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镜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99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镜镜片,包括平光片的色粉片和透明镜片,所述色粉片由掺有色粉的色粉片基材材料制成,所述透明镜片为透明树脂材料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和色粉片结合成一体,以解决现有的太阳镜镜片存在色差或者镜片上的镀膜层易划伤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镜镜片
本技术涉及光学镜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太阳镜镜片。
技术介绍
太阳镜,亦称遮阳镜,通过镜片来调节太阳光强度及组成成分,减少强光对眼部造成的不适和损伤,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太阳镜镜片主要可以分为吸光镜片、有色镜片和偏振镜片等几种。现有的有色镜片基本都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制造,一是直接在镜片基材材料中掺入色粉,然后直接射出来成型制得镜片,如CN102681212A所采用的方法;另一是采用浸镀的方式在镜片上镀上一层色粉遮光膜,如CN105301797A所采用的方法。但是上述的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其中色粉直接掺入到基材材料中,这种方式用于制作平光太阳镜片不存在问题,但是如果用于制作镜片薄厚变化的镜片,如太阳近视镜片或太阳老花镜片,则会由于镜片薄厚变化,因此所制得的镜片颜色不均匀(镜片厚的区域比薄的区域颜色深),影响佩戴体验;而采用浸镀成膜的有色镜片上,虽然色粉着色膜层的厚度会是均匀的,不会导致上述色差缺陷的发生,但是由于膜层的厚度都很小,而且膜的硬度也不高,因此容易会出现划伤受损导致膜层脱离的问题,影响其滤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太阳镜镜片,以解决上述存在的缺陷。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太阳镜镜片,包括平光片的色粉片和透明镜片,所述色粉片由掺有色粉的树脂材料制成,所述透明镜片为透明树脂材料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和色粉片结合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色粉片为圆弧曲面形的平光片,并且透明镜片是在色粉片的凹面以射出成型结合的。进一步的,所述色粉片未结合有透明镜片的一面上还具有变色膜。进一步的,所述色粉片未结合有透明镜片的一面上还具有偏光膜。进一步的,所述太阳镜镜片为近视镜片或者老花镜片。进一步的,所述色粉片的厚度为0.05~3.0毫米。进一步的,所述色粉片的厚度为0.8~2.5毫米。进一步的,所述色粉片的厚度为0.1~0.8毫米。进一步的,所述色粉片的树脂材料和镜片的树脂材料都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烯丙基二甘醇酸脂、聚碳酸酯、尼龙或者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镜镜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镜镜片的镜片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和平光片的色粉片,结合成一体,即解决了色粉片存在色差的问题,也避免了镀膜易划伤受损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色粉片较厚情况下的太阳镜镜片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色粉片较薄情况下的太阳镜镜片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具有变色膜的太阳镜镜片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具有偏光膜的太阳镜镜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太阳镜镜片(图中以近视太阳镜镜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平光片的色粉片1和透明镜片2,所述色粉片1由掺有色粉的色粉片基材材料制成,所述透明镜片2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和色粉片结合成一体。由于色粉片1是平光片,各处的厚度都是相同的,因此色粉片1不存在色差的问题,而透明镜片2直接在色粉片1上射出成型,结合力好,另外,由于色粉片1的厚度远比浸镀成膜的膜层厚,因此即使划伤受损也不会影响其使用。上述的太阳镜镜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制作:S1、色粉片制作:在色粉片基材材料中掺入相应比例的色粉,混合均匀后在色粉片模具中成型,待冷却脱模,以制得平光片的色粉片1,其中色粉片基材材料可以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R-39(烯丙基二甘醇酸脂)、PC(聚碳酸酯)、PA(尼龙)或者PS(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材料;S2、镜片制作:将步骤S1中制得的色粉片固定至镜片模具的型腔内,将熔融的镜片基材材料在镜片模具的型腔内射出成型,并与镜片模具型腔内的色粉片1结合成一体,待冷却脱模,以制得透明镜片2和色粉片1结合成一体的太阳镜镜片,其中镜片树脂材料可以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R-39(烯丙基二甘醇酸脂)、PC(聚碳酸酯)、PA(尼龙)或者PS(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材料。