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365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光学镜片生产的技术领域。其中,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母粒60~80份、色粉1~10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1~5份、分散剂1~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夜视增亮镜片,在夜晚使用可以提高视觉成像的对比效果,采用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可以提高色粉与镜片基础材料的相容性,同时配合分散剂减少材料的团聚现象,从而避免夜视增亮镜片上出现瑕疵点,具有较好的运用前景。的运用前景。的运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镜片生产的
,尤其涉及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夜间行驶由于光线不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很多车主会选择配戴夜视眼镜。
[0003]夜视镜片是基于夜视技术同时借助光学成像器所做的辅助观察工具,其通过在基础镜片上加入色粉,使得镜片具有滤光效果,过滤掉特定波长的光,增强使用者视野中的对比度,从而使得可在视线较差的夜晚清晰地看到周围事物。
[0004]但是,色粉与镜片基础材料的相容性较差,使得制备得到的夜视镜片上容易出现瑕疵点,进而影响镜片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色粉与镜片基础材料的相容性较差、夜视镜片上容易出现瑕疵点以及镜片视觉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夜视增亮镜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母粒60~80份、色粉1~10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1~5份、分散剂1~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镜片中加入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作为相容剂实现色粉与母粒的融合,提高了色粉与镜片基础材料的相容性;同时,并在镜片中加入分散剂,减少因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引起的母粒和色粉抱团的情况,纳米稀土氧化钕和分散剂协同作用,减少夜视镜片上瑕疵点的出现,进而提高了镜片的视觉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母粒为聚碳酸酯,所述色粉选自蓝色色粉。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镜片中加入蓝色色粉,使得镜片可过滤波长在580~600nm的光,提高了使用者视野中物体间的色彩差别,进而增大蓝绿红的对比度,有效滤除夜间黄光,从而使得可在视线较差的夜晚更加清晰地看到周围事物。
[0011]优选的,所述夜视增亮镜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母粒65~75份、色粉2~8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2~3份、分散剂3~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
[0012]优选的,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将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1,3

二甲基
‑2‑
咪唑啉酮中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0014]S2、将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100℃下干燥1h,加入至改性溶液中,升温至150~200℃,反应30~60分钟;
[0015]S3、冷却后过滤干燥,制备得到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1,3

二甲基
‑2‑
咪唑啉酮作为溶剂,使用钛酸酯对纳米稀土氧化钕进行湿法改性,钛酸酯化学吸附于纳米稀土氧化钕的表面上,提高了其与母粒
以及色粉之间的亲和力,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加入提高了母粒与色粉之间的相容性;
[0017]同时,S2中的反应温度对于钛酸酯改性纳米稀土氧化钕的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由于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稀土氧化钕属于化学吸附,当温度过低时,不利于吸附位点的活化而产生的吸附位点少,导致改性效果差,但是,改性吸附属于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使得吸附速率小于脱附速率,同样会导致改性效果差;因此,将温度控制在150~200℃进行纳米稀土氧化钕的改性效果较佳。
[0018]优选的,所述改性溶液中钛酸酯偶联剂的质量浓度为1~3%。
[0019]优选的,所述纳米稀土氧化钕与改性溶液的投入质量比为1:95~1:~105,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平均粒径为90~150nm。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钛酸酯偶联剂的浓度以及投入量会影响稀土纳米氧化钕的改性程度:当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较少时,钛酸酯偶联剂与稀土纳米氧化钕的接触面积小,使得稀土纳米氧化钕的表面不能被钛酸酯偶联剂包覆,导致改性效果差;当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过多时,钛酸酯偶联剂的离子端吸附在稀土纳米氧化钕表面,钛酸酯偶联剂的疏水长链烃基朝向外侧,形成了空间位阻,阻止纳米颗粒团聚,同样也不利于改性。
[0021]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抗氧剂为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
[00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任一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3]夜视增亮镜片的制备方法,将所述母粒、色粉、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分散剂以及抗氧剂混合均匀,放进注塑机的料桶内,经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得到夜视增亮镜片。
[0024]优选的,所述注塑成型的温度为290~300℃。
[002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眼镜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6]一种眼镜,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
[0027]有益效果:
[0028](1)本申请通过在镜片中加入蓝色色粉,使得镜片可过滤掉波长在580~600nm的光,增大蓝绿红的对比度,增强使用者视野中物体间的色彩差别,进而增大对比度,使得配戴包括该镜片的眼镜可在视线较差的夜晚更加清晰地看到周围事物,具有增亮的效果;
[0029](2)本申请还在镜片中加入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作为母粒与色粉之间的相容剂,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与母粒以及色粉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可作为中间介质联结母粒与色粉,实现母粒与色粉的融合,减少最后镜片成品中瑕疵点的出现;
[0030](3)本申请在镜片中加入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同时还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分散剂,减少因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引起母粒与色粉抱团的出现,使得母粒与色粉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的同时,色粉在母粒中也能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进而减少因色粉局部不均匀引起的瑕疵点。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的透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未明确说明,“%”均指重量百分比。
[003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母粒60

80份、色粉1~10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1~5份、分散剂1~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母粒60~80份、色粉1~10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1~5份、分散剂1~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粒为聚碳酸酯,所述色粉选自蓝色色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夜视增亮镜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母粒65~75份、色粉2~8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2~3份、分散剂3~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1,3

二甲基
‑2‑
咪唑啉酮中制备得到改性溶液;S2、将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100℃下干燥1h,加入至改性溶液中,升温至150~200℃反应30~60分钟;S3、冷却后过滤干燥,制备得到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铭廖灿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珈昕偏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