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肿瘤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标志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464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评估肿瘤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标志物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测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水平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评估和/或监测受试者中癌症治疗效果的试剂盒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包括触珠蛋白、补体H、补体C3、补体C4A、补体C5、补体C7、免疫球蛋白G1、免疫球蛋白G2、免疫球蛋白A1和载脂蛋白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评估肿瘤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标志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血液中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IIPRCs)标志物评估抗肿瘤药物治疗效果的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对患者治疗期间血清中IIPRCs进行相对定量,建立患者的随访时间

相对定量曲线并监测患者的IIRPCs的变化,发现IIRPCs相对定量随治疗效果的变化规律,实现对抗肿瘤药物治疗效果的有效评价,为癌症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健康知识普及,人们已经有意识进行癌症的早期筛查,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也随着治疗技术和临床抗癌药物的开发得到很大提升。但是,纵观全球癌症现状,癌症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居于大部分国家30~69岁居民死因的前2位。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癌种。目前,发展中国家新发癌症病例增长幅度高于发达国家。
[0003]临床上癌症的治疗主要依赖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靶向治疗等手段,然而,由于耐药性、患者自身骨髓功能差、抗癌药物选择不适等原因,患者在抗癌治疗过程中常常面临抗癌失败的结局,使得癌症难以彻底治愈。因此,抗癌治疗的效果评估对于患者治疗的指导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对癌症的治疗效果的评估主要基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和影像学结果。但是,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受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判断标准等原因限制,其检测结果不能独立作为诊断的依据。而临床上应用的影像学检测,如超声、核磁、CT以及PET

CT等,往往各自都有优缺点,一般需要结合多种影像学结果对患者疾病状态进行评估,这无疑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液体活检正在兴起。目前,液体活检技术研究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NDA)、循环非编码RNA(ncRNA)、外泌体等。但是,上述血液标志物、影像学方法和液体活检方法的检测结果都是基于肿瘤的变化,因此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因此需要发展更多的治疗标志物评估治疗效果。IIRPCs可以兼具对肿瘤和患者机体状态的评估,有助于实现个体化的精准疗效评估。
[0004]随着关注个体的精准医学的到来,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领域中新的研究模式不在遵照临床试验统计学的规范,不再追求评判研究结果的统计学意义。因此,发展新型个体化抗癌药物预后评估方法将成为精准医学的一部分。在本专利技术之前的专利申请中提供了血清中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IIPRCs)水平与恶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参见中国专利申请201110037632.1,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人通过浓度梯度为4

10%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来分离癌症受试者的血清,获得分子量在140~1400kDa范围的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并且意想不到地发现,该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水平的变化,与抗癌治疗的效果显著相关。
[0006]因而,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检测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水平的试剂在制备评估和/或监测癌症治疗效果的试剂盒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包括触珠蛋白(HPT)、补体C3(C3)、补体C4A(C4A)、免疫球蛋白G1(IgG1)、免疫球蛋白G2(IgG2)和免疫球蛋白A1(IgA1)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进一步包括载脂蛋白A

I(ApoA

I);更优选地,所述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进一步包括补体H(CFH)、补体C5(C5)和补体C7(C7)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在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水平为来自受试者血清中的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水平,优选地,所述受试者为癌症患者。
[0008]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水平为相对于质量控制样本中的内参蛋白进行归一化的相对水平,其中所述质量控制样本为慢性病患者的血清混合样本,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类型癌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患者的血清;所述内参蛋白优选为转铁蛋白复合物(TAPC);其包括转铁蛋白二聚体和载脂蛋白A

I。
[0009]在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通过以下步骤检测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水平:
[0010]a)通过浓度梯度为4

10%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质量控制(QC)样本和癌症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癌症患者的血清样本,获得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条带,其中所述质量控制(QC)样本为慢性病患者的血清混合样本;
[0011]b)电泳结束后,对凝胶进行染色和脱色处理;
[0012]c)染色和脱色后的凝胶经扫描仪扫描后保存为图片;和
[0013]d)利用图像

