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457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所述背光源装置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安装背光源装置:散热防尘机构,所述散热防尘机构用于背光源装置的散热防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安装槽、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转动轴、限位件和背光源本体相互配合,通过转动限位件,进而卡紧背光源本体,防止其脱落,方便安装固定背光源装置,通过在安装板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为L字型,使得安装板与安装位置形成散热空间,再配合通槽和防尘网,有效散去背光源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设置有电机、滑槽、螺纹杆、移动块和清洁辊,可以有效除去背光源本体表面的灰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源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源是液晶显示屏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屏的视觉效果,背光源的使用非常广泛,由于背光源的使用频率较高,使得背光源容易出现一些故障,而排除故障的时间的快慢,就直接影响到视觉监测设备的生产效率,现有的背光源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弊端:1、现有的背光源通常通过固定胶粘结在固定板上,导致背光源一旦发生损坏时,不容易进行快速的拆卸更换;2、背光源在使用时表面容易吸附灰尘,灰尘得不到及时的清理而堆积,容易影响到背光源的发光效果,甚至会导致背光源的损坏。
[000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和清洁的背光源,包括背光安装架,所述背光安装架上端中部开有穿通的安装槽,所述背光安装架下端固定连接有推动装置,所述背光安装架前端中部开有透光口,所述透光口内壁固定连接有遮光片,所述背光安装架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开有连接槽,所述背光安装架上端活动穿插连接有锁紧装置,且锁紧装置下部活动穿插连接在两个连接槽内,所述锁紧装置活动卡接有背光源,且背光源下端活动穿插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背光安装架左端固定连接有清洁装置。上述装置通过设置推动装置和锁紧装置,可以在背光源损坏时快速推出背光源进行更换,节省拆卸的时间,但存在问题,如背光源装置不方便安装固定,装置散热防尘性能不好,实用性不高等问题,因此,我们对现有的背光源装置进行一定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所述背光源装置包括:
[0006]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安装背光源装置:
[0007]散热防尘机构,所述散热防尘机构用于背光源装置的散热防尘;
[0008]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背光源本体、安装槽、支撑件、导向孔、限位件、第一限位槽、转动轴、第二限位槽、安装座和导向杆,所述安装板前端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的后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前端中部均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壁分别通过导向杆连接在背光源本体后端四角,所述背光源本体四边中部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安装板内部对应第一限位槽位置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安装板后端左右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
[0009]散热防尘机构包括滑槽、螺纹杆、移动块、电机、清洁辊、防尘网和通槽,所述安装板后端中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安装板前端上下两侧均设置有
滑槽,所述滑槽右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左端均转动连接在安装板内部,所述螺纹杆外径中部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侧一端前侧分别转动连接在清洁辊上下两端。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导向孔后端内壁均设置有弹簧。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转动轴前端均贯穿安装板并固定连接有转盘。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安装座后端中部均设置有安装孔。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支撑件和背光源本体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垫。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限位件为L字型。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安装座为L字型。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支撑件为三角形。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所述导向杆外径均滑动连接在导向孔内壁。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7]所述滑槽内壁均滑动连接在移动块外侧。
[002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9]1、本技术中,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座和安装孔,方便工作人员将安装板安装到合适位置,通过设置有安装槽、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转动轴、限位件和背光源本体相互配合,通过转动限位件,进而卡紧背光源本体,防止其脱落,方便安装固定背光源装置,通过设置有导向孔和导向杆,起到导向作用,避免安装时发生偏移,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0]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支撑件,使得背光源本体与安装板之间形成散热空间,通过在安装板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为L字型,使得安装板与安装位置形成散热空间,再配合通槽和防尘网,有效散去背光源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设置有电机、滑槽、螺纹杆、移动块和清洁辊,可以有效除去背光源本体表面的灰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正视的剖视图;
[003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后视的剖视图;
[003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俯视的剖视图;
[0035]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的后视图。
[0036]图例说明:
[0037]1、安装板;2、背光源本体;3、转盘;4、滑槽;5、安装机构;6、螺纹杆;7、移动块;8、电
机;9、散热防尘机构;10、清洁辊;11、安装槽;12、支撑件;13、防尘网;14、通槽;15、导向孔;16、限位件;17、第一限位槽;18、转动轴;19、第二限位槽;20、安装座;21、弹簧;22、导向杆;23、缓冲垫;2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装置包括:安装机构(5),所述安装机构(5)用于安装背光源装置:散热防尘机构(9),所述散热防尘机构(9)用于背光源装置的散热防尘;所述安装机构(5)包括安装板(1)、背光源本体(2)、安装槽(11)、支撑件(12)、导向孔(15)、限位件(16)、第一限位槽(17)、转动轴(18)、第二限位槽(19)、安装座(20)和导向杆(22),所述安装板(1)前端中部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壁的后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件(12),所述支撑件(12)前端中部均设置有导向孔(15),所述导向孔(15)内壁分别通过导向杆(22)连接在背光源本体(2)后端四角,所述背光源本体(2)四边中部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7),所述安装板(1)内部对应第一限位槽(17)位置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9),所述第二限位槽(19)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外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件(16),所述安装板(1)后端左右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0);散热防尘机构(9)包括滑槽(4)、螺纹杆(6)、移动块(7)、电机(8)、清洁辊(10)、防尘网(13)和通槽(14),所述安装板(1)后端中部设置有通槽(14),所述通槽(14)内壁设置有防尘网(13),所述安装板(1)前端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滑槽(4),所述滑槽(4)右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高鑫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