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型犁旋组合式一体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6801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型犁旋组合式一体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包括旋耕刀辊及双刃型旋耕刀组件;每组双刃型旋耕刀组件包括旋耕刀盘、左弯双刃型旋耕刀及右弯双刃型旋耕刀,左弯双刃型旋耕刀和右弯双刃型旋耕刀均安装在旋耕刀盘的同一面上且左弯双刃型旋耕刀和右弯双刃型旋耕刀的安装夹角为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型犁旋组合式一体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中耕耘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驱动型犁旋组合式一体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江中下游稻

油轮作地区常年采用传统耕作机械进行耕整地,造成了土壤耕层变薄,犁低层厚度增加,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油菜的播种需要保证土壤细碎,厢面平整,但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年雨水充沛,导致土壤含水率波动大,土壤黏重板结,传统的旋耕碎土装置在该地区难以保证作业碎土质量;油菜播种前茬作物残余秸秆量大,留茬较高,传统的旋耕机械易出现缠草、缠秸秆的现象,同时秸秆易与土壤形成秸秆

土壤混合物易黏附在耕作机械工作部件上,引起堵塞、整机通过性能差等问题。采用传统的耕作机械秸秆还田难度大。因此,设计一种双刃型旋耕装置以适应长江中下游流域土壤黏重板结,秸秆量大的作业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黏重板结、含水率波动大,前茬作物秸秆量大,传统耕作机械难以保证油菜播种土壤质量要求等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碎土率、灭茬率的驱动型犁旋组合式一体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了一种驱动型犁旋组合式一体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包括旋耕刀辊及若干组沿旋耕刀辊轴向且均匀布置在旋耕刀辊上的双刃型旋耕刀组件;每组双刃型旋耕刀组件包括旋耕刀盘、左弯双刃型旋耕刀及右弯双刃型旋耕刀,左弯双刃型旋耕刀和右弯双刃型旋耕刀均安装在旋耕刀盘的同一面上且左弯双刃型旋耕刀和右弯双刃型旋耕刀的安装夹角为180
°

[0005]所述左弯双刃型旋耕刀和右弯双刃型旋耕刀均包括刀身及刀柄,刀柄固定在旋耕刀盘上;刀身包括长刃部和短刃部,长刃部的回转半径与短刃部的回转半径比为1:0.85~0.95。
[0006]进一步地,所述长刃部包括长刃部侧切刃和长刃部正切刃,长刃部侧切刃的刃口曲线和长刃部正切刃的刃口曲线均为阿基米德螺线;阿基米德螺旋线方程为
[0007]ρ
a
=ρ0+k

θ
[0008][0009][0010]式中:ρ
a
为螺线上任意一点极径
[0011]ρ0为螺线起点的极径
[0012]k

为螺线极角每增加1弧度极径的增量
[0013]θ为螺线上任意点的极角
[0014]S为长刃部切土节距
[0015]a1为长刃部耕深
[0016]R1为长刃部回转半径
[0017]ρ
n
为螺线终点处极角
[0018]θ
n
为螺线终点处极径
[0019]且螺线终点处极径θ
n
与阿基米德螺线终点处滑切角τ
n
关系如下
[0020][0021]进一步地,所述阿基米德螺旋线满足
[0022][0023][0024]式中:τ为阿基米德螺旋线上的静态滑切角
[0025]τ
c
为阿基米德螺旋线上的动态滑切角
[0026]Δτ为与阿基米德螺旋线上的静态滑切角τ与阿基米德螺旋线上的动态滑切角τ
c
之差
[0027]为秸秆和/或根茬对双刃型旋耕刀刃的摩擦角
[0028]v为拖拉机前进速度
[0029]ω为旋耕刀回转角速度
[0030]a

为切土时侧切刃上任意点离耕底的距离;
[0031]同时满足阿基米德螺旋线上静态滑切角的正切值与螺线上任意一点极径ρ
a
成正比,即
[0032]tanτ=k

ρ
a

[0033]进一步地,所述短刃部包括短刃部侧切刃和短刃部正切刃,短刃部侧切刃的刃口曲线和短刃部正切刃的刃口曲线均为正弦指数曲线;正弦指数曲线方程为
[0034][0035]式中:ρ
b
为正弦指数曲线上任意一点极径
[0036]ρ1为正弦指数曲线起点极径
[0037]τ0为正弦指数曲线起点静态滑切角
[0038]K为正弦指数曲线上静态滑切角递减比
[0039]θ为正弦指数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极角
[0040]满足正弦指数曲线静态滑切角τ
co
与正弦指数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极角σ的关系为
[0041]τ
co
=τ0‑
Kσ。
[0042]进一步地,所述正弦指数曲线起点静态滑切角τ0范围为35
°
~55
°
,正弦指数曲线
上静态滑切角递减比K取0.06~0.11。
[0043]进一步地,所述长刃部正切刃工作幅宽与短刃部正切刃工作幅宽比例为1:0.7~0.8。
[0044]进一步地,所述旋耕刀辊的横截面周长大于水稻秸秆残茬高度。
[0045]进一步地,所述旋耕刀盘安装间距b

