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艳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摆脱路障的无人机机翼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389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摆脱路障的无人机机翼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无人机机翼;无人机机翼的一端通过机翼伸缩杆连接有电动机制动件;电动机制动件包括制动仓和电动机仓,电动机仓的内部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从动件;从动件包括第一从动齿和第二从动齿;驱动电机上的第一驱动齿与第一从动齿啮合连接;当驱动电机伸缩杆向下制动时,驱动电机上的第二驱动齿通过减速件与第二从动齿啮合连接;从动件的下方通过固定件伸缩杆连接有叶片连接件,叶片连接件的两侧均连接有机翼叶片,且叶片连接件的上侧面设置有柱形挤压圈,柱形挤压圈用于向下转动叶片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脱困方式多样和脱困效果较好的特点。好的特点。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摆脱路障的无人机机翼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摆脱路障的无人机机翼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和无人伞翼机这几大类。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多旋翼飞行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无人机的爱好者也是越来越多,在操控无人机的过程中尤其是要注意空气的阻力,一旦空气的流速较大,无人机很容易失控而最终卡死在树上,位置较低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摇摆树枝使无人机脱困,但是一旦无人机卡在较高的树上时,操作人员只能束手无策,况且在暴力使无人机脱困时还会造成无人机的损坏,在目前的无人机技术当中还未涉及到无人机的脱困技术。
[0004]因此,需要对无人机的机翼进行改进以便于实现无人机摆脱路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无人机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摆脱路障的无人机机翼及其操作方法,它具有脱困方式多样和脱困效果较好的特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摆脱路障的无人机机翼,包括无人机机翼;所述无人机机翼的一端通过机翼伸缩杆连接有电动机制动件;所述电动机制动件包括制动仓以及与所述制动仓通过连接的电动机仓,所述电动机仓的内部通过驱动电机伸缩杆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从动件;所述从动件包括第一从动齿和第二从动齿;所述驱动电机上的第一驱动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齿用于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当所述驱动电机伸缩杆向下制动时,所述驱动电机上的第二驱动齿通过减速件与所述第二从动齿啮合连接,所述减速件用于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所述从动件的下方通过固定件伸缩杆连接有叶片连接件,所述叶片连接件的两侧均连接有机翼叶片,且所述叶片连接件的上侧面设置有柱形挤压圈,所述柱形挤压圈用于向下转动所述叶片连接件。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无人机机翼上设置有机翼抖动件和机翼伸缩杆,可以对无人机机翼进行抖动和伸缩;本专利技术在无人机正常驱动的情况下,驱动电机上的第一驱动齿与从动件上的第一从动齿啮合连接,进而通过第一驱动齿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一从动齿的转动,第一从动齿进而可以带动叶片连接件的快速转动,实现无人机的飞行;本专利技术在无人机遇到路障需要进行摆脱时,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伸缩杆的制动下向下推动,使第一驱动齿与第一从动齿错开,然后使第一驱动齿下方的第二驱动齿向下滑动,在第二驱动齿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与减速件啮合连接,在减速件的减速下带动从动件上的第二从动齿缓慢旋转,因此在缓慢的运转下可以使无人机摆脱,机翼叶片的缓慢运转可以防止无人机的叶片受损,还可以时无人机摆脱困境,摆脱困境后在通过驱动电机伸缩杆向上提动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上的第一
驱动齿重新与第一从动齿啮合,给从动件提供新一轮的动力;本专利技术从动件的下方通过固定件伸缩杆连接有叶片连接件,叶片连接件的两侧均连接有机翼叶片,通过从动件的转送可以带动叶片连接件的转动,从而可以推动无人机的运动,且叶片连接件的上侧面设置有柱形挤压圈,柱形挤压圈用于向下转动叶片连接件,进一步的,与传统的叶片方式不一样,机翼叶片设置在电动机制动件的底部,通过无人机机翼可以对机翼叶片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有效的对机翼叶片进行保护,提升机翼叶片的使用寿命。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齿和所述第二驱动齿均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驱动齿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齿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在同一水平轴线上,当所述驱动电机伸缩杆向下制动时,所述第二驱动齿与所述减速件在同一水平轴线上;
[0008]所述减速件通过减速轮传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仓的内部;所述减速件包括第一减速轮和第二减速轮,所述第二减速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减速轮用于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在所述第二驱动齿向下制动时,所述第二驱动齿与所述第一减速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齿与所述第一减速轮转动连接。减速件可以将驱动电机传输的速率大幅度的降低,从而可以使叶片缓慢的转动,进而有利于时无人机摆脱路障。
[0009]作为优选,所述从动件通过从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制动仓的内部;所述叶片连接件包括固定板和叶片连接板,所述固定件伸缩杆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连接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所述叶片连接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叶片安装孔,所述叶片安装孔与所述机翼叶片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固定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件相对应的第二弹簧固定件,所述第一弹簧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件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棒,所述橡胶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件接触,所述橡胶棒对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进行限位。从动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同时固定板的两端转动设置有叶片连接板,因此叶片连接板可以围绕固定板向下转动,达到回收机翼叶片的目的,机翼叶片一端的叶片安装头与叶片连接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提升机翼叶片的结构强度,大大提升使用的机翼叶片的使用寿命;叶片连接板上设置的第一弹簧固定件与固定板上的第二弹簧固定件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进行拉紧紧固,因此可以防止在不制动的情况下机翼叶片发生旋转,避免无人机的航线受损,同时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内部还设置有橡胶棒,橡胶棒的一端与第二弹簧固定件固定连接,橡胶棒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固定件接触,也就是说橡胶棒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固定件只是接触,并不是固定连接,这样的情况下机翼叶片不会向上旋转,因此机翼叶片不会被卡死,提升机翼叶片运转的效率。
