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壳保护套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1796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壳保护套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底套和盖板,所述底套和盖板之间通过连接带相连接,所述底套包括有壳套和底板,所述盖板包括有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通过模内注塑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面盖;所述上层板采用材质为外表面加硬并过AF处理的PET片材,所述下层板的表面喷涂橡胶漆的PET片材;所述中层板材质为高硬度的直板,其主材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的PMMA或ABS或PC材质,所述中层板的板面边缘留有贴合位,所述底套与盖板再通过PU皮料粘合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保护手机屏幕或电子产品显示区域,并通分解产品的部件,批量并专业化对产品进行表面处理,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转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壳保护套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保护套生产
,具体是一种手机壳保护套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手机作为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须品,其中智能手机占据市场主流。智能手机多属于大屏触控屏幕,且易损坏,对手机进行保护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手机保护套也随之应用而生。生产手机保护套时,首先要根据手机型号做好模具,然后用模具注塑成型,最后取出手机保护套即可,在将注塑成型的手机保护套从模具中取出的工序中,再对产品进行各种表面处理。这样的作业方式因此效率较低,关键是制作而成的手机套使用寿命低,存在磨损手机的风险。因此需要一种有效保护手机屏幕或电子产品显示区域,减少手机的刮花风险。并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转费用,减少不良率,有效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保护套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壳保护套,包括底套和盖板,所述底套和盖板之间通过连接带相连接,所述底套包括有壳套和底板,所述盖板包括有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所述底板安装在壳套的底平面上,所述底板的为折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壳保护套,包括底套(1)和盖板(2),所述底套(1)和盖板(2)之间通过连接带(3)相连接,所述底套(1)包括有壳套(11)和底板(12),所述盖板(2)包括有上层板(21)、中层板(22)和下层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安装在壳套(11)的底平面上,所述底板(12)的为折叠式结构,所述底板(12)的右半面与壳套(11)固定贴合,所述底板(12)的左半面与壳套(11)不固定,所述底板(12)通过连接带(3)与中层板(22)相连接,所述上层板(21)、中层板(22)和下层板(23)之间模内注塑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壳保护套,包括底套(1)和盖板(2),所述底套(1)和盖板(2)之间通过连接带(3)相连接,所述底套(1)包括有壳套(11)和底板(12),所述盖板(2)包括有上层板(21)、中层板(22)和下层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安装在壳套(11)的底平面上,所述底板(12)的为折叠式结构,所述底板(12)的右半面与壳套(11)固定贴合,所述底板(12)的左半面与壳套(11)不固定,所述底板(12)通过连接带(3)与中层板(22)相连接,所述上层板(21)、中层板(22)和下层板(23)之间模内注塑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21)、中层板(22)和下层板(23)通过模内注塑压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面盖,并且具备表面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壳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21)采用材质为加硬并过AF处理的PET片材,其厚度为0.125mm±0.005mm,所述上层板(21)的上表面加硬并过AF处理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壳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板(22)材质为高硬度的直板,所述中层板(22)的厚度为0.9mm±0.05mm,或使用其它厚度,其主材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的PMMA材质或ABS或PC材质,所述中层板(22)的板面边缘留有贴合位,所述上层板(21)与中层板(22)及下层板(23)均通过模内注塑形成上盖。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壳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板(23)的厚度为0.125mm±0.005mm,其主体为为表面喷涂橡胶漆的PET片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