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以及钢管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6456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作为容易产生缺陷的部分的接缝的数量较少、并且能够由焊接机器人进行自动焊接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通过多层堆焊而焊接钢管(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以及钢管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以及钢管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多层堆焊而焊接钢管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以及钢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设现场的多边形方钢管、圆形钢管的接头焊接在安装件装配钢架架设调整夹具,在柱垂直固定的状态下进行焊接。该多边形方钢管、圆形钢管的焊接为了提高作业效率,近年来应用了可移动型的小型焊接机器人、自动机。然而,通常,用于每一个柱的钢架架设调整夹具大多为4个以上,该钢架架设调整夹具遮蔽坡口,因此连续的焊接变得困难。因而,即使使用了可移动型的小型焊接机器人、自动机,也存在与半自动焊接相比作业效率较差的情况。
[0003]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建筑用多边形方钢管柱的焊接方法:使用焊接机器人对由设置于接合部的四面的钢架架设调整夹具划分的四半部中的、对置的四半部焊接最初的几层的量并研磨焊接端部。接下来,使用其他焊接机器人将剩余的两个四半部同样地焊接最初的几层的量之后,撤去钢架架设调整夹具,接下来,使用两台焊接机器人,相互交替半周,一边研磨焊接端部一边焊接剩余的几层的量。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8

536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建筑用多边形方钢管柱的焊接方法,在最初的几层的量的焊接中产生四处接缝,在剩余的几层的量的焊接中,产生两处接缝。需要说明的是,在多边形方钢管、圆形钢管的焊接中,首层以及第二层的焊接的难度较高,存在容易产生焊接缺陷的倾向。另外,在焊道的接缝(以后,也简称为“接缝”或“焊道接缝”。)中,还容易产生缺陷。因此,寻求能够减少接缝而抑制焊接缺陷并且作业效率较高的焊接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作为容易产生缺陷的部分的接缝的数量较少、并且能够由焊接机器人进行自动焊接且作业效率较高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以及钢管的制造方法。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由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的下述(1)的结构达成。
[0012](1)一种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其通过多层堆焊而焊接钢管,其特征在于,
[0013]所述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包括:
[0014]在设置于所述钢管的安装件装配钢架架设调整夹具而固定所述钢管的坡口部的步骤;
[0015]对所述坡口部通过半自动焊接或手动焊接而焊接到最初的一层或几层的步骤;
[0016]在到所述最初的一层或所述几层的焊接结束后撤去所述钢架架设调整夹具的步骤;以及
[0017]利用焊接机器人以使焊道接缝成为两处以下的方式焊接剩余的层的步骤。
[0018]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作为容易产生缺陷的部分的接缝的数量较少、并且由焊接机器人进行的作业效率高的能够进行自动焊接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
[0019]另外,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涉及以下的(2)~(9)。
[0020](2)根据(1)所述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1]在利用单一的所述焊接机器人焊接所述剩余的层时,
[0022]在所述焊道接缝处,
[0023]在所述剩余的层中的首层中,
[0024]将焊接开始点设定于任意的位置,
[0025]焊接结束点设定于越过所述焊接开始点的位置,
[0026]将从所述焊接开始点到所述焊接结束点的焊道的重叠部设定为10~20mm,
[0027]在下一层以后的层中,
[0028]将前一层的焊接结束点附近设为该下一层的焊接开始点,
[0029]焊接结束点设定于越过所述焊接开始点的位置,
[0030]将从所述焊接开始点到所述焊接结束点的焊道的重叠部设定为10~20mm。
[0031]根据该结构,在容易产生焊接缺陷的焊道接缝处,能够抑制焊接缺陷。
[0032](3)根据(1)所述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033]在利用多个所述焊接机器人焊接所述剩余的层时,
[0034]在所述焊道接缝处,
[0035]在所述剩余的层中的首层中,
[0036]针对多个所述焊接机器人中的每一个,
[0037]将焊接开始点设定于任意的位置,
[0038]一个所述焊接机器人的焊接结束点设定于越过相邻的其他所述焊接机器人的所述焊接开始点的位置,
[0039]将从所述焊接开始点到所述焊接结束点的焊道的重叠部设定为10~20mm,
[0040]在下一层以后的层中,
[0041]针对多个所述焊接机器人中的每一个,
[0042]将前一层的焊接结束点附近设为该下一层的焊接开始点,
[0043]一个所述焊接机器人的焊接结束点设定于越过相邻的其他所述焊接机器人的所述焊接开始点的位置,
[0044]将从所述焊接开始点到所述焊接结束点的焊道的重叠部设定为10~20mm。
[0045]根据该结构,在容易产生焊接缺陷的焊道接缝处,能够抑制焊接缺陷。
[0046](4)根据(2)或(3)所述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047]在从所述焊接开始点起10~30mm的焊接开始范围,变更焊接电流、焊接速度以及焊嘴

