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图数据密度和导航特征密度的自动化车辆传感器选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76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5
一种适于由自动化车辆使用的导航系统(10)包括:第一传感器(22)、第二传感器(36)、数字地图(44)以及控制器(46)。数字地图(44)包括优先由第一传感器技术(34)检测的导航特征(42)的第一数据组(48)以及优先由第二传感器技术(40)检测的导航特征(42)的第二数据组(50)。控制器(46)分别使用第一和第二传感器(20)来确定主车辆(12)在数字地图(44)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控制器(46)基于第一数据密度(64)与第二数据密度(66)的比较来选择第一和第二位置中的一者来导航主车辆(12)。替代地,控制器(46)分别确定由第一和第二传感器(20)检测到的导航特征(42)的第一特征密度(92)和第二特征密度(94),并且基于第一特征密度(92)和第二特征密度(94)的比较来选择第一位置(52)和第二位置(54)中的一者用于来导航主车辆(12)。辆(12)。辆(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地图数据密度和导航特征密度的自动化车辆传感器选择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7/033267,国际申请日为2017年5月18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780039021.6,名称为“基于地图数据密度和导航特征密度的自动化车辆传感器选择”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导航自动化车辆,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选择多个传感器中的哪一个用于导航自动化车辆,其中该选择基于数字地图中的数据密度和/或由传感器检测到的导航特征的特征密度。

技术介绍

[0003]使用各种传感器(例如,相机、雷达、激光雷达)导航、控制或以其他方式操作自动化车辆(主车辆)是已知的。还建议使用这种传感器来确定主车辆在数字地图上的位置。然而,各种传感器技术中的每一种对于检测各种类型的导航特征都具有优点和缺点,因此如果由不同传感器确定的数字地图上的位置与彼此不重合,和/或可能与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所确定的位置不重合,则会产生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导航自动化车辆的数字地图。数字地图包括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该第一数据组由被表征为优先由第一传感器技术检测的导航特征组成,该第二数据组由被表征为优先由不同于第一传感器技术的第二传感器技术检测的导航特征组成。
[000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适于由自动化车辆使用的导航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数字地图和控制器。第一传感器用于确定第一导航特征相对于主车辆的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传感器被表征为基于第一传感器技术。第二传感器用于确定第二导航特征相对于主车辆的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被表征为基于不同于第一传感器技术的第二传感器技术。数字地图包括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该第一数据组由被表征为优先由第一传感器技术检测的导航特征组成,第二数据组由被表征为优先由第二传感器技术检测的导航特征组成。控制器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数字地图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由第一传感器指示的第一导航特征的第一相对位置来确定主车辆在数字地图上的第一位置。靠近第一位置的数字地图的第一数据组由第一数据密度来表征。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由第二传感器指示的第二导航特征的第二相对位置来确定主车辆在数字地图上的第二位置。靠近第二位置的数字地图的第二数据组由第二数据密度来表征。控制器还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数据密度与第二数据密度的比较来选择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者用于导航主车辆。
[0006]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由自动化车辆使用的导航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数字地图和控制器。第一传感器用于确定第一导航特征相对于主
车辆的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传感器被表征为基于第一传感器技术。第二传感器用于确定第二导航特征相对于主车辆的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被表征为基于不同于第一传感器技术的第二传感器技术。数字地图包括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第一数据组由被表征为优先由第一传感器技术检测的导航特征组成,第二数据组由被表征为优先由第二传感器技术检测的导航特征组成。控制器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数字地图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由第一传感器指示的第一导航特征的第一相对位置来确定主车辆在数字地图上的第一位置,并且确定由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导航特征的第一特征密度。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由第二传感器指示的第二导航特征的第二相对位置来确定主车辆在数字地图上的第二位置,并且确定由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导航特征的第二特征密度。控制器还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特征密度与第二特征密度的比较来选择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者用于导航主车辆。
