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78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0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管矫直机,包括机架,机架内安装有矫直上辊与矫直下辊,机架内安装有吸风罩,吸风罩通过第一引风管连接有吸风箱体,吸风箱体内设置有吸风源,吸风箱体通过第二引风管连接有回收箱体,回收箱体开设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通孔,通孔固定连接有筛网,筛网用于阻隔碎屑。在吸风源的作用下,外界的气流带动钢管表面脱离的碎屑依次通过吸风罩、第一引风管、吸风箱体、第二引风管并进入至回收箱体内,气流通过筛网重新进入外界,碎屑在筛网的作用下保存至回收箱体内,通过风力对脱离于钢管表面的碎屑进行回收处理,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碎屑直接掉落至矫直机内的概率,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钢管矫直工序的加工环境的质量。程度上提高了钢管矫直工序的加工环境的质量。程度上提高了钢管矫直工序的加工环境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矫直机


[0001]本申请涉及轴承钢管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矫直机。

技术介绍

[0002]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轴承钢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矫直工序。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090747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五辊钢管矫直机,包括底台和一体设置的支架,支架底部设置有三个矫直上辊,底台顶部设置有两个矫直上辊,三个矫直上辊和两个矫直下辊交错设置且均位于同一加工线上。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两个矫直下辊转动。使用时,驱动电机带动矫直下辊转动,矫直下辊转动的同时,钢管通过加工线,三个矫直上辊和两个矫直下辊对钢管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快速矫直。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部分钢管表面会发生锈蚀,会产生一定量的碎屑,矫直上辊和矫直下辊在对钢管进行加工时,矫直下辊转动并与钢管摩擦,部分碎屑可能会与钢管脱离并掉落至矫直机内,降低了钢管矫直的加工环境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钢管在加工过程中,钢管表面的碎屑与钢管脱离并掉落至矫直机内,导致钢管矫直的加工环境的质量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管矫直机。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管矫直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钢管矫直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安装有矫直上辊与矫直下辊,所述机架内安装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通过第一引风管连接有吸风箱体,所述吸风箱体内设置有吸风源,所述吸风箱体通过第二引风管连接有回收箱体,所述回收箱体开设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用于阻隔碎屑。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吸风源的作用下,外界的气流带动脱离于钢管表面的碎屑依次通过吸风罩、第一引风管、吸风箱体、第二引风管并进入至回收箱体内,气流通过筛网重新进入外界,碎屑在筛网的作用下保存至回收箱体内。一方面,通过风力对脱离于钢管表面的碎屑进行回收处理,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碎屑直接掉落至矫直机内的概率,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钢管矫直工序的加工环境的质量。另一方面,矫直下辊转动的同时,矫直下辊与钢管摩擦生热,在吸风源的作用下,机架内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速率变快,风力对钢管表面存在一定的制冷作用。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引风管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第一引风支管以及第二引风支管,所述第一引风支管以及所述第二引风支管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均分别与所述吸风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风支管靠近于所述矫直上辊,所述第二引风支管靠近于所述矫直下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风支管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引风支管的吸风罩用
于吸附矫直上辊处的碎屑,第二引风支管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二引风支管上的吸风罩用于吸附矫直下辊处的碎屑,通过设置第一引风支管以及第二引风支管进一步增大吸风源吸附碎屑的效率。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引风支管、所述第二引风支管与所述连接管的连接方式一致,以所述第一引风支管为例,所述第一引风支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卡环,所述连接管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卡环,所述第一固定卡环与所述第二固定卡环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卡环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用于时第一固定卡环与所述第二固定卡环张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第一引风支管为例,第一引风支管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操作人员施力于调节环,使得第一固定卡环和第二固定卡环松脱后,即可将第一引风支管与连接管拆离,从而对第一引风支管以及连接管清理维护工作,尽可能减少碎屑粘附在第一引风支管或连接管上的几率。第二引风支管同理。
