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系统与电池系统的冷却水路架构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623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03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电驱系统与电池系统的冷却水路架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影响,导致车辆的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水路架构包括:电池系统回路、电驱系统回路、中冷器回路和冷却回路;电驱系统回路的两端和电池系统回路的两端,均与冷却回路的两端连接;控制阀,电驱系统回路的一端通过控制阀与电池系统回路连接,另一端与电池系统回路连接,控制电池系统回路或电驱系统回路与冷却回路之间的通断;第一三通比例阀,第一三通比例阀的三个阀门分别与中冷器回路、控制阀以及冷却回路连接,第一三通比例阀与冷却回路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中冷器回路的另一端与冷却回路的另一端连接。的另一端连接。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系统与电池系统的冷却水路架构及车辆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驱系统与电池系统的冷却水路架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混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的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由于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各系统及其零部件的温度工作区间差异较大,为了维持大部分零部件需要借助外界手段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区间,以确保零部件的稳定、高效工作,电驱系统、电池和发动机并存,可同时或者分别为整车提供动力,因此保证全工况全天候下各系统均处于最优工作温度即可保证动力系统稳定。
[0003]现有技术中,在车辆不同驱动模式下,电池系统、电驱系统和中冷器所需要的冷却效果不同,在对其分别进行冷却时,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影响,导致车辆的冷却效果较差。
[0004]申请内容
[0005]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电驱系统与电池系统的冷却水路架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影响,导致车辆的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却水路架构,所述水路架构包括:
[0007]电池系统回路、电驱系统回路、中冷器回路和冷却回路;
[0008]所述电驱系统回路的两端和所述电池系统回路的两端,均与所述冷却回路的两端连接,以使所述冷却回路对所述电驱系统回路和所述电池系统回路进行冷却;
[0009]控制阀,所述电驱系统回路的一端通过控制阀与所述电池系统回路连接,另一端与电池系统回路连接,以连接成并联回路,并控制所述电池系统回路或所述电驱系统回路与所述冷却回路之间的通断;
[0010]第一三通比例阀,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的三个阀门分别与所述中冷器回路、控制阀以及所述冷却回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与所述冷却回路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所述中冷器回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回路的另一端连接,使所述中冷回路、所述电池系统回路以及所述电驱系统回路形成并联回路。
[0011]可选地,所述电池系统回路上设置有:
[0012]第二泵体、冷水机模块、电池主体、第一溢水罐;
[0013]所述第二泵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溢水罐连接,所述第二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主体连接;
[0014]所述冷水机模块、所述电池主体、第二泵体与所述第一溢水罐顺次连接,以对所述电池主体进行冷却。
[0015]可选地,所述电池系统回路还包括:
[0016]PCT加热模块,所述PCT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泵体与所述电池主体之间。
[0017]可选地,所述电驱系统回路包括:
[0018]第二三通比例阀;
[0019]用于对第一类型的驱动部件进行冷却的第一支路,以及用于对第二类型的驱动部件进行冷却的第二支路;其中,所述第二三通比例阀的三个阀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二溢水罐连接;
[0020]所述电池系统回路上还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阀门分别与所述以第一溢水罐、所述冷水机模块和所述控制阀连接;
[0021]所述控制阀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四个阀门分别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所述三通阀和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型的驱动部件至少包括前驱电机主体、前驱电机控制器和三合一控制器;
[0023]所述第二类型的驱动部件至少包括后驱电机主体和后驱电机控制器。
[0024]可选地,所述水路架构还包括:
[0025]第二溢水罐,所述第二溢水罐设置在电驱系统回路与所述冷却回路之间,用于对溢出的冷却液进行回收。
[0026]可选地,所述冷却回路上设置有:
