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结构的竹板材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45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竹板材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结构的竹板材的制作工艺,包括竹条的制备、碳化、干燥、浸泡:将干燥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放入木材防裂剂内加压浸泡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结构的竹板材的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板材制作
,具体为一种复合结构的竹板材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竹板材因其卓越的物理学性能,并且具有吸水膨胀系数小、不变形等优点,被广泛应用。而竹木复合板是以竹材和木材为主要原料,经过干燥、上胶后压制而成的一种板材,实现形式有竹材经截切、开片(径向或弦向)、编帘、一次干燥、上胶、二次干燥,木材经旋切、干燥、上胶后的木单板进行复合、有种复合比例和复合结构,竹材编帘有统一纵向和纵横交叉结构。表层根据需要部分板材表面有覆合一层浸渍板作为表面的装饰层和耐磨层。产品的用途有集装箱底板、客车车箱底板、建筑模板等
[0003]现有的复合竹板材制备过程中,至少包括毛竹经截切、开片(径向或弦向),编帘、一次干燥、上胶、二次干燥、铺装、压制等工艺,而该工艺所制备得到的复合竹板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环境因素而产生开裂情况,且现有的复合竹板材的生产效率低下,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结构的竹板材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结构的竹板材的制作工艺,所述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竹条的制备:将竹子依次进行截切、开片、碾压或者不碾压,分别得到竹束条和竹层条;
[0007]S2、碳化:将竹束条和竹层条表面温度预加热到80

90℃后,将竹束条和竹层条放入到炭化室内进行碳化处理,且碳化温度控制在150

180℃,湿度控制在70

90%,碳化时长控制在2

3小时,得到碳化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
[0008]S3、干燥:将碳化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放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处理,将竹束条和竹层条的湿度控制在10

15%,得到干燥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
[0009]S4、浸泡:将干燥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放入木材防裂剂内加压浸泡2

5天后取出放到自然环境下阴干,且浸泡温度为30

40℃,得到阴干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
[0010]S5、竹束层制备:将阴干后的竹束条进行编排后浸胶并二次干燥,得到碾压竹束层;
[0011]S6、竹片层制备:将阴干后的竹层条进行编织成竹帘后浸胶并二次干燥,得到无碾压竹片层;
[0012]S7、涂胶:将加工好的碾压竹束层和无碾压竹片层送入涂胶机涂胶,并且根据需求选择单面涂胶或双面涂胶,涂胶完成后将竹层积材规格板材开口陈化,陈化时间为2~6小时;
[0013]S8、铺装:将至少一碾压竹束层与至少一无碾压竹片层交错堆叠形成竹板材半成品,并且在相应的接触面上进行涂胶,且竹板材半成品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为碾压竹束层;
[0014]S9、热压:对竹板材半成品采用热压机进行热压成型;
[0015]S10、裁切:对成型后的竹板材进行裁切,制得所需要尺寸的竹板材。
[0016]优选的,所述木材防裂剂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菜籽油15

