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7033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置,属于线缆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风干腔、进气孔、进线孔、出线孔、气水引流道和排气孔;风干腔设于主体的内部;进气孔与风干腔连通,进气孔设于主体的上部;进线孔与风干腔连通,进线孔设于主体的一侧部;出线孔与风干腔连通,出线孔设于主体的另一侧部,出线孔与进线孔同轴线;气水引流设于风干腔的内壁,气水引流孔道环进线孔和出线孔的轴线设置;排气孔与风干腔内部的气水引流道连通,排气孔设于主体的下部。本装置可以对金属拉丝的表面进行有效吹干处理,且水气去除彻底,具有极佳的金属拉丝乳化液和水气去除效果。极佳的金属拉丝乳化液和水气去除效果。极佳的金属拉丝乳化液和水气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线电缆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导电金属作为电线电缆的核心部件是传导电流和信号的主要载体。目前,在电线电缆领域中,金属拉丝作为导电金属被广泛的应用。金属拉丝由金属坯拉制而成,金属坯在拉制成为金属拉丝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拉丝油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拉丝乳化液。拉丝乳化液在整个的拉丝过程中起到润滑、降温和冲洗的作用。
[0003]拉丝乳化液在金属拉丝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必不可少,但是在金属丝成轴之前,必须将拉丝乳化液去除干净,保持成轴导电金属表面干燥,否则拉丝乳化液会导致金属丝变色、氧化,甚至造成金属丝导电率降低。
[0004]现有技术中,对金属拉丝过程中的拉丝乳化液采取吹干处理,金属丝在成轴之前通过吹有气流的风干腔室,风干腔室中无水汽排除流道设计,拉丝乳化液风干过程中所生成的水气不易排除,会造成水气挥发不干净有残留,使得拉丝乳化液风干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目前金属拉丝所使用的拉丝乳化液风干效果不佳的问题的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风干腔、进气孔、进线孔、出线孔、气水引流道和排气孔;所述风干腔设于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风干腔连通,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主体的上部;所述进线孔与所述风干腔连通,所述进线孔设于所述主体的一侧部;所述出线孔与所述风干腔连通,所述出线孔设于所述主体的另一侧部,所述出线孔与所述进线孔同轴线;所述气水引流设于所述风干腔的内壁,所述气水引流孔道环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的轴线设置;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风干腔内部的所述气水引流道连通,所述排气孔设于所述主体的下部。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体为六面体构造,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主体的上端面,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分别设于所述主体的两侧端面;所述风干腔为圆柱形腔室,所述风干腔的轴线与所述进线孔和所述出线孔同轴线。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上端面安装进气引管,所述进气引管的下部伸入所述风干腔中,所述进气引管的下端侧部均布所述进气孔。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一侧端面上安装进线模块,所述主体的另一侧端面上安装出线模块,所述进线孔设于所述进线模块上,所述出线孔设于所述出线模块上。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线模块和出线模块为圆盘形构造,所述进线模块和出线模块的外圆周上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主体的两侧端面上设有用于配装进线模块和出线模块的圆形孔口,所述圆形孔口的内圆周设有圆形密封槽,所述圆形密封槽中设置
密封胶圈。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线孔的外孔口为扩口构造,所述进线孔的外孔口扩口角度为120
°‑
130
°
;所述出线孔的外孔口为扩口构造,所述出线孔的外孔口扩口角度为60
°‑
70
°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气引管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进气引管的下端侧部圆周均布四个所述进气孔,其中两所述进气孔的轴线与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同轴线。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效果是:
[001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在金属拉丝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在线吹干装置,本吹干装置可对通过齐主体的金属拉丝进行吹干处理,吹除风干金属拉丝表面的拉丝乳化液,吹干后所形成的水气会在主体内形成的气流作用下自主体下部的排气孔排出,从而保证本装置具有极佳的吹干效果,避免金属拉丝表面水分留存而降低后续成缆的质量,尤其是多根并丝的吹干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爆炸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为解决目前金属拉丝所使用的拉丝乳化液风干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特提供一种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置,本装置可以对金属拉丝的表面进行有效吹干处理,且水气去除彻底,具有极佳的金属拉丝乳化液和水气去除效果。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书如下:
[0019]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置,包括主体1、风干腔2、进气孔3、进线孔4、出线孔5、气水引流道6和排气孔7。
[0020]主体是本装置的主体,用于搭载本装置的其它部件。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主体为刚性材料的正六面体构造。
[0021]风干腔是内部形成气流且可由金属拉丝通过的腔室。风干腔设于主体的内部。本实施例中,风干腔为圆柱形腔室,金属拉丝自风干腔的轴线通过风干腔。
[0022]进气孔,进气孔与风干腔连通,进气孔设于主体的上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主体的上端面安装进气引管8,进气引管的下部伸入风干腔中,进气引管的下端侧部均布进气孔。进一步的,进气引管通过螺纹安装在主体上,进气引管的下端侧部圆周均布四个进气孔,其中两进气孔的轴线与风干腔同轴线。金属拉丝贯通两进气孔,压缩空气自进气引管上端引入并直吹金属拉丝。
[0023]进线孔与风干腔连通,进线孔设于主体的一侧部;出线孔与风干腔连通,出线孔设于主体的另一侧部,出线孔、进线孔与风干腔同轴线。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主体的一侧端面
上安装进线模块9,主体的另一侧端面上安装出线模块10。进线模块和出线模块为圆盘形构造,主体为不锈钢材质,中心部分为圆柱形的钨钢芯。进线模块和出线模块的外圆周上设有环形密封槽,主体的两侧端面上设有用于配装进线模块和出线模块的圆形孔口,圆形孔口的内圆周设有圆形密封槽,圆形密封槽中设置密封胶圈11。进线孔设于进线模块上,出线孔设于出线模块上。具体的,进线孔是进线模块上的钨钢芯开孔形成,出线孔是出模块的钨钢芯开孔形成。出线孔的内径D1=D+(0.05~0.1)mm,进线孔的内径D2=D+(0.15~0.2)mm,上述D表示所适用的金属拉丝直径,两个孔的孔径选择在主体的风干腔内形成压力差,使出线孔处的压力大于进线孔处,可以确保水气不随金属拉丝的出线端带出。进线孔的外孔口为扩口构造,进线孔的外孔口扩口角度为120
°‑
130
°
;出线孔的外孔口为扩口构造,出线孔的外孔口扩口角度为60
°‑
70
°

[0024]气水引流设于风干腔的内壁,气水引流孔道环进线孔和出线孔的轴线设置。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气水引流孔道与进气引管两侧的进气孔相对。
[0025]排气孔与风干腔内部的气水引流道连通,排气孔设于主体的下部。本实施例中,排气孔具有角度,斜向下4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风干腔,所述风干腔设于所述主体的内部;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风干腔连通,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主体的上部;进线孔,所述进线孔与所述风干腔连通,所述进线孔设于所述主体的一侧部;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与所述风干腔连通,所述出线孔设于所述主体的另一侧部,所述出线孔与所述进线孔同轴线;气水引流道,所述气水引流设于所述风干腔的内壁,所述气水引流孔道环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的轴线设置;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风干腔内部的所述气水引流道连通,所述排气孔设于所述主体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六面体构造,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主体的上端面,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分别设于所述主体的两侧端面;所述风干腔为圆柱形腔室,所述风干腔的轴线与所述进线孔和所述出线孔同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上端面安装进气引管,所述进气引管的下部伸入所述风干腔中,所述进气引管的下端侧部均布所述进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拉制并丝用吹干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再全程俊龙孙鹏飞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福尔欣汽车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