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线缆防水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48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线缆防水接头结构,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第一线缆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一绝缘层,第二线缆包括第二导体和第二绝缘层,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由导体单丝绞合制成,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连接。还包括防水绕包层、第一注胶空间和第二注胶空间;防水绕包层覆盖第一线缆的第一绝缘层端部和第一导体之的缝隙;第一注胶空间和第二注胶空间中填充有防水胶体。本结构具有高效防水、低成本制造、操作方便和广泛应用等优势,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的渗入和毛细虹吸吸附,保护线缆的正常运行。保护线缆的正常运行。保护线缆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线缆防水接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绝缘线缆防水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之一,而线缆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然而,在橡胶或塑料绝缘线缆生产过程中,由于水冷却技术的使用,导致线缆接头进水的问题愈加突出。
[0003]具体的,线缆接头是连接两根或多根电线或线缆的部分,是整个线缆系统中最薄弱的部分。当线缆接头进水后,线缆导体就容易被氧化,进而导致电线或线缆老化、绝缘电阻降低、泄漏线缆过大、电线或线缆击穿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线缆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004]目前已知的防止线缆接头进水的结构:如瓷管焊接、铜管压接、铁环链接、防水胶带密封等。均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瓷管焊接需要专业工人进行焊接,操作复杂;铜管压接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的设备;铁环链接容易被氧化和生锈,而防水胶带密封则容易松脱和漏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连接方式解决线缆接头进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的防水线缆接头效果不佳、结构以及加工方式繁琐、容易泄漏的问题的绝缘线缆防水接头结构。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绝缘线缆防水接头结构,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包括第一导体和包覆于第一导体外侧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线缆包括第二导体和包覆于第二导体外侧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由导体单丝绞合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的后端与第二导体的前端连接,还包括防水绕包层、第一注胶空间和第二注胶空间;所述防水绕包层覆盖第一线缆的第一绝缘层端部和第一导体之的缝隙;所述第一注胶空间包括第一线缆的导体与绕包层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一线缆的导体单丝之间的绞合缝隙;所述第二注胶空间包括第二线缆的导体与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线缆的导体单丝之间的绞合缝隙;所述第一注胶空间和第二注胶空间中填充有防水胶体。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注胶空间内构成环绕第一导体的第一阻水胶层以及填充导体单丝绞合缝隙的第一阻水填充体;所述第二注胶空间内构成环绕第二导体的第二阻水胶层以及填充导体单丝绞合缝隙的第二阻水填充体。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防水绕包层设有与所述第一注胶空间的第一注胶孔,所述第二绝缘层设有与所述第二注胶空间连通的第二注胶孔。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注胶孔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前端之间的轴向距离为80

120mm。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一套体与第二导体的连接处。
[0011]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是: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绝缘线缆防水接头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的渗入,避免毛细虹吸吸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线缆的正常运行。该结构包括第一注胶空间和第二注胶空间,它们形成了封闭的压力空间。在注入胶体之后,外层空间包覆结构的作用力使胶体充分填充了空间,并形成了全断面的胶体防水填充。当线缆接头遇水时,该结构能够防止水的进入和缝隙毛细虹吸吸附,发挥出有效的阻水作用。与现有的接头防水结构相比,本技术的结构不仅具有显著提高的防水效果,而且加工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具有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5]为解决现有的防水线缆接头效果不佳、结构以及加工方式繁琐、容易泄漏的问题,本技术特提供一种绝缘线缆防水接头结构,本结构具有高效防水、低成本制造、操作方便和广泛应用等优势,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的渗入和毛细虹吸吸附,保护线缆的正常运行。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书如下:
[0016]请参阅图1,一种绝缘线缆防水接头结构,包括第一线缆1和第二线缆2。第一线缆包括第一导体1

1和包覆于第一导体外侧第一绝缘层1

2,第二线缆包括第二导体2

1和包覆于第二导体外侧的第二绝缘层2

2。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由导体单丝绞合制成。
[0017]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是相互连接的两条线缆,本实施例中,第一线缆为线缆绝缘层挤出工序中的牵引线缆,第二线缆是线缆绝缘层挤出工序中的后段被牵引线缆。第一导体的后端与第二导体的前端连接,通常采用系接。第二绝缘层是在绝缘层挤出工艺中成形的胶层。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包覆第一套体与第二导体的连接处。
[0018]还包括防水绕包层3、第一注胶空间和第二注胶空间。
[0019]防水绕包层覆盖第一线缆的第一绝缘层端部和第一导体之的缝隙。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作为牵引线缆的第一线缆的尾部做好作为引线的导体单丝的接头处理,即在牵引线缆尾部剥离露出的导体单丝与第一绝缘层端部接触的地方,使用电绝缘胶带制成绕包层。
[0020]第一注胶空间包括第一线缆的导体与绕包层之间的环状缝隙以及第一线缆的导体单丝之间的绞合缝隙。防水绕包层设有与第一注胶空间的第一注胶孔。此注胶孔可以在向第一注胶空间中注入胶体之前通过钢针穿过防水绕包层形成。向第一注胶空间注入防水胶体,令第一注胶空间内构成环绕第一导体的第一阻水胶层4以及填充导体单丝绞合缝隙的第一阻水填充体5。
[0021]第二注胶空间包括第二线缆的导体与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环状缝隙以及第二线缆的导体单丝之间的绞合缝隙。向第二注胶空间中填充有防水胶体,令第二注胶空间内构成
环绕第二导体的第二阻水胶层6以及填充导体单丝绞合缝隙的第二阻水填充体7。第二绝缘层设有与第二注胶空间连通的第二注胶孔,此注胶孔可以在向第二注胶空间中注入胶体之前通过钢针穿过第二绝缘层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因第二线缆是由第一线缆牵引的、处于挤出工艺中的后段线缆,第二绝缘层是由挤出设备制得的胶层,所以,在第二绝缘层挤出成形之初,可利用钢针插入第二绝缘层中,以便于操作。第二注胶孔与第二绝缘层的前端之间的轴向距离为80

120mm,本实施例中,此距离设定为100mm。
[0022]本实施例中,胶体采用我司自主研发的阻水胶,以令此绝缘线缆防水接头结构的防水效果更佳。
[0023]阻水胶,以质量份数计,主要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0024]有机硅100份。作为胶水载体的有机硅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甲基硅油、环氧硅油、酯基硅油等。这些有机硅物质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耐热性、耐腐蚀性和耐候性等特点。
[0025]线缆阻水粉30~50份。线缆阻水粉是一种吸水性极强的粉末,通常由石墨烯、高分子材料、无机盐和其他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线缆防水接头结构,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包括第一导体和包覆于第一导体外侧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线缆包括第二导体和包覆于第二导体外侧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由导体单丝绞合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的后端与第二导体的前端连接,还包括:防水绕包层,所述防水绕包层覆盖第一线缆的第一绝缘层端部和第一导体之的缝隙;第一注胶空间,所述第一注胶空间包括第一线缆的导体与绕包层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一线缆的导体单丝之间的绞合缝隙;第二注胶空间,所述第二注胶空间包括第二线缆的导体与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线缆的导体单丝之间的绞合缝隙;所述第一注胶空间和第二注胶空间中填充有防水胶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线缆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再全杨平平陈虓宇李磊孙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福尔欣汽车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