[0013]可选的,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卡环,当所述第一固定卡环与所述第二固定卡环张紧时,所述调节环与所述第三固定卡环张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三固定卡环,增加第一固定卡环与第二固定卡环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第一固定卡环与第二固定卡环发生松脱的概率。
[0015]可选的,所述连接管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引风支管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风支管与连接管的卡槽卡接配合后,连接管与第一引风支管的连接处形成一个阶梯面,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第一引风管与连接管密封性,尽可能减少气流从连接管与第一引风支管的连接处逸出的概率。
[0017]可选的,所述卡槽内安装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一端与卡槽的槽底抵紧,所述密封垫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引风支管抵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垫片,进一步增大第一引风管与连接管密封性,从而进一步减少气流从连接管与第一引风支管的连接处逸出的概率。
[0019]可选的,所述回收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筛网震动的震动电机。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网将碎屑阻隔时,可能会有部分碎屑附着于筛网上,此时,操作人员启动震动电机,震动电机带动筛网进行震动,使附着于筛网上的碎屑与筛网分离,碎屑进入至回收箱体内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回收处理。
[0021]可选的,所述筛网通过固定螺栓安装于所述回收箱体,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回收箱体留有间隙。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网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于回收箱体,操作人员拧松固定螺栓即可将筛网拆离并进行更换。其次,操作人员拧动固定螺栓,即可改变固定螺栓与回收箱体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从而改变筛网的震动幅度。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设置吸风罩、第一引风管、吸风箱体、吸风源、第二引风管以及回收箱体,在吸风源的作用下,外界的气流带动钢管表面脱离的碎屑依次通过吸风罩、第一引风管、吸风箱体、第二引风管并进入至回收箱体内,气流通过筛网重新进入外界,碎屑在筛网的作用下保存至回收箱体内,通过风力对脱离于钢管表面的碎屑进行回收处理,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碎屑直接掉落至矫直机内的概率,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钢管矫直工序的加工环境的质量;
[0025]2.通过设置第一引风支管以及第二引风支管,第一引风支管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引风支管的吸风罩用于吸附矫直上辊处的碎屑,第二引风支管及固定连接于第二引风支管的吸风罩用于吸附矫直下辊处的碎屑,进一步提高吸风源吸附碎屑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钢管矫直工序的加工环境的质量;
[0026]3.第一引风支管、第二引风支管分别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方便操作人员将对第一引风支管、第二引风支管、连接管、第一引风管以及吸风源进行清理和维护,尽可能减少碎屑粘附在对第一引风支管、第二引风支管、连接管、第一引风管以及吸风源上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钢管矫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矫直上辊、矫直下辊、安装架、吸风箱体、回收箱体等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中吸风箱体、筛网、震动件以及回收箱体的爆炸示意图;
[0030]图4是图3中吸风箱体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矫直机,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内安装有矫直上辊(110)与矫直下辊(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内安装有吸风罩(210),所述吸风罩(210)通过第一引风管(230)连接有吸风箱体(240),所述吸风箱体(240)内设置有吸风源(300),所述吸风箱体(240)通过第二引风管(250)连接有回收箱体(260),所述回收箱体(260)开设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通孔(261),所述通孔(261)固定连接有筛网(262),所述筛网(262)用于阻隔碎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管(230)通过连接管(220)固定连接有第一引风支管(211)以及第二引风支管(212),所述第一引风支管(211)以及所述第二引风支管(212)远离所述连接管(220)的一端均分别与所述吸风罩(2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风支管(211)靠近于所述矫直上辊(110),所述第二引风支管(212)靠近于所述矫直下辊(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支管(211)、所述第二引风支管(212)与所述连接管(220)的连接方式一致,以所述第一引风支管(211)为例,所述第一引风支管(2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卡环(510),所述连接管(220)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王翔卢斌伟裘巧阮卫华饶灵宋茂成竺一帆郑佳王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立轴承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