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隔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11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音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隔音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隔音板,包括:隔层,隔层位于两个外层板材之间,隔层包括硅胶软垫,硅胶软垫设置为波浪形,硬质筒与外层板材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硬质筒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散布的通孔;橡胶柱,橡胶柱位于硬质筒的内腔;吸音海绵位于硅胶软垫的凸起部位外侧,吸音海绵与外层板材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硅胶软垫设置为波浪形,在硅胶软垫的凹陷部位外侧设置有硬质筒,硬质筒的内腔设置有橡胶柱,声音在隔层内部传播时,波浪形的硅胶软垫能够将声音传递到硬质筒上,再由硬质筒表面开设的通孔对声音进行反射,进而确保了本装置的隔音效果更加理想。确保了本装置的隔音效果更加理想。确保了本装置的隔音效果更加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隔音板


[0001]本技术涉及隔音板
,具体为一种隔音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隔音板。

技术介绍

[0002]隔音板是一种作用于隔音效果的板块。隔音板并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都能阻隔,物体都有固有共振频率,接近物体共振频率的声音,隔音板的隔音效果显著降低。
[0003]现有技术中,隔音板的隔音结构较为简单,通常只是在两层板材之间设置另外一层不同材料的隔层,以避免板材固有共振频率与声音的频率接近而影响隔音效果。
[0004]但目前,由于隔音板的隔层自身并没有良好的隔音结构,声音依旧能够在隔层内部进行传播,因此整个隔音板的隔音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隔音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隔音板的隔层自身并没有良好的隔音结构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结构,包括:
[0007]隔层,所述隔层位于两个外层板材之间,所述隔层包括硅胶软垫,所述硅胶软垫设置为波浪形,所述硅胶软垫的凹陷部位外侧贴合有硬质筒,所述硬质筒与外层板材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硬质筒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散布的通孔;
[0008]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位于硬质筒的内腔;及
[0009]吸音海绵,所述吸音海绵位于硅胶软垫的凸起部位外侧,所述吸音海绵与外层板材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橡胶柱的内部固定镶嵌有中心柱体,所述中心柱体为钢筋。
[0011]优选的,所述吸音海绵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硅胶软垫两侧的吸音海绵分别与两个外层板材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橡胶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橡胶柱分别位于多个硬质筒的内腔并与之相适配。
[0013]优选的,所述外层板材的外侧壁四角处均开设有沉头孔,两个所述外层板材之间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硬质筒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硬质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口盖板。
[0015]一种隔音板,包括上述的隔音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通过将硅胶软垫设置为波浪形,在硅胶软垫的凹陷部位外侧设置有硬质筒,硬质筒的内腔设置有橡胶柱,硅胶软垫的凸起部位外侧设置有吸音海绵,声音在隔层内部传播时,波浪形的硅胶软垫能够将声音传递到硬质筒上,再由硬质筒表面开设的通孔对声音进行反射,而且声音在隔层内部传播时,由于硅胶软垫、硬质筒、橡胶柱和吸音海绵
的材质不同,声音从其中一种材质传递到另一种材质上时会被进一步削弱,进而确保了本装置的隔音效果更加理想。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硬质筒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中:1、外层板材;2、硅胶软垫;3、硬质筒;4、橡胶柱;5、吸音海绵;6、中心柱体;7、通孔;8、沉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0026]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隔音结构,包括:隔层、橡胶柱4和吸音海绵5。
[0027]具体的,隔层位于两个外层板材1之间,外层板材1的外侧壁四角处均开设有沉头孔8,两个外层板材1之间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从而确保本装置的隔层能够稳定的被夹紧在两个外层板材1之间。
[0028]其次,隔层包括硅胶软垫2,硅胶软垫2设置为波浪形,当声音由一个外层板材1传递到硅胶软垫2上时,硅胶软垫2能够将部分声音反射回去,另一部分声音在硅胶软垫2内部
传播,硅胶软垫2的凹陷部位外侧贴合有硬质筒3,硬质筒3与外层板材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硬质筒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散布的通孔7,硅胶软垫2内部的声音向硬质筒3传递时,由于硬质筒3与硅胶软垫2之间材质的不同,声音会被削弱,同时,由于硬质筒3表面开设有通孔7,通孔7能够进一步对声音进行反射削弱,从而提高隔层的隔音效果;
[0029]另外,在硬质筒3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硬质筒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口盖板,橡胶柱4位于硬质筒3的内腔,橡胶柱4设置有多个,多个橡胶柱4分别位于多个硬质筒3的内腔并与之相适配,由于橡胶柱4自身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能力,当硬质筒3因声音的震动而同步震动时,橡胶柱4能够对硬质筒3的震动进行缓冲,从而达到对声音削弱的效果,橡胶柱4的内部固定镶嵌有中心柱体6,中心柱体6为钢筋,中心柱体6的设置用于对橡胶柱4加固,一方面避免橡胶柱4长时间使用后变形,另一方面便于将橡胶柱4由硬质筒3的开口端插入硬质筒3的内腔;
[0030]进一步的,吸音海绵5位于硅胶软垫2的凸起部位外侧,吸音海绵5与外层板材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吸音海绵5设置有多个,位于硅胶软垫2两侧的吸音海绵5分别与两个外层板材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吸音海绵5具有一定的吸音效果,其能够对硅胶软垫2凸起部位传递过来的声音进行吸收。
[0031]一种隔音板,包括上述的隔音结构。
[0032]本使用新型通过在两个外层板材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层,所述隔层位于两个外层板材(1)之间,所述隔层包括硅胶软垫(2),所述硅胶软垫(2)设置为波浪形,所述硅胶软垫(2)的凹陷部位外侧贴合有硬质筒(3),所述硬质筒(3)与外层板材(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硬质筒(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散布的通孔(7);橡胶柱(4),所述橡胶柱(4)位于硬质筒(3)的内腔;及吸音海绵(5),所述吸音海绵(5)位于硅胶软垫(2)的凸起部位外侧,所述吸音海绵(5)与外层板材(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柱(4)的内部固定镶嵌有中心柱体(6),所述中心柱体(6)为钢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贾永军周毕萌卜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同盟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