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66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安装于上炉体,加热送风结构包括风机、风罩、热电偶和发热丝,沿运行方向多个风罩前后间隔排列,风罩的左右两侧靠近上炉体的左右内壁,风罩遮盖待加工玻璃的顶面;发热丝的两端分别向上穿过风罩的顶部和上炉体的顶部并与外界电源相连接;热电偶的输出端从风罩与上炉体的左右内壁之间的间隙穿过,并向上穿过上炉体的顶部再与外界的检测装置相连接;沿垂直于运行的方向,风罩无间隙地遮盖待加工玻璃表面的左右两端之间的对应区域,使待加工玻璃顶面的热风不会出现断层现象,从而可避免出现玻璃钢化过程中局部受热均匀性较差的现象,热电偶具有良好的维修和安装的操作便利性。热电偶具有良好的维修和安装的操作便利性。热电偶具有良好的维修和安装的操作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钢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玻璃钢化装置的加热炉采用上下两个炉体对玻璃进行高温加热,上炉体可以升降,方便清理和维修。
[0003]沿玻璃运行的方向,上炉体内设有多组的风机,每个风机配置有一个风罩,风机的风通过风罩向下吹送,从而将发热丝的热量输送至经过的玻璃。在垂直于玻璃运行方向,相邻的两个风罩之间留有间隙,导致上炉体内的热风在垂直于玻璃运行方向的分布出现断层现象,从而导致玻璃钢化过程中出现局部受热均匀性较差的现象,进而使待加工玻璃的硬度分布的均匀性受到影响,难于满足玻璃生产的质量要求。
[0004]再者,为了检测发热丝下方上加热腔的温度,现有的热电偶需要通过上炉体侧面的热电偶套管和上炉体内的热电偶套管伸入至上加热腔中,如果两个热电偶套管没有对齐,热电偶的检测端就会产生偏位的现象,安装和维修的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存在风罩之间的间隙的缺陷,且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安装于上炉体,所述加热送风结构包括风机、风罩、热电偶和发热丝,沿运行方向,多个所述风罩前后间隔排列,所述风罩的左右两侧横跨所述上炉体并靠近所述上炉体左右内壁,使得所述风罩横跨待加工玻璃的左右两端并无间隙地遮盖下方的待加工玻璃表面的相应区域;<br/>[0008]所述发热丝的两端分别向上穿过所述风罩的顶部和所述上炉体的顶部并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0009]所述热电偶的输出端从所述风罩与所述上炉体的左右内壁之间的间隙穿过,并向上穿过所述上炉体的顶部再与外界的检测装置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
[0011]所述风罩包括引风罩、导风罩和热风罩,所述引风罩和两个所述导风罩分别安装于所述热风罩的顶部,所述引风罩位于所述热风罩的顶部的中心处,所述引风罩包围于所述风机的外侧面;
[0012]所述引风罩设有出风口,所述导风罩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
[0013]两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引风罩的左右两侧,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导风罩的靠近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导风罩的底部,所述排风口的前后两边靠近所述热风罩的边缘,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热风罩的顶部相连
通。
[0014]进一步的,所述热风罩的下方设有上加热腔,所述发热丝卷绕为沿运行方向延伸的螺旋形;
[0015]沿平行于运行的方向,多个螺旋形的所述发热丝排列为一组,多组所述发热丝间隔均匀地排布于所述上加热腔。
[0016]进一步的,所述热风罩的上方还设有多个吊杆,所述吊杆的底座固定于所述热风罩的顶部,所述吊杆的顶端穿过所述上炉体的顶部并固定于所述上炉体的上方;
[0017]多个所述吊杆以所述热风罩的中心点为中心对称分布。
[0018]进一步的,所述热风罩的下方还设有多个热电偶套管,所述热电偶的检测端向下穿过所述热电偶套管并伸入所述上加热腔。
[0019]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沿垂直于运行的方向,风罩无间隙地遮盖待加工玻璃的顶面,使待加工玻璃顶面的热风不会出现断层现象,从而可避免出现玻璃钢化过程中局部受热均匀性较差的现象,发热丝的两端分别向上穿过风罩的顶部和上炉体的顶部并与外界电源相连接,并且热电偶的输出端从风罩与上炉体的左右内壁之间的间隙穿过,热电偶的输出端再向上穿过上炉体的顶部并与外界的检测装置相连接,如此安装的热电偶具有良好的维修和安装的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在上加热腔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现有技术的加热送风结构的在上加热腔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2中的热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上炉体1;加热送风结构2;上加热腔3;风机21;风罩22;吊杆 23;热电偶24;发热丝25;引风罩221;导风罩222;热风罩223;热电偶套管 241;出风口2211;进风口2221;排风口22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1

5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7]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
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30]一种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安装于上炉体1,所述加热送风结构2 包括风机21、风罩22、热电偶24和发热丝25,沿运行方向,多个所述风罩22 前后间隔排列,所述风罩22的左右两侧横跨所述上炉体1并靠近所述上炉体1 左右内壁,使得所述风罩22横跨待加工玻璃的左右两端并无间隙地遮盖下方的待加工玻璃表面的相应区域;
[0031]所述发热丝25的两端分别向上穿过所述风罩22的顶部和所述上炉体1的顶部并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0032]所述热电偶24的输出端从所述风罩22与所述上炉体1的左右内壁之间的间隙穿过,并向上穿过所述上炉体1的顶部再与外界的检测装置相连接。
[003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所述加热送风结构,风罩22的下方均匀排布有多组的发热丝25,使发热丝25的下方形成上加热腔3,上加热腔3内均匀排布有多个热电偶24的检测端,风机21输出的风经过风罩22引导向下经过发热丝25进入上加热腔3,沿垂直于运行的方向,风罩22的左右两边外突于待加工玻璃的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安装于上炉体,所述加热送风结构包括风机、风罩、热电偶和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沿运行方向,多个所述风罩前后间隔排列,所述风罩的左右两侧横跨所述上炉体并靠近所述上炉体左右内壁,使得所述风罩横跨待加工玻璃的左右两端并无间隙地遮盖下方的待加工玻璃表面的相应区域;所述发热丝的两端分别向上穿过所述风罩的顶部和所述上炉体的顶部并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所述热电偶的输出端从所述风罩与所述上炉体的左右内壁之间的间隙穿过,并向上穿过所述上炉体的顶部再与外界的检测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压分布均匀的加热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风罩包括引风罩、导风罩和热风罩,所述引风罩和两个所述导风罩分别安装于所述热风罩的顶部,所述引风罩位于所述热风罩的顶部的中心处,所述引风罩包围于所述风机的外侧面;所述引风罩设有出风口,所述导风罩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两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引风罩的左右两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娟黄亮东胡宇
申请(专利权)人:索奥斯广东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