25份、松油20

30份、梓油10

30份、桐油12

30份、棕榈蜡13

22份、白蜡10

25份、尼泊金甲酯1

2.5份、甘油5

15份、吐温2

6份、异辛酸钴3

8份、苦楝油1

4份和大蒜素1

4份。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碳化完成后,对竹束条和竹层条进行筛选,剔除不合格的竹束条和竹层条。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的涂胶所采用的胶粘剂为40%固含量的酚醛树脂胶液,且涂胶量200~300g/m2。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S9中的热压机包括底板、安装架和液压缸,所述安装架横跨安装在底板顶部,所述液压缸安装在安装架顶部,所述液压缸内部活塞杆底部贯穿安装架顶部并安装有第一热压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上安装有两组用于放置竹板材的放置架,且两组放置架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两组放置架滑动并交替位于第一热压板下方,所述底板相对两端的同一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竹板材放置到放置架上时进行定位;
[0020]所述放置架包括四根平行设置且两两相对设置的定位柱,且定位柱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四组所述定位柱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的第二热压板,所述位于最下方的一组第二热压板与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位于上方的几组第二热压板与定位柱滑动连接,相邻两组所述第二热压板之间的定位柱外壁上均套设有弹簧。
[0021]优选的,四组所述定位柱顶部螺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位于最上方的一组第二热压板之间设有间距。
[0022]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根第一丝杆,两根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连接在底板内腔的相对两端之间,且两根第一丝杆平行设置,所述底板一端侧壁分别安装有与两根第一丝杆相互连接的驱动电机,两根所述第一丝杆外壁均螺纹连接有两组滑块,且两根第一丝杆上的两组滑块两两相对设置,所述对称设置的两组滑块顶部贯穿底板顶部并与定位柱相固接,所述底板顶部开设有与滑块相互配合的滑槽。
[0023]优选的,两组所述放置架中位于最下方的两组第二热压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中间部位对称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底板顶部相对两端对称设置有与两组固定块相互配合的固定座,两组所述固定座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与固定块相互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侧壁安装有与驱动电机相互配合的按压式开关,且当任意一组按压式开关处于按压状态时,所述驱动电机处于关闭状态。
[0024]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垂直安装在底板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柱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一安装柱顶部安装有与第二丝杆相互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丝杆外壁螺纹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柱侧壁并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朝向放置架,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安装有可调节的定位组件。
[0025]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双头电动推杆和第一定位板,所述双头电动推杆的中间固定部的一侧面安装在电动伸缩杆伸缩端,所述第一定位板一侧面安装在双头电动推杆的中间固定部的另一侧面,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内部中空且两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定位板内腔对称滑动连接有两组第二定位板,且两组第二定位板分别穿过第一定位板两端的开口,两组所述第二定位板远离放置架的一侧面对称设置有安装块,且双头电动推杆的两端伸缩端分别与两组安装块相固接,两组所述第二定位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向放置架方向弯折90度。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1.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中将干燥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浸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结构的竹板材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竹条的制备:将竹子依次进行截切、开片、碾压或者不碾压,分别得到竹束条和竹层条;S2、碳化:将竹束条和竹层条表面温度预加热到80

90℃后,将竹束条和竹层条放入到炭化室内进行碳化处理,且碳化温度控制在150

180℃,湿度控制在70

90%,碳化时长控制在2

3小时,得到碳化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S3、干燥:将碳化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放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处理,将竹束条和竹层条的湿度控制在10

15%,得到干燥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S4、浸泡:将干燥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放入木材防裂剂内加压浸泡2

5天后取出放到自然环境下阴干,且浸泡温度为30

40℃,得到阴干后的竹束条和竹层条;S5、竹束层制备:将阴干后的竹束条进行编排后浸胶并二次干燥,得到碾压竹束层;S6、竹片层制备:将阴干后的竹层条进行编织成竹帘后浸胶并二次干燥,得到无碾压竹片层;S7、涂胶:将加工好的碾压竹束层和无碾压竹片层送入涂胶机涂胶,并且根据需求选择单面涂胶或双面涂胶,涂胶完成后将竹层积材规格板材开口陈化,陈化时间为2~6小时;S8、铺装:将至少一碾压竹束层与至少一无碾压竹片层交错堆叠形成竹板材半成品,并且在相应的接触面上进行涂胶,且竹板材半成品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为碾压竹束层;S9、热压:对竹板材半成品采用热压机(1)进行热压成型;S10、裁切:对成型后的竹板材进行裁切,制得所需要尺寸的竹板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的竹板材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材防裂剂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菜籽油15

25份、松油20

30份、梓油10

30份、桐油12

30份、棕榈蜡13

22份、白蜡10

25份、尼泊金甲酯1

2.5份、甘油5

15份、吐温2

6份、异辛酸钴3

8份、苦楝油1

4份和大蒜素1

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的竹板材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碳化完成后,对竹束条和竹层条进行筛选,剔除不合格的竹束条和竹层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的竹板材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涂胶所采用的胶粘剂为40%固含量的酚醛树脂胶液,且涂胶量200~300g/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的竹板材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的热压机(1)包括底板(11)、安装架(12)和液压缸(13),所述安装架(12)横跨安装在底板(11)顶部,所述液压缸(13)安装在安装架(12)顶部,所述液压缸(13)内部活塞杆底部贯穿安装架(12)顶部并安装有第一热压板(14),所述底板(11)上安装有驱动机构(15),所述驱动机构(15)上安装有两组用于放置竹板材的放置架(16),且两组放置架(16)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驱动机构(15)驱动两组放置架(16)滑动并交替位于第一热压板(14)下方,所述底板(11)相对两端的同一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机构(17),所述定位机构(17)用于竹板材放置到放置架(16)上时进行定位;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青杨明杰陈平传张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连城县竹匠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