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77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包括摩托车本体、支架本体、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所述摩托车本体尾部设置有导向架和后固定组件,所述支架本体靠近所述摩托车本体头部一侧设置有所述前固定组件,所述支架本体下方两侧设置有装配管,该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装配管与定位杆对齐,导向板与导向架的导向槽对齐,使支架本体与摩托车本体接触,第一磁吸块与第二磁吸块磁吸连接,使支架本体与摩托车本体预定位,通过第一把手驱动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带动第一齿轮旋转,与第一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带动定位块移动,使定位块进入定位槽,支架本体与后固定组件连接。体与后固定组件连接。体与后固定组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部件
,具体为一种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
[0003]现有的摩托车支架在使用中发现,其不方便装配,不方便拆卸,当设备出现损坏,不方便检查和维修,当不需要设备时,不方便拆卸,不方便用来支撑其他物品,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包括摩托车本体、支架本体、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所述摩托车本体尾部设置有导向架和后固定组件,所述支架本体靠近所述摩托车本体头部一侧设置有所述前固定组件,所述支架本体下方两侧设置有装配管,所述装配管与所述后固定组件相匹配,所述前固定组件与所述导向架相匹配,所述后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把手、第一驱动杆、第一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定位块和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侧壁与所述摩托车本体连接,所述定位杆上方设置有主动槽和从动槽,所述从动槽设置为多组均匀布置在所述主动槽周侧并与所述主动槽贯通,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主动槽内,所述从动齿轮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块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和定位块构成锁死件与所述从动槽相匹配,所述定位杆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把手,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把手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另一端贯通所述定位杆并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连接,所述装配管内设置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侧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装配槽与所述定位杆相匹配,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
[0008]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支架本体与摩托车本体连接稳定,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前固定组件包括导向板、第二把手、第二驱动杆、第二齿轮和齿条,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所述导向板内设置有活动槽,所述导向槽两侧设置有锁死槽,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一端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活动槽与所述锁死槽相匹配,所述第二驱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把手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另一端贯通所述导向板并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所述齿条设置为两组上下水平布置。
[0009]为了方便对支架本体和定位杆进行预定位,本技术改进有,所述装配管内顶
壁设置有第一磁吸块,所述定位杆上方设置有第二磁吸块,所述第一磁吸块与所述第二磁吸块相匹配。
[0010]为了方便提供稳定的支撑,同时为了方便装配其他物品,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若干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若干螺孔。
[0011]为了方便保证人乘坐的舒适感,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贯通所述螺孔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
[0012]进一步的,提供缓冲保护,保证人乘坐的舒适感,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缓冲垫。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装配管与定位杆对齐,导向板与导向架的导向槽对齐,使支架本体与摩托车本体接触,第一磁吸块与第二磁吸块磁吸连接,使支架本体与摩托车本体预定位。
[0016]该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通过第一把手驱动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带动第一齿轮旋转,与第一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带动定位块移动,使定位块进入定位槽,支架本体与后固定组件连接。
[0017]该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通过第二把手驱动第二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带动第二齿轮旋转,导向板内的齿条插入导向架的锁死槽,支架本体通过前固定组件与摩托车本体连接稳定,在支架本体上设置有支撑横梁,提供稳定支撑,同时在支撑横梁上设置有若干螺孔,方便装配带有缓冲垫的支撑座或者其他物品。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局部俯视截面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1]图中:1、摩托车本体;2、支架本体;3、导向架;4、第一把手;5、第一驱动杆;6、第一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定位块;9、定位杆;10、装配管;11、导向板;12、第二把手;13、第二驱动杆;14、第二齿轮;15、齿条;16、第一磁吸块;17、第二磁吸块;18、支撑横梁;19、支撑座;20、螺栓;21、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一种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包括摩托车本体1、支架本体2、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所述摩托车本体1尾部设置有导向架3和后固定组件,所述支架本体2靠近所述摩托车本体1头部一侧设置有所述前固定组件,所述支架本体2下方两侧设置有装配
管10,所述装配管10与所述后固定组件相匹配,所述前固定组件与所述导向架3相匹配,所述后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把手4、第一驱动杆5、第一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定位块8和定位杆9,所述定位杆9侧壁与所述摩托车本体1连接,所述定位杆9上方设置有主动槽和从动槽,所述从动槽设置为多组均匀布置在所述主动槽周侧并与所述主动槽贯通,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设置在所述主动槽内,所述从动齿轮7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7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块8连接,所述从动齿轮7和定位块8构成锁死件与所述从动槽相匹配,所述定位杆9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把手4,所述第一驱动杆5一端与所述第一把手4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5另一端贯通所述定位杆9并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连接,所述装配管10内设置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侧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装配槽与所述定位杆9相匹配,所述定位块8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
[0024]所述前固定组件包括导向板11、第二把手12、第二驱动杆13、第二齿轮14和齿条15,所述导向架3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板11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所述导向板11内设置有活动槽,所述导向槽两侧设置有锁死槽,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14和齿条15,所述齿条15一端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15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活动槽与所述锁死槽相匹配,所述第二驱动杆13一端与所述第二把手12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13另一端贯通所述导向板11并与所述第二齿轮14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包括摩托车本体(1)、支架本体(2)、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本体(1)尾部设置有导向架(3)和后固定组件,所述支架本体(2)靠近所述摩托车本体(1)头部一侧设置有所述前固定组件,所述支架本体(2)下方两侧设置有装配管(10),所述装配管(10)与所述后固定组件相匹配,所述前固定组件与所述导向架(3)相匹配,所述后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把手(4)、第一驱动杆(5)、第一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定位块(8)和定位杆(9),所述定位杆(9)侧壁与所述摩托车本体(1)连接,所述定位杆(9)上方设置有主动槽和从动槽,所述从动槽设置为多组均匀布置在所述主动槽周侧并与所述主动槽贯通,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设置在所述主动槽内,所述从动齿轮(7)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7)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块(8)连接,所述从动齿轮(7)和定位块(8)构成锁死件与所述从动槽相匹配,所述定位杆(9)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把手(4),所述第一驱动杆(5)一端与所述第一把手(4)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5)另一端贯通所述定位杆(9)并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连接,所述装配管(10)内设置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侧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装配槽与所述定位杆(9)相匹配,所述定位块(8)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摩托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通情郑光横池秀平郑洁郑志祥王倩倩池万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泰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