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512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6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该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和导光组件。其中,灯板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发光板,相邻两个发光板之间具有拼接缝,发光板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导光组件设置于拼接缝处,导光组件在垂直于灯板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发光元件的高度,且导光组件远离发光板的一侧的表面朝向拼接缝的方向凹陷,以使相邻两个发光板的靠近拼接缝的边缘的发光元件的部分出射光经导光组件折射后向拼接缝一侧偏折。该背光模组可有效提高拼接缝处的亮度,且出光更加均匀,提高了出光品质。品质。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亚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作为一种新兴显示技术,其在视角、亮度、高动态范围成像(High Dynamic Imaging,HDR)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欢迎。
[0003]目前,将Mini LED作为背光源,搭配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以实现显示装置的超薄、高亮、多分区。随着分区数量的增加,分区的需求也在增加。因而,有源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AM)方式被提出。
[0004]然而,当采用AM TFT设计结构时,因外接线路采用COP(Chip On Pi,COP)绑定方式实现,极易出现灯板拼接区域发光元件的间距大于面内发光元件的间距,导致拼接缝产生暗区,影响背光模组的出光品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灯板拼接区域发光元件的间距大于面内发光元件的间距导致拼接缝产生暗区,影响背光模组的出光品质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和导光组件。
[0007]灯板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发光板,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板之间具有拼接缝,所述发光板包括多个发光元件。
[0008]导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拼接缝处,所述导光组件在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发光元件的高度,且所述导光组件远离所述发光板的一侧的表面朝向所述拼接缝的方向凹陷,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板的靠近所述拼接缝的边缘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部分出射光经所述导光组件折射后向所述拼接缝一侧偏折。
[0009]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背离所述发光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边缘发光元件,所述边缘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发光板的靠近所述拼接缝的边缘处;在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所述凹陷的表面的最高点所在的高度范围为第一高至第二高度之间,所述凹陷的表面的最低点所在的高度小于第三高度。
[0010]所述第一高度为所述边缘发光元件的靠近所述导光组件的侧面的最外侧的出射光与所述导光组件的侧面所在平面的交点到所述发光元件背离所述光学膜片的表面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第二高度为所述发光元件的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表面到所述光学膜片之间的距离的三分之二与所述发光元件在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的厚度的和;所述第三高度为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板的所述边缘发光元件的靠近所述拼接缝的
一侧的最外侧的出射光经所述导光组件折射后的光线的交点到到所述发光元件背离所述光学膜片的表面所在平面的距离。
[0011]其中,所述凹陷的表面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导光组件在所述拼接缝宽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所述第一侧面与对应的所述发光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
°
,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与对应的所述发光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
°
,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板靠近所述拼接缝的边缘的发光元件的部分所述出射光经所述导光组件折射后的光线与所述发光板所在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15
°

[0012]其中,所述导光组件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一本体部设置于所述拼接缝中,所述第二本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本体部沿所述拼接缝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拼接缝两侧的所述发光板上。
[0013]其中,所述导光组件沿所述拼接缝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本体部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范围为0.2

0.6mm。
[0014]其中,所述第一本体部远离所述第二本体部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导光组件还包括补光元件,所述补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凹槽中。
[0015]其中,所述凹槽底面朝向所述第二本体部凸起。
[0016]其中,所述凹陷的表面设有混光膜层,以对偏折至所述导光组件远离所述拼接缝的一侧表面的光进行混光。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该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包括:启动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上述所涉及的背光模组;检测所述拼接缝处的第一亮度;基于检测得到的所述第一亮度,对所述拼接缝处进行补光。
[00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涉及的背光模组。
[00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该背光模组通过使多个发光板相互拼接形成灯板,以向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通过在发光板拼接缝处设置导光元件,并使导光组件在垂直于灯板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发光元件的高度,使得该导光组件可接收到相邻两个发光板靠近拼接缝的边缘的发光元件的部分出射光;并通过使导光组件远离发光板的一侧的表面朝向拼接缝的方向凹陷,使得相邻两个发光板的靠近拼接缝的边缘的发光元件的部分出射光经导光组件折射后可从该凹陷的表面射出,并向拼接缝的一侧偏折,从而使得相邻两个发光板的靠近拼接缝的边缘的发光元件的更多出射光能够偏折至拼接缝处,增大了拼接缝处的混光区域,以对拼接缝处产生的暗区进行补光,有效提高拼接缝处的亮度,降低拼接缝处的光场与发光板面内的光场之间的亮度差,使得背光模组的出光更加均匀,优化了该背光模组的出光品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凹陷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图2所述背光模组中导光组件的各角度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组件的各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图7所示步骤S30的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

背光模组;2

显示面板;10

背板;20

灯板;21

发光板;211

驱动基板;212

发光元件;213

边缘发光元件;30

导光组件;31

第一本体部;311

凹槽;32第二本体部;33

凹陷部;34最低点;35

最高点;331

第一表面;332

第二表面;321

第一侧面;322

第二侧面;36

补光元件;4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发光板,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板之间具有拼接缝,所述发光板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拼接缝处,所述导光组件在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发光元件的高度,且所述导光组件远离所述发光板的一侧的表面朝向所述拼接缝的方向凹陷,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板的靠近所述拼接缝的边缘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部分出射光经所述导光组件折射后向所述拼接缝一侧偏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背离所述发光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边缘发光元件,所述边缘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发光板的靠近所述拼接缝的边缘处;在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所述凹陷的表面的最高点所在的高度范围为第一高度至第二高度之间,所述凹陷的表面的最低点所在的高度小于第三高度;所述第一高度为所述边缘发光元件的靠近所述导光组件的侧面的最外侧的出射光与所述导光组件的侧面所在平面的交点到所述发光元件背离所述光学膜片的表面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第二高度为所述发光元件的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表面到所述光学膜片之间的距离的三分之二与所述发光元件在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的厚度的和;所述第三高度为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板的所述边缘发光元件的靠近所述拼接缝的一侧的最外侧的出射光经所述导光组件折射后的光线的交点到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表面所在平面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的表面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导光组件在所述拼接缝宽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远港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