3的直径就要小于球形凹槽2的直径,设置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堆测试装置,包括底板和罩壳,其特征在于:罩壳罩扣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一个气缸,所述罩壳的上顶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安装有一个气缸,每个气缸的伸出杆上装有一个测试板,所述测试板上设置有多个球形凹槽,每个球形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泡沫球,球形凹槽的顶面的开口的口径小于泡沫球的直径,球形凹槽的直径大于泡沫球的直径,底板为透明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设置有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填充有环形密封圈,罩壳插入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龙陆王林范烁吴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爱德曼淄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