[0010]作为优选,所述制动仓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底板通孔和若干个关于所述底板通孔呈中心对称的挤压件滑孔;
[0011]所述柱形挤压圈的底部通过挤压圈导向柱连接有挤压圈,所述固定件伸缩杆贯穿所述挤压圈通孔,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贯穿所述底板通孔并与所述固定件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柱形挤压圈与所述固定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柱形挤压圈的底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柱形挤压圈设置在电动机制动件的内部,柱形挤压圈上的挤压圈导向柱滑
动设置在挤压件滑孔的内部,因此柱形挤压圈可以在固定底板上进行上下的滑动,进一步的,柱形挤压圈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固定底板固定连接,也就是说,在柱形挤压圈不向下制动时,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柱形挤压圈下方的挤压圈与机翼叶片脱离,避免挤压圈对机翼叶片挤压,造成机翼叶片卡死的现象。
[0012]所述挤压圈导向柱贯穿所述挤压件滑孔,所述挤压圈导向柱竖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挤压件滑孔的内部,所述柱形挤压圈设置在所述电动机制动件的内部,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机伸缩杆向下制动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柱形挤压圈的上侧面相抵;在驱动电机向下制动时,驱动电机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摆脱路障的无人机机翼,其特征是:包括无人机机翼(1);所述无人机机翼(1)的一端通过机翼伸缩杆(102)连接有电动机制动件(2);所述电动机制动件(2)包括制动仓(202)以及与所述制动仓(202)通过连接的电动机仓(201),所述电动机仓(201)的内部通过驱动电机伸缩杆(10)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一侧设置有从动件(5);所述从动件(5)包括第一从动齿(501)和第二从动齿(502);所述驱动电机(4)上的第一驱动齿(401)与所述第一从动齿(501)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齿(401)用于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501);当所述驱动电机伸缩杆(10)向下制动时,所述驱动电机(4)上的第二驱动齿(402)通过减速件(7)与所述第二从动齿(502)啮合连接,所述减速件(7)用于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502);所述从动件(5)的下方通过固定件伸缩杆(503)连接有叶片连接件(8),所述叶片连接件(8)的两侧均连接有机翼叶片(3),且所述叶片连接件(8)的上侧面设置有柱形挤压圈(9),所述柱形挤压圈(9)用于向下转动所述叶片连接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摆脱路障的无人机机翼,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齿(401)和所述第二驱动齿(402)均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驱动齿(402)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齿(401)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齿(401)与所述第一从动齿(501)在同一水平轴线上,当所述驱动电机伸缩杆(10)向下制动时,所述第二驱动齿(402)与所述减速件(7)在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减速件(7)通过减速轮传动杆(702)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仓(203)的内部;所述减速件(7)包括第一减速轮(701)和第二减速轮(703),所述第二减速轮(703)与所述第二从动齿(50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减速轮(703)用于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502),在所述第二驱动齿(402)向下制动时,所述第二驱动齿(402)与所述第一减速轮(70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齿(402)与所述第一减速轮(70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摆脱路障的无人机机翼,其特征是:所述从动件(5)通过从动轴(504)转动设置在所述制动仓(202)的内部;所述叶片连接件(8)包括固定板(801)和叶片连接板(802),所述固定件伸缩杆(503)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板(801)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连接板(802)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801)的两端,所述叶片连接板(802)远离所述固定板(801)的一端开设有叶片安装孔(803),所述叶片安装孔(803)与所述机翼叶片(3)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连接板(80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固定件(804),所述固定板(80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件(804)相对应的第二弹簧固定件(805),所述第一弹簧固定件(804)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件(805)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14),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棒(17),所述橡胶棒(1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件(805)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棒(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件(804)接触,所述橡胶棒(17)对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摆脱路障的无人机机翼,其特征是:所述制动仓(202)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底板(204),所述固定底板(204)的中部开设有底板通孔(207)和若干个关于所述底板通孔(207)呈中心对称的挤压件滑孔(206);所述柱形挤压圈(9)的底部通过挤压圈导向柱(901)连接有挤压圈(903),所述固定件伸缩杆(503)贯穿所述挤压圈通孔(902),所述固定板(801)的上端贯穿所述底板通孔(207)并与所述固定件伸缩杆(5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柱形挤压圈(9)与所述固定底板
(204)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3)的上端与所述柱形挤压圈(9)的底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3)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底板(20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圈导向柱(901)贯穿所述挤压件滑孔(206),所述挤压圈导向柱(901)竖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挤压件滑孔(206)的内部,所述柱形挤压圈(9)设置在所述电动机制动件(2)的内部,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机伸缩杆(10)向下制动时,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柱形挤压圈(9)的上侧面相抵;所述挤压圈(903)设置在所述电动机制动件(2)的外部,且所述挤压圈(903)与所述叶片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