母材间距离中的至少一个焊接条件,
[0048]所述焊接开始范围中的开始焊接电流相对于正式焊接的所述焊接电流设定为50
~90%,
[0049]所述焊接开始范围中的开始焊接速度相对于正式焊接的所述焊接速度设定为110~140%,
[0050]所述焊接开始范围中的焊嘴一母材间距离相对于正式焊接的所述焊嘴一母材间距离设定为50~120%。
[0051]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焊接开始范围中的熔敷量而抑制重叠部的膨胀。
[0052](5)根据(2)~(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053]在所述重叠部的焊接中,变更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电弧电压以及焊嘴

母材间距离中的至少一个焊接条件,
[0054]所述重叠部中的结束焊接电流相对于正式焊接的所述焊接电流设定为50~90%,
[0055]所述重叠部中的结束焊接速度相对于正式焊接的所述焊接速度设定为110~140%,
[0056]所述重叠部中的结束电弧电压相对于正式焊接的所述电弧电压设定为50~90%,
[0057]所述重叠部中的结束焊嘴

母材间距离相对于正式焊接的所述焊嘴

母材间距离设定为50~120%。
[0058]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正式焊接后进行弧坑处理,使焊道的凹陷平滑而改善外观。
[0059](6)根据(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其通过多层堆焊而焊接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包括:在设置于所述钢管的安装件装配钢架架设调整夹具而固定所述钢管的坡口部的步骤;对所述坡口部通过半自动焊接或手动焊接而焊接到最初的一层或几层的步骤;在到所述最初的一层或所述几层的焊接结束后撤去所述钢架架设调整夹具的步骤;以及利用焊接机器人以使焊道接缝成为两处以下的方式焊接剩余的层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单一的所述焊接机器人焊接所述剩余的层时,在所述焊道接缝处,在所述剩余的层中的首层中,将焊接开始点设定于任意的位置,焊接结束点设定于越过所述焊接开始点的位置,将从所述焊接开始点到所述焊接结束点的焊道的重叠部设定为10~20mm,在下一层以后的层中,将前一层的焊接结束点附近设为该下一层的焊接开始点,焊接结束点设定于越过所述焊接开始点的位置,将从所述焊接开始点到所述焊接结束点的焊道的重叠部设定为10~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多个所述焊接机器人焊接所述剩余的层时,在所述焊道接缝处,在所述剩余的层中的首层中,针对多个所述焊接机器人中的每一个,将焊接开始点设定于任意的位置,一个所述焊接机器人的焊接结束点设定于越过相邻的其他所述焊接机器人的所述焊接开始点的位置,将从所述焊接开始点到所述焊接结束点的焊道的重叠部设定为10~20mm,在下一层以后的层中,针对多个所述焊接机器人中的每一个,将前一层的焊接结束点附近设为该下一层的焊接开始点,一个所述焊接机器人的焊接结束点设定于越过相邻的其他所述焊接机器人的所述焊接开始点的位置,将从所述焊接开始点到所述焊接结束点的焊道的重叠部设定为10~20m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焊接开始点起10~30mm的焊接开始范围中,变更焊接电流、焊接速度以及焊嘴

母材间距离中的至少一个焊接条件,所述焊接开始范围中的开始焊接电流相对于正式焊接的所述焊接电流设定为50~90%,所述焊接开始范围中的开始焊接速度相对于正式焊接的所述焊接速度设定为110~
140%,所述焊接开始范围中的焊嘴

母材间距离相对于正式焊接的所述焊嘴

母材间距离设定为50~120%。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叠部的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岛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