[0007]阅读优选实施例的下列详细描述并参考各个附图,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更清楚地呈现,优选实施例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
附图说明
[0008]现在将参考各个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
[0009]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导航系统的示图;以及
[0010]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系统所遇到的交通场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图1示出了适于在自动化车辆(例如,主车辆12)上使用的导航系统10(以下称为系统10)的非限制性示例。本文中呈现的示例通常涉及当主车辆12正以自动模式14操作(即,完全自主的模式)时的实例,在该自动模式14中,主车辆12的操作人员(未示出)除了指定目的地外几乎不操作主车辆12。然而,设想了本文中所呈现的教导当主车辆12以手动模式16操作时是有用的,在该手动模式16中,自动化程度或自动化水平可能仅是向总体上控制主车辆12的转向器、加速器和制动器的操作人员提供操控建议,即系统10根据需要辅助操作人员到达目的地和/或避免碰撞。还设想了自动化车辆可以在没有操作人员的情况下操作。
[0012]系统10包括多个传感器20,这些传感器20包括第一传感器22,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性,第一传感器22可以是相机24、雷达单元26或激光雷达单元28。第一传感器22通常用于确定第一导航特征42A相对于主车辆12的第一相对位置30,例如,以确定距离或范围以及到第一导航特征42A的方向或方位。第一导航特征42A可以是可有助于导航主车辆12的可由第一传感器22检测的任何物体。例如,第一导航特征42A可以是标志、交通信号灯、道路标记、障碍物、建筑物或可用于确定主车辆12在该主车辆12当前行驶的道路18(图2)上的位置的任何其他永久或半永久的特征。
[0013]多个传感器20还可以包括惯性单元32,该惯性单元32是跟踪主车辆12的相对运动的惯性导航系统(INS)的一部分。INS可以与全球定位系统(CPS)结合使用以在数字地图上跟踪或定位主车辆12。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导航特征”有时可替代地被称为“定位特征”,因为导航特征被用于在数字地图上定位主车辆。也就是说,“定位特征”可以代替整个文档中经常出现的“导航特征”。
[0014]注意,第一传感器22不限于仅检测第一导航特征42A,因为第一传感器22可以被车辆中的其他系统使用,该其他系统诸如碰撞避免系统。第一传感器22通常被表征为基于第一传感器技术34。例如,如果第一传感器22是相机24,则可以使用公知的成像技术,诸如,透镜以及图像检测器。如果第一传感器22是雷达单元26,则可以使用公知的雷达天线以及雷达收发机技术。
[0015]系统10,或更具体地,多个传感器20,还包括第二传感器36,该第二传感器36用于确定第二导航特征42B相对于主车辆12的第二相对位置38。第二传感器36被表征为基于与第一传感器22使用的第一传感器技术34不同的第二传感器技术40。这并不意味着表明主车辆12上的每个传感器都必须基于不同的传感器技术。在该示例中,第一传感器技术34被指定为不同于第二传感器技术40仅仅为了说明具有可用于检测导航特征42的各种实例的至少两种传感器技术的系统10的益处。认识到,在使用不同传感器技术的不同传感器之间可能存在一些不对准。也就是说,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主车辆的导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雷达传感器,所述第一雷达传感器基于第一雷达传感器技术,并且被配置用于确定第一导航特征相对于主车辆的第一位置;第二雷达传感器,所述第二雷达传感器基于不同于所述第一雷达传感器技术的第二雷达传感器技术,并且被配置用于确定第二导航特征相对于所述主车辆的第二位置;数字地图,所述数字地图包括:使用所述第一雷达传感器技术能检测到并且靠近所述第一位置的导航特征的第一数据组;和使用所述第二雷达传感器技术能检测到并且靠近所述第二位置的导航特征的第二数据组;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用于与所述第一雷达传感器、所述第二雷达传感器和所述数字地图进行通信,以通过以下操作来导航所述主车辆:基于第一相对位置来确定所述主车辆在所述数字地图上的第一位置,包括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数字地图的第一区域具有第一数据密度,所述第一数据密度指示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导航特征的所述第一数据组的第一数量;基于第二相对位置来确定所述主车辆在所述数字地图上的第二位置,包括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数字地图的第二区域具有第二数据密度,所述第二数据密度指示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导航特征的所述第二数据组的第二数量;和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密度与所述第二数据密度的比较来选择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以用于导航所述主车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不同于所述第二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航特征与第一物体相关联,并且所述第二导航特征与不同于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二物体相关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航特征和所述第二导航特征与同一物体相关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数据密度时选择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当所述第一数据密度不大于所述第二数据密度时选择所述第二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来确定所述主车辆的平均位置;并且当所述第一数据密度与所述第二数据密度各自小于阈值时,选择所述平均位置,而不是选择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被配置用于确定所述主车辆在所述数字地图上的第三位置的定位设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到第一精度;将所述第二位置确定到第二精度;并且将所述第三位置确定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