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色粉片1为圆弧曲面形的平光片,透明镜片2基材材料在色粉片1的凹面射出成型以结合。上述的色粉片1的圆弧形状可以是在模具中成型直接形成,也可以是在成型后利用模具烘烤弯折形成。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注塑的所述色粉片1的厚度应该控制在至少小于最终制造的太阳镜镜片最薄处(近视太阳镜位于中心位置,老花太阳镜位于周侧位置)的总厚度,以保证透明镜片2也至少具有一定的厚度,不会被打磨穿透。所述太阳镜镜片优选为近视镜片或者老花镜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色粉片1的树脂材料和透明镜片2的树脂材料都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R-39(烯丙基二甘醇酸脂)、PC(聚碳酸酯)、PA(尼龙)或者PS(苯乙烯)中的一种,使其之间在射出成型后具有更好的结合力,也可以避免不同材料之间应力的产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色粉片1的厚度控制在0.2~2.0毫米。以下以一种较厚的色粉片以及一种较薄的色粉膜片来进行说明。参考图1,图1是由实施例1中的制造方法所获得的具有较厚厚度的色粉片(厚度一般为0.3~3.0毫米,其中优选为0.8~2.5毫米,较厚厚度的色粉片宜采用注塑成型直接制得圆弧曲面形),由于厚度较厚,因此例如刮擦、磨损等损伤对色粉片的影响都很小,不会影响其使用。但是由于该色粉片1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不同弯度的色粉片需要通过不同的模具还制作。参考图2,图2是由实施例1中的制造方法所制成太阳镜镜片,该太阳镜镜片的厚度比较薄,即色粉片为一薄膜片(厚度一般为0.05-1.5毫米,其中优选为0.1-0.8毫米,较薄厚度的色粉片宜先制得平板状的色粉片后,再用烘弯、压弯等工艺形成圆弧曲面形,而当色粉片的厚度足够小时,色粉片本身具备柔性,可以直接贴服在镜片模具型腔内的曲面上即可,不需要通过不同的模具来实现其不同的弯度)。但是,由于色粉片比较薄(但也远大于浸镀成膜的膜层厚,其抗划伤、磨损能力也优于浸镀成膜的膜层),因此其抗划伤磨损能力不如厚度较厚的色粉片,在色粉片出现划伤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划伤区域色粉的缺失,即出现亮点的问题,从而影响滤光的效果。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色粉片1未结合有透明镜片2的一面上还具有变色膜3。在色粉片1上增加变色膜3主要是为了使该太阳镜镜片能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然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例如户外骑行,这时候太阳镜镜片的主要作用是防护以及过滤紫外线,因此一般情况下太阳镜镜片的颜色都为深色,即色粉片要掺入深色的色粉,但是深色的太阳镜镜片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又会存在看不清路面的问题,因此在色粉片1上增加变色膜3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在有变色膜的情况下,色粉片1的颜色就可以做得比较浅,其在具备一定滤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色膜来适应环境,例如无色变茶色、无色变灰色或者绿色变黑绿等。其中色粉片1和变色膜3之间的结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S11、将变色膜固定至具有相应弯度的色粉片色粉片模具的型腔内固定;S12、将熔融的并掺有相应比例色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光片的色粉片和透明镜片,所述色粉片由掺有色粉的树脂材料制成,所述透明镜片为透明树脂材料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和色粉片结合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光片的色粉片和透明镜片,所述色粉片由掺有色粉的树脂材料制成,所述透明镜片为透明树脂材料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和色粉片结合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镜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粉片为圆弧曲面形的平光片,并且透明镜片是在色粉片的凹面以射出成型结合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镜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粉片未结合有透明镜片的一面上还具有变色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镜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粉片未结合有透明镜片的一面上还具有偏光膜。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铭李俊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珈昕偏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