数据采集软件获取步骤d)保存的图片中癌症患者样本的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目的条带(Qs)、与目的条带具有相同面积的背景条带(Qsb)、质量控制(QC)样本的内参蛋白条带(QCt)、和其背景条带(QCtb)的强度值,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癌症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血清中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相对定量水平:
[0014]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相对定量水平=[(Qs

Qsb)/(QCt

QCtb)]×
100;
[0015]其中所述内参蛋白优选为质量控制样本中的转铁蛋白复合物(TAPC)。
[0016]在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癌症选在肺癌,优选为鳞状细胞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神经胶质瘤;消化系统肿瘤,优选为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肾癌;卵巢癌;子宫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神经母细胞瘤;脑癌;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宫颈癌;膀胱癌;乳腺癌;头颈癌;横纹肌肉瘤;尤文氏肉瘤;骨肉瘤;软组织肉瘤;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骨髓瘤;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优选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0017]在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癌症治疗选自化疗、免疫疗法、放射疗法和手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在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化疗包括使用化疗剂的治疗,所述化疗剂选自例如抗肿瘤/细胞毒性抗生素、烷化剂、抗代谢药、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有丝分裂抑制剂、基于铂的组分、特异性激酶抑制剂、激素、细胞因子、抗血管生成剂、抗体、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血管破坏剂。
[0019]所述抗肿瘤剂或细胞毒性抗生素可以例如选自蒽环类药物(例如多柔比星、柔红
霉素、亚德里亚霉素、伊达比星、表柔比星、米托蒽醌、戊柔比星)、放线菌素、博来霉素、丝裂霉素C、普卡霉素和羟基脲。
[0020]所述烷化剂可以例如选自二氯甲基二乙胺、环磷酰胺、美法仑、苯丁酸氮芥、异环磷酰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水平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评估和/或监测受试者中癌症治疗效果的试剂盒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包括触珠蛋白、补体C3、补体C4A、免疫球蛋白G1、免疫球蛋白G2和免疫球蛋白A1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其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进一步包括载脂蛋白A

I;优选地,所述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进一步包括补体H、补体C5和补体C7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水平为来自受试者血清中的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水平,所述受试者为癌症患者,优选地,所述受试者患有选自以下任一种的癌症:肺癌,优选为鳞状细胞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神经胶质瘤;消化系统肿瘤,优选为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肾癌;卵巢癌;子宫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神经母细胞瘤;脑癌;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宫颈癌;膀胱癌;乳腺癌;头颈癌;横纹肌肉瘤;尤文氏肉瘤;骨肉瘤;软组织肉瘤;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骨髓瘤;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优选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癌症治疗选自化疗、免疫疗法、放射疗法和手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癌症治疗为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子宫癌、宫颈癌、卵巢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药物治疗;优选地,所述癌症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培美曲塞治疗肺癌、使用紫杉醇和替吉奥联合治疗胃癌、使用伊立替康和爱必妥联合治疗结肠癌、使用奥沙利铂和同奥和5

氟尿嘧啶联合治疗直肠癌患者、使用呋喹替尼治疗结肠癌和直肠癌、使用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使用紫杉醇和环磷酰胺治疗子宫癌、使用紫杉醇和顺铂治疗宫颈癌、使用紫杉醇和环磷酰胺治疗卵巢癌、或使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通过以下步骤检测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水平:a)通过浓度梯度为4

10%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质量控制(QC)样本和癌症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癌症患者的血清样本,获得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条带,其中所述质量控制(QC)样本为的慢性病患者的血清混合样本;b)电泳结束后,对凝胶进行染色和脱色处理;c)染色和脱色后的凝胶经扫描仪扫描后保存为图片;和d)利用图像

数据采集软件获取步骤d)保存的图片中癌症患者样本的免疫炎症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目的条带(Qs)、与目的条带具有相同面积的背景条带(Qsb)、质量控制(QC)样本的内参蛋白条带(QCt)、和其背景条带(QCtb)的强度值,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癌症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血清中免疫炎症相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立李丹张慧娟张继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