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制炭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94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制炭生产装置,包括进料仓、挤出机构、出料管和用于炭化炭质棒状物的炭化炉,所述挤出机构包括输料筒、转轴、螺旋叶片和驱动电机;所述进料仓与输料筒内腔连通;所述转轴与输料筒转动连接,螺旋叶片固定于输料筒内的转轴外壁;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与输料筒的出料端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将物料挤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成孔件;所述成孔件包括均沿出料管轴向设置的主成孔板和成孔柱;所述主成孔板外端与出料管内壁固定连接,主成孔板内端与成孔柱内壁固定连接,通过主成孔板和成孔柱在炭质棒状物外壁及内部成型出缝隙和通孔。外壁及内部成型出缝隙和通孔。外壁及内部成型出缝隙和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制炭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制炭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机制炭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制炭,又名人造炭、再生炭、无烟清洁炭,是采用机制炭生产装置以木质碎料挤压加工成的炭质棒状物,再经炭化炉进行炭化即成成品机制木炭。棒炭原料来源广泛,稻壳、花生壳、棉壳、玉米芯、玉米杆、高粱杆等皆可用作原料生产棒炭,以竹屑、刨花、锯末为较佳选择。现有的机制炭生产装置制备的机制炭通常为实心或者中空结构,其表面非常密实,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较难将机制炭引燃,使用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制炭生产装置,该机制炭生产装置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将物料挤入出料管内,再通过主成孔板和成孔柱在炭质棒状物外壁及内部成型出缝隙和通孔,便于后期将机制炭引燃,便于燃烧,使用效果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机制炭生产装置,包括进料仓、挤出机构、出料管和用于炭化炭质棒状物的炭化炉,所述挤出机构包括输料筒、转轴、螺旋叶片和驱动电机;所述进料仓与输料筒内腔连通;所述转轴与输料筒转动连接,螺旋叶片固定于输料筒内的转轴外壁;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与输料筒的出料端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将物料挤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成孔件;所述成孔件包括均沿出料管轴向设置的主成孔板和成孔柱;所述主成孔板外端与出料管内壁固定连接,主成孔板内端与成孔柱内壁固定连接,通过主成孔板和成孔柱在炭质棒状物外壁及内部成型出缝隙和通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成孔柱外壁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辅成孔板,辅成孔板沿出料管轴向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内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缝隙板,缝隙板沿出料管轴向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缝隙板内端呈尖锐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挤出机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输料筒和驱动电机分别与底座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端固定有多个支撑脚。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一种机制炭生产装置,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将物料挤入出料管内,再通过主成孔板和成孔柱在炭质棒状物外壁及内部成型出缝隙和通孔,便于后期将机制炭引燃,便于燃烧,使用效果好。
[0013]2、本技术一种机制炭生产装置,成孔柱外壁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辅成孔板,辅成孔板沿出料管轴向设置,便于在炭质棒状物内部成型出多个缝隙,可提高炭质棒状物
的孔隙率。
[0014]3、本技术一种机制炭生产装置,出料管内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缝隙板,缝隙板沿出料管轴向设置,且缝隙板内端呈尖锐状,可在炭质棒状物外壁成型出多个缝隙,可提高炭质棒状物的孔隙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出料管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炭质棒状物的横截面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进料仓;2、挤出机构;20、输料筒;21、转轴;22、螺旋叶片;23、驱动电机;3、出料管;30、成孔件;300、主成孔板;301、成孔柱;302、辅成孔板;31、缝隙板;4、炭质棒状物;5、底座;50、支撑脚;6、炭化炉。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参见图1至图3,一种机制炭生产装置,包括进料仓1、挤出机构2、出料管3和用于炭化炭质棒状物4的炭化炉6,炭化炉6采用现有的,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赘述,所述挤出机构2包括输料筒20、转轴21、螺旋叶片22和驱动电机23;所述进料仓1与输料筒20内腔连通;所述转轴21与输料筒20转动连接,螺旋叶片22固定于输料筒20内的转轴21外壁;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与转轴21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3与输料筒20的出料端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23带动螺旋叶片22转动将物料挤入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内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成孔件30;所述成孔件30包括均沿出料管3轴向设置的主成孔板300和成孔柱301;所述主成孔板300外端与出料管3内壁固定连接,主成孔板300内端与成孔柱301内壁固定连接,通过主成孔板300和成孔柱301在炭质棒状物4外壁及内部成型出缝隙和通孔。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成孔柱301外壁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辅成孔板302,辅成孔板302沿出料管3轴向设置。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出料管3内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缝隙板31,缝隙板31沿出料管3轴向设置。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缝隙板31内端呈尖锐状。
[0025]如图1所示,所述挤出机构2下端设置有底座5;所述输料筒20和驱动电机23分别与底座5固定连接。
[0026]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5下端固定有多个支撑脚50。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制炭生产装置,包括进料仓(1)、挤出机构(2)、出料管(3)和用于炭化炭质棒状物(4)的炭化炉(6),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构(2)包括输料筒(20)、转轴(21)、螺旋叶片(22)和驱动电机(23);所述进料仓(1)与输料筒(20)内腔连通;所述转轴(21)与输料筒(20)转动连接,螺旋叶片(22)固定于输料筒(20)内的转轴(21)外壁;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与转轴(21)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3)与输料筒(20)的出料端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23)带动螺旋叶片(22)转动将物料挤入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内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成孔件(30);所述成孔件(30)包括均沿出料管(3)轴向设置的主成孔板(300)和成孔柱(301);所述主成孔板(300)外端与出料管(3)内壁固定连接,主成孔板(300)内端与成孔柱(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传杨明杰李文育杨瀚泉
申请(专利权)人:连城县竹匠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