=b+Δb,b为长刃部工作幅宽,Δb为15~20mm。
[0046]进一步地,所有所述双刃型旋耕刀组件在旋耕刀辊上按照双头螺旋线排列。
[004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48]其一,本专利技术双刃型旋耕装置拥有一对正切刃和一对侧切刃,其能够有效的提高整机作业后的碎土率,一把刀片旋转一周能够对秸秆残茬滑切两次,提高整机作业后的灭茬率。
[0049]其二,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旋耕刀辊,其滚筒周长大于水稻田残茬留茬高度,能够有效避免秸秆缠绕在旋耕刀辊上形成土壤秸秆混合物,提高了整机作业时的通过性能。
附图说明
[0050]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刃型旋耕装置结构示意图;
[0051]图2为图1中右弯双刃型旋耕刀结构示意图;
[0052]图3为图1中左弯双刃型旋耕刀运动轨迹示意图;
[0053]图4为图1的为工作原理示意图;
[0054]图5为本专利技术驱动型犁旋组合式一体机结构示意图;
[0055]图6为图5的底部示意图;
[0056]图7为图6中右端双刃型旋耕装置结构示意图。
[0057]图中,双刃型旋耕装置1、旋耕刀辊1.1、双刃型旋耕刀组件 1.2、旋耕刀盘1.3、长刃部1.4、短刃部1.5、右弯双刃型旋耕刀1.6、左弯双刃型旋耕刀1.7、花键套1.8、轴头1.9、主机架2、斜拉杆 2.1、三点悬挂2.2、机架侧板2.3、机架支撑前梁2.4、机架支撑后梁2.5、驱动圆盘犁组3、中间犁4、开畦沟前犁5、开畦沟后犁6、平土托板7、中央人字形齿轮箱8、长刃部侧切刃9、长刃部正切刃 10、短刃部侧切刃11、短刃部正切刃12。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0059]如图1、2所示驱动型犁旋组合式一体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1,包括旋耕刀辊1.1及若干组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型犁旋组合式一体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耕刀辊(1.1)及若干组沿旋耕刀辊(1.1)轴向且均匀布置在旋耕刀辊(1.1)上的双刃型旋耕刀组件(1.2);每组双刃型旋耕刀组件(1.2)包括旋耕刀盘(1.3)、左弯双刃型旋耕刀(1.7)及右弯双刃型旋耕刀(1.6),左弯双刃型旋耕刀(1.7)和右弯双刃型旋耕刀(1.6)均安装在旋耕刀盘(1.3)的同一面上且左弯双刃型旋耕刀(1.7)和右弯双刃型旋耕刀(1.6)的安装夹角为180
°
;所述左弯双刃型旋耕刀(1.7)和右弯双刃型旋耕刀(1.6)均包括刀身及刀柄,刀柄固定在旋耕刀盘(1.3)上;刀身包括长刃部(1.4)和短刃部(1.5),长刃部(1.4)的回转半径与短刃部(1.5)的回转半径比为1:0.85~0.9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驱动型犁旋组合式一体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刃部(1.4)包括长刃部侧切刃(9)和长刃部正切刃(10),长刃部侧切刃(9)的刃口曲线和长刃部正切刃(10)的刃口曲线均为阿基米德螺线;阿基米德螺旋线方程为ρ
a
=ρ0+k

θθ式中:ρ
a
为螺线上任意一点极径ρ0为螺线起点的极径k

为螺线极角每增加1弧度极径的增量θ为螺线上任意点的极角S为长刃部切土节距a1为长刃部耕深R1为长刃部回转半径ρ
n
为螺线终点处极角θ
n
为螺线终点处极径且螺线终点处极径θ
n
与阿基米德螺线终点处滑切角τ
n
关系如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驱动型犁旋组合式一体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阿基米德螺旋线满足阿基米德螺旋线满足式中:τ为阿基米德螺旋线上的静态滑切角τ
c
为阿基米德螺旋线上的动态滑切角
Δτ为与阿基米德螺旋线上的静态滑切角τ与阿基米德螺旋线上的动态滑切角τ
c
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庆喜谢昊明张青松舒彩霞裴立民李心志敖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