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噻吩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78593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噻吩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噻吩类化合物具有式M所示结构。该制备方法包括:结构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噻吩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噻吩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瑞卢戈利(CAS:737789

87

6),化学名:N

[4

[1

[(2,6

二氟苯基)甲基]‑5‑
[(二甲基氨基)甲基]‑
1,2,3,4

四氢
‑3‑
(6

甲氧基
‑3‑
哒嗪基)

2,4

二氧噻吩并[2,3

D]嘧啶
‑6‑
基]苯基]‑
N'

甲氧基脲,由武田制药和ASKA Pharmaceutical开发,是一种小分子GnRH受体拮抗剂,通过结合并阻断脑垂体前叶中的GnRH受体(GnRHR),来减少 GnRH(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的释放,从而减少女性卵巢中雌激素和孕酮的分泌,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式M的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式M中,R1为OH、NH2、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正丁氧基、正戊氧基、正己氧基或苄氧基,R2为C1‑
C6烷基或苄基;步骤A,以结构式XI的对硝基甲苯为起始物料,与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经过缩合反应,得到结构式X的化合物;步骤B,结构式X的化合物与硫单质、氰基化合物NCCH2COR1,在碱的存在下反应,得到结构式IX的化合物;步骤C,结构式IX的化合物与氯甲酸酯反应得到结构式M的化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结构式XI的对硝基甲苯与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的摩尔比为1:1

1:10;所述步骤A的反应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甲苯中的一种;所述步骤A的反应温度为50

2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结构式X的化合物与硫单质的摩尔比为1:1

1:2;所述步骤B中结构式X的化合物与氰基化合物NCCH2COR1的摩尔比为1:1

1:2;所述步骤B中的碱为吗啉、哌啶、吡咯烷中的一种;所述步骤B中结构式X的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0.5

1:5;所述步骤B的反应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所述步骤B中氰基化合物NCCH2COR1选自氰基乙酸、氰基乙酰胺、氰基乙酸甲酯、氰基乙酸乙酯、氰基乙酸正丙酯、氰基乙酸异丙酯、氰基乙酸正丁酯、氰基乙酸正戊酯、氰基乙酸正己酯、氰基乙酸苄酯、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结构式IX的化合物与氯甲酸酯的摩尔比为1:1

1:10;所述步骤C的反应溶剂为甲苯、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所述步骤C的反应温度为50

150℃。5.一种结构式VII的瑞卢戈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R3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正丁氧基、正戊氧基、正己氧基或苄氧基,R2为C1‑
C6烷基或苄基;结构式VIII的化合物与2,6

二氟苄氯在碱存在下经过取代反应生成结构式VII的化合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瑞卢戈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式VIII的化合物与2,6

二氟苄氯的摩尔比为1:1

1.5:1;所述碱为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中的一种;所述结构式VIII的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0.5

1:2;反应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30

120℃。7.一种结构式VII的瑞卢戈利中间体制备瑞卢戈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其中,R3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正丁氧基、正戊氧基、正己氧基或苄氧基,R2为C1‑
C6烷基或苄基;步骤1,结构式VII的化合物经过催化剂还原得到结构式VI的化合物;步骤2,结构式VI的化合物和缩合剂在碱的存在下与甲氧基胺盐酸盐反应,制备出结构式V的化合物;步骤3,结构式V的化合物经过碱性水解得到结构式IV的化合物;步骤4,结构式IV的化合物与二甲胺和甲醛在酸性溶剂中经过曼尼希反应生成结构式III的化合物;步骤5,结构式III的化合物在活化试剂和碱存在下与3

氨基
‑6‑
甲氧基哒嗪反应生成结构式II的化合物;步骤6,结构式II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环合,得到结构式I的化合物。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瑞卢戈利中间体制备瑞卢戈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催化剂为钯碳、铂炭、雷尼镍中的一种,催化剂与结构式VII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05:1

0.5:1;所述步骤1的还原剂为甲酸铵、甲酸、氢气中的一种;所述步骤1的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乙腈、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20

100℃;所述步骤2的缩合剂与结构式V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

4:1;所述步骤2的甲氧基胺盐酸盐与结构式V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

4:1;所述步骤2的缩合剂为N,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朱高翔黄伟平周立勇叶四明冯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