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031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属于路基挡板领域,其包括两挡板,两个挡板的形状材质相同且呈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通过设置有挡板和调节部,顺时针拧动旋钮,此时调节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上齿板和下齿板向内移动进而调节了两个挡板向着相同的方向运动,逆时针转动旋钮,此时上齿板和下齿板向外移动进而调节了两个挡板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得该挡板机构可以适应不同的路段,避免了只能单一路段使用的弊端,大大的提高了该挡板的可调节性,使得工作人员在操作起来更加的快捷。人员在操作起来更加的快捷。人员在操作起来更加的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路基挡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路面基层起稳定路面的作用。路面基层,是在路基或垫层表面上用单一材料按照一定的技术措施分层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其材料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基层是整个道路的承重层。
[0003]不过在路面基层在铺设时需要用到挡板进行挡料外泄,现有的挡板一些挡板一般都是通过大量的螺栓螺母进行组装,组装效率低,且无法进行快速调节,无法适应不同路段的铺设场景,对此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具有组装快速和调节功能好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其包括两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形状材质相同且呈对称分布;
[0006]一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于两个所述挡板向外侧或内侧进行调节,所述调节部具有一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具有一内腔且其内腔内可动的设置有上齿板和下齿板,所述调节部的内腔内还转动设置有一调节齿轮且所述调节齿轮用于调节所述上齿板和所述下齿板进行外伸或内缩,所述上齿板和所述下齿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可拆卸的进行连接;
[0007]两第二插接部,两个所述第二插接部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挡板的端部;
[0008]一第一围板和一第二围板,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可进行拼接为一体;
[0009]两第一插接部,一个所述第一插接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板的端部,另一个所述第一插接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围板的端部;
[0010]其中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通过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接部内进而与挡板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围板具有一内腔且内腔的端部具有两个限位块,所述第一围板的端部具有一插杆且可活动穿插在所述第二围板的内腔中。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杆端部的两边面分别一体成型的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用于与所述限位块进行相抵触进而防止所述插杆从所述第二围板的内腔中脱落。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插接部具有一大榫头和小榫头且所述大榫头和所述小榫头一体成型,所述大榫头和所述小榫头所围成的空隙形成小榫眼,所述小榫头的底部还具有一尖插头,所述大榫头的一边面还具有一弹性插块。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插接部具有一第一插板,第二插板,第三插板且三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插板为上窄下宽状,其中所述第一插板和所述第二插板所
围成的空隙形成窄槽和宽槽,所述第二插板和所述第三插板所围成的空隙形成大榫眼。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插板的一边侧面还具有一卡槽且大小与所述弹性插块的大小相适配且可快速卡接。
[0016]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1.本技术的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通过设置有挡板和调节部,顺时针拧动旋钮,此时调节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上齿板和下齿板向内移动进而调节了两个挡板向着相同的方向运动,逆时针转动旋钮,此时上齿板和下齿板向外移动进而调节了两个挡板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得该挡板机构可以适应不同的路段,避免了只能单一路段使用的弊端,大大的提高了该挡板的可调节性,使得工作人员在操作起来更加的快捷。
[0018]2.本技术的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通过设置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对准第二插接部,大榫头进行插入大榫眼内,同时弹性插块进入到卡槽内,尖插头带着小榫头进入到窄槽和宽槽内从而将第一插接部快速的插入至第二插接部内,完成封闭两个挡板,可以使得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可以迅速的进行对挡板进行定位组装,同时避免了大量的螺栓螺母进行组装的弊端,工作人员组装起来更加的迅速,大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一插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第二插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调节部的剖面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结合时的剖面图。
[0025]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挡板;2、调节部;21、调节块;22、上齿板;23、下齿板;24、调节齿轮;25、旋钮;3、第一围板;31、插杆;32、突起;4、第二围板;41、限位块;5、第一插接部;51、大榫头;52、小榫头;53、小榫眼,54、尖插头;55、弹性插块;6、第二插接部;61、第一插板;62、第二插板;63、窄槽;64、宽槽;65、第三插板;66、大榫眼;67、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中,由图1

6给出,一种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包括
[0028]两挡板1,两个挡板1的形状材质相同且呈对称分布;
[0029]一调节部2,调节部2用于两个挡板1向外侧或内侧进行调节,调节部2具有一调节块21,调节块21具有一内腔且其内腔内可动的设置有上齿板22和下齿板23,调节部2的内腔
内还转动设置有一调节齿轮24且调节齿轮24用于调节上齿板22和下齿板23进行外伸或内缩,上齿板22和下齿板23分别与两个挡板1可拆卸的进行连接;
[0030]两第二插接部6,两个第二插接部6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两个挡板1的端部;
[0031]一第一围板3和一第二围板4,第一围板3和第二围板4可进行拼接为一体;
[0032]两第一插接部5,一个第一插接部5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围板3的端部,另一个第一插接部5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围板4的端部;
[0033]其中第一围板3和第二围板4通过第一插接部5插接在第二插接部6内进而与挡板1进行可拆卸连接,
[0034]第二围板4具有一内腔且内腔的端部具有两个限位块41,第一围板3的端部具有一插杆31且可活动穿插在第二围板4的内腔中,插杆31端部的两边面分别一体成型的设置有突起32,突起32用于与限位块41进行相抵触进而防止插杆31从第二围板4的内腔中脱落,第一插接部5具有一大榫头51和小榫头52且大榫头51和小榫头52一体成型,大榫头51和小榫头52所围成的空隙形成小榫眼53,小榫头52的底部还具有一尖插头54,大榫头51的一边面还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形状材质相同且呈对称分布;一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于两个所述挡板向外侧或内侧进行调节,所述调节部具有一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具有一内腔且其内腔内可动的设置有上齿板和下齿板,所述调节部的内腔内还转动设置有一调节齿轮且所述调节齿轮用于调节所述上齿板和所述下齿板进行外伸或内缩,所述上齿板和所述下齿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可拆卸的进行连接;两第二插接部,两个所述第二插接部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挡板的端部;一第一围板和一第二围板,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可进行拼接为一体;两第一插接部,一个所述第一插接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板的端部,另一个所述第一插接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围板的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通过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接部内进而与挡板进行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基层立模挡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板具有一内腔且内腔的端部具有两个限位块,所述第一围板的端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宗强杜鸣朱上平陈兴俊金磊张荣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鹿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