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反式乌头酸作为种子处理剂在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害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反式乌头酸作为种子处理剂在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害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889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式乌头酸作为种子处理剂在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害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反式乌头酸具有干扰线虫定位种子的作用机制,利用该作用机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反式乌头酸制备成种子处理剂,不仅可以驱避线虫使植物免遭寄生线虫的侵害,也可以用于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病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种子处理剂及其在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害中的应用,尤其涉及反式乌头酸作为种子处理剂的活性成分在驱避植物寄生线虫或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害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种子处理是将外源物质应用于种子表皮,从而保护种子免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些外源物质被称为种子处理剂,其可以是具有功能的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以及一些化学物质或者这几种的复配物。利用种子处理剂进行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提高植物活力,保护作物免受生物胁迫(种子传播以及土壤传播病虫害的侵袭)以及不利环境(如干旱、盐碱、极端温度等)的影响。种子处理剂主要作用于经济作物和蔬菜,少部分用于牧草、花卉等。种子处理具有高效、经济、环保、残效期长、多功能、便于机械化作业等诸多优点,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有效方式,因此该方式被认为是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最佳施药方式之一。

2、据调查统计,植物寄生线虫每年会造成157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根结线虫属和孢囊线虫属两个种类的植物寄生线虫危害最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植物寄生线虫宿主范围广,分布范围也广,并且在土壤中传播,人们不易察觉,使得其防治具有困难性。因此,亟需寻找一些绿色环保的防治方式,减轻线虫的危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在土壤中种子是最先与植物寄生线虫接触的器官,因此利用播种前种子处理的方式保护种子,提高植物抗性,帮助作物抵御植物寄生线虫被认为是有效的防治方式。而对于新型种子处理剂的挖掘和研究,也可以帮助人们为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提供更多的资源。

3、本专利技术人在前期的研究中获得了一种防治植物病原线虫和有害昆虫的反式乌头酸生物农药(中国专利cn103416400a,公开日2013年12月4日)。通过生物测定发现,反式乌头酸具有明显的杀南方根结线虫、大豆孢囊线虫、甘薯茎线虫的活性及抑制棉铃虫、家蝇生长的活性;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使用浓度为100-1000μg/ml,最佳使用浓度为500μg/ml,对其死亡率为85.5%;对大豆孢囊线虫的使用浓度为200-1000μg/ml,最佳使用浓度为500μg/ml,对其死亡率为99.2%。对甘薯茎线虫的使用浓度为500μg/ml,对其死亡率为53.4%。对棉铃虫的使用浓度为10-1000μg/ml,最佳使用浓度为200μg/ml,对其生长抑制率为34.0%。对家蝇的使用浓度为10-1000μg/g,最佳使用浓度为200μg/g,对其生长抑制率为13.4%。

4、除了植物根系外,种子是唯一可以在土壤中与线虫直接接触的植物器官。有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根系分泌物来吸引线虫(sikder mm,m.impacts ofrootmetabolites on soilnematodes.frontplantsci,2019,10:1792),除此之外,植物的种子(如拟南芥种子)也可以吸引线虫(tsai et al.2019),即线虫可以通过种子定位宿主,从而达到进行侵染的目的。如果能通过处理种子干扰这个吸引过程,必然对降低线虫的侵染是有效的。目前尚没有文献报道反式乌头酸作为种子处理剂对植物寄生线虫具有驱避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反式乌头酸作为种子处理剂在驱避植物寄生线虫或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害中的应用。

2、本专利技术人采用种子处理法研究反式乌头酸对植物寄生线虫的趋避性,包括对植物寄生线虫进行体外趋化实验,以及处理种子的盆栽实验、制备种子处理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发现我们前期研究中确定的新型杀线虫活性物质反式乌头酸除了具有对植物寄生线虫的毒杀活性外,利用其处理的种子还对植物寄生线虫具有驱避作用。

3、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反式乌头酸作为种子处理剂的活性成分在驱避植物寄生线虫或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害中的应用。需要说明的是,趋避性是害虫对外界刺激所表现的趋、避行为,有的害虫受到某种刺激会表现为靠近,这种是正趋性,而有的害虫受到某种刺激就主动远离,叫做负趋性,这种负趋性即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驱避效果。

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植物寄生线虫选自如下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根结线虫属、孢囊线虫属。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根结线虫属为南方根结线虫,所述的孢囊线虫属为大豆孢囊线虫。

5、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植物包括拟南芥、番茄、烟草、黄瓜、辣椒和大豆。

6、进一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将反式乌头酸作为种子处理剂的活性成分用于驱避植物寄生线虫或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害时,所述反式乌头酸的使用浓度为0.1-1mg/ml。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种子处理剂包含反式乌头酸、复合成膜剂、防腐剂,所述的复合成膜剂由羧甲基纤维素钠与壳聚糖按照1:(0.3-0.8)的质量比溶于水制备而成。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种子处理剂含有着色剂,所述的着色剂为胭脂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反式乌头酸具有干扰线虫定位种子的作用机制,利用该作用机制,本专利技术将反式乌头酸制备成种子处理剂,不仅可以驱避线虫使植物免遭寄生线虫的侵害,也可以用于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病害,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反式乌头酸作为种子处理剂的活性成分在驱避植物寄生线虫或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害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寄生线虫选自如下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根结线虫属、孢囊线虫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结线虫属为南方根结线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孢囊线虫属为大豆孢囊线虫。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包括拟南芥、番茄、烟草、黄瓜、辣椒和大豆。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式乌头酸作为种子处理剂的活性成分在驱避植物寄生线虫或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害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寄生线虫选自如下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根结线虫属、孢囊线虫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代大东张书荣彭东海郑金水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