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08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座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顶柱滑动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座椅的下端对称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顶柱通过传动组件啮合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双向螺杆和座椅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顶柱,顶柱上表面和支撑板之间的受力支撑代替传统座椅调整中连杆连接的方式,避免用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支撑结构的弯曲损坏,提升座椅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使得座椅在高度调整完成后控制座椅两端的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动作,使得座椅可以进行角度改变,提升用户驾驶体验的舒适性。户驾驶体验的舒适性。户驾驶体验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座椅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座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汽车已经逐渐走入家家户户,成为人们出行、工作的常用工具之一,但是随着人们对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车座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也急需去完善。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107953807A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座椅座垫,所述座椅靠背下端与汽车底板连接,座椅座垫贴合座椅靠背设置,座椅座垫通过多个连接支架与汽车底板连接,连接支架设置为四边形铰链连杆结构,连接支架包括四个连杆,每个连接支架下端的连杆与汽车底板固定连接,座椅座垫底部设置多道滑槽。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高度的调整控制主要通过连杆支撑的方式进行工作,但是连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弯折损坏的情况,影响座椅调节支撑的安全性,同时座椅在高度调整后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一定的角度调整,降低座椅使用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0005]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座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座椅,该装置能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支撑效果差以及无法进行角度调整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座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顶柱滑动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座椅的下端对称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顶柱通过传动组件啮合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双向螺杆和座椅滑动连接;
[0009]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和顶柱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蜗轮和双向螺杆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柱的曲面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所述底座设有凹槽,所述顶柱和凹槽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座椅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杆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和顶柱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块采用球形结构,所述滑块通过导轨和顶柱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最大直径尺寸大于导轨的开口直径尺寸。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和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限位块和底座滑动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对称设有T形槽,所述限位块通过双向螺杆和T形槽滑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通过设置顶柱,顶柱上表面和支撑板之间的受力支撑代替传统座椅调整中连杆连接的方式,避免用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支撑结构的弯曲损坏,提升座椅使用的安全性;
[0017]2、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使得座椅在高度调整完成后控制座椅两端的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动作,使得座椅进行角度改变,提升用户驾驶体验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座;11、凹槽;12、T形槽;2、电机;3、顶柱;31、导轨;4、座椅;5、靠背;6、电动伸缩杆;61、限位块;7、传动组件;71、蜗杆;72、蜗轮;8、双向螺杆;9、支撑板;91、连杆;9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参照图1

3,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座椅,包括底座1,底座1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顶柱3滑动连接有座椅4,需要说明的是,电机2采用市面上常见的抱闸控制电机2,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用于顶柱3的驱动工作,底座1设有凹槽11,顶柱3的转轴通过轴承和凹槽11的两侧转动连接。
[0025]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和图3所示,顶柱3的曲面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座椅4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通过连杆91转动连接有滑块92,滑块92和顶柱3滑动连接,其中,滑块92采用球形结构,滑块92设有缺口,连杆91通过转轴和缺口转动连接,滑块92通过导轨31和顶柱3滑动连接,滑块92的最大直径尺寸大于导轨31的开口直径尺寸,使得顶柱3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不同高度的曲面带动支撑板9进行升降动作,进而实现座椅4高度的调整工作,通过顶柱3上表面和支撑板9之间的受力支撑代替连杆91连接的方式,避免用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支撑结构的弯曲损坏,提升座椅4使用的安全性。
[0026]如图1所示,座椅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靠背5,座椅4的下端对称设有电动伸缩杆6,需要注意的是,电动伸缩杆6的具体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与本技术的创新点无关,电动伸缩杆6的一端和底座1转动连接,电动伸缩杆6的另一端和底座1滑动连接。
[0027]如图2所示,顶柱3通过传动组件7啮合连接有双向螺杆8,电动伸缩杆6通过双向螺
杆8和座椅4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传动组件7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71和蜗轮72,蜗杆71和顶柱3同轴固定连接,蜗轮72和双向螺杆8固定连接,使得顶柱3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蜗杆71蜗轮72带动双向螺杆8进行转动,其中,底座1对称设有T形槽12,双向螺杆8通过轴承和T形槽12的两端转动连接,电动伸缩杆6通过限位块61和双向螺杆8活动连接,同一双向螺杆8两端的限位设有螺距相同方向相反的螺孔,使得双向螺杆8转动时,限位块61能够带动电动伸缩杆6的底部向相互靠近的一端移动或是向相互远离的一端移动。
[0028]现对本技术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0029]装置使用时,启动电机2,电机2带动顶柱3和底座1的凹槽11进行转动,顶柱3转动过程中支撑板9通过球形的滑块92和导轨31进行滑动,将座椅4随着顶柱3不同高度的曲面进行顶起或是下拉,此时顶柱3两端固定连接的蜗杆71通过啮合连接的蜗轮72带动双向螺杆8进行转动,双向螺杆8带动限位块61和T形槽12进行滑动,使得电动伸缩杆6的底部向相互靠近的一端移动或是向相互远离的一端移动,实现座椅4中间以及两端位置同步的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座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顶柱(3)滑动连接有座椅(4),所述座椅(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靠背(5),所述座椅(4)的下端对称设有电动伸缩杆(6),所述顶柱(3)通过传动组件(7)啮合连接有双向螺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6)通过双向螺杆(8)和座椅(4)滑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7)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71)和蜗轮(72),所述蜗杆(71)和顶柱(3)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蜗轮(72)和双向螺杆(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3)的曲面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所述底座(1)设有凹槽(11),所述顶柱(3)和凹槽(1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背高度可调节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远景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