[0027]电机散热器和第一低温散热器;
[0028]所述电机散热器和所述第一低温散热器串联,所述电机散热器与所述电驱系统回路连接,所述所述第一低温散热器与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连接。
[0029]可选地,所述中冷器回路上设置有:
[0030]水冷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
[0031]所述第二低温散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低温散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冷中冷器;
[0032]所述水冷中冷器远离所述第二低温散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连接,以使所述第二低温散热器与所述电机散热器并联。
[0033]可选地,所述水路架构还包括:
[0034]发动机回路和发动机散热回路,所述发动机散热回路和发动机回路串联,用于对所述发动机回路进行冷却;
[0035]所述电池系统回路上设置有加热器,用于对所述电池系统回路进行加热,所述发动机回路与所述加热器串联,用于向所述加热器供热。
[0036]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的冷却架构
[0037]有益效果:
[0038]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驱系统与电池系统的冷却水路架构及车辆,其中,电池系统回路与电驱系统回路的两端均与冷却回路连接,从而通过冷却回路对电驱回路对电池系统和电驱系统进行冷却,通过控制阀将电驱系统回路与电池系统回路并联,然后通过第一三通比例阀将中冷器回路与电池系统回路和电驱系统回路形成的并联回路并联,当需要对电池系统回路与电驱系统回路中任意一项进行冷却时,通过控制阀将另外一条回路关闭,即可实现通过对电池系统回路与电驱系统回路的单独冷却;当中冷器回路需要冷却时,通过第一三通比例阀将电池系统回路与电驱系统回路关闭,即可对中冷器回路单独冷却;当需要对中冷器回路与电池系统回路同时冷却,或中冷器回路与电驱系统回路同时冷却时,通过
控制阀控制电池系统回路与电驱系统回路的通断,然后打开第一三通比例阀即可实现;通过第一三通比例阀调整中冷器回路与另一回路之间的流量比例,即可实现根据冷却需求调整不同回路之间的冷却效果,并使各个回路之间互不影响,有效提高了整个冷却架构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冷却架构的示意图;
[0041]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冷却架构的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说明:1、电池系统回路;11、第二泵体;12、冷水机模块;13、电池主体;14、第一溢水罐;15、PCT加热模块;16、加热器;17、三通阀;2、电驱系统回路;21、第二三通比例阀;22、第一支路;221、前驱电机主体;222、前驱电机控制器;223、三合一控制器;23、第二支路;231、后驱电机主体;232、后驱电机控制器;24、四通阀;25、第二溢水罐;3、中冷器回路;31、水冷中冷器;32、第一泵体;33、第一三通比例阀;34、第二低温散热器;4、冷却回路;41、电机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水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架构包括:电池系统回路(1)、电驱系统回路(2)、中冷器回路(3)和冷却回路(4);所述电驱系统回路(2)的两端和所述电池系统回路(1)的两端,均与所述冷却回路(4)的两端连接,以使所述冷却回路(4)对所述电驱系统回路(2)和所述电池系统回路(1)进行冷却;控制阀,所述电驱系统回路(2)的一端通过控制阀与所述电池系统回路(1)连接,另一端与电池系统回路(1)连接,以连接成并联回路,并控制所述电池系统回路(1)或所述电驱系统回路(2)与所述冷却回路(4)之间的通断;第一三通比例阀(33),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33)的三个阀门分别与所述中冷器回路(3)、控制阀以及所述冷却回路(4)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33)与所述冷却回路(4)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32),所述中冷器回路(3)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回路(4)的另一端连接,使所述中冷回路、所述电池系统回路(1)以及所述电驱系统回路(2)形成并联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回路(1)上设置有:第二泵体(11)、冷水机模块(12)、电池主体(13)、第一溢水罐(14);所述第二泵体(1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溢水罐(14)连接,所述第二泵体(11)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主体(13)连接;所述冷水机模块(12)、所述电池主体(13)、第二泵体(11)与所述第一溢水罐(14)顺次连接,以对所述电池主体(13)进行冷却;所述电池系统回路(1)上还设置有三通阀(17),所述三通阀(17)的三个阀门分别与所述以第一溢水罐(14)、所述冷水机模块(12)和所述控制阀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回路(1)还包括:PCT加热模块(15),所述PCT加热模块(15)设置在所述第二泵体(11)与所述电池主体(1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系统回路(2)包括:第二三通比例阀(21);用于对第一类型的驱动部件进行冷却的第一支路(22),以及用于对第二类型的驱动部件进行冷却的第二支路(23);其中,所述第二三通比例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向松王恒陈月刘晓光程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