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波共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216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音波共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载体和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的:存储单元,用于预存筛选后的音频信号;触发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筛选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分频和/或分通道处理;发声单元,用于发声;共振发声单元,用于根据通道信号发声并产生振动;共振传导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的共振传导曲面,共振传导曲面将所述振动信号进行辐射传导;所述载体还包括设于载体内的共振腔室,所述共振腔室的表面形成所述共振传导曲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枕头为载体搭建一种音波共振系统,可独立调节音波的音量大小及振动强度,提供了筛选适合该体感振动的音源筛选方法,并降低了共振辐射的传导,减弱对耳膜的冲击。减弱对耳膜的冲击。减弱对耳膜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波共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枕头
,尤其是指一种音波共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居家床品中,枕头是不可或缺的物件。对枕头应用合适的设计和材质,有助于给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体验。另一方面,合适的音乐具有一定的放松减压效果。将音乐与枕头功能结合起来的音乐枕,应当充分利用音乐的特性实现放松效果。进一步地,若将音乐的听感、触感统一起来,实现音波与人体体细胞、听觉神经的同时刺激,在合适的条件下可有放松效果。不过目前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在传统设计中,音波共振影响使用者侧躺,会对耳部造成不适。此外,现有音乐枕调低音量,音波共振的强度也往往减弱,若调高音量,音波共振强度则跟着增强,这样不能独立调节音量与共振强度,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同时现有产品没有提供适于音波共振的音源方案,由此使用者不得不自己挑选音乐,但是未经筛选验证的音乐包含的共振低频成分较少,会削弱音波共振带来的放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波共振系统,包括:载体和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的:存储单元,用于预存筛选后的音频信号;触发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对筛选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分频和/或分通道处理;发声单元,用于接收筛选后的音频信号和/或经过分通道后的音频信号,并根据所述筛选后的音频信号和/或经过分通道后的音频信号发声;共振发声单元,用于接收通道信号,并根据所述通道信号发声并产生振动,其中所述通道信号为对筛选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分频和/或分通道处理后得到的信号;共振传导单元,用于将所述振动传导至所述载体上,所述共振传导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的共振传导曲面,所述共振传导曲面能够将所述振动信号进行辐射传导;其中,所述载体还包括设于载体内的共振腔室,所述共振腔室的表面形成所述共振传导曲面。
[000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共振腔室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共振发声单元嵌入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共振发声单元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凹槽。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共振腔室的内部填充有用于减弱共振的辐射传导的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的密度或硬度小于所述载体材料。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为对称结构,所述载体的一侧端延伸有凸出结构,所述共振腔室位于所述凸出结构的一侧。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发声单元设于所述
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有传音通道,所述载体的侧表面设有与传音通道连通的出音孔。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音孔对称设于所述凸出结构的两侧。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用于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连接以接收筛选后的音频信号。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处理单元的工作提供电源供应。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生单元包括音乐扬声器,所述共振发声单元包括低频振动增强扬声器。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单元包括遥控面板、按键面板、移动终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处理单元包括MCU。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筛选音频信号的音频筛选单元,所述音频筛选单元进行筛选音频信号的方法为:待测音频信号输入该音波共振系统,共振发声单元在5V电压2.5W的功率下工作;此时监测一加速度曲线,该加速度方向为;垂直于共振腔室底部平面的竖直方向,该加速度所在的位置为:传导曲面的顶点;根据加速度曲线得到传导曲面振动时的峰值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根据峰值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筛选能达到共振效果的音频信号。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峰值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筛选能达到共振效果的音频信号的方法为:以峰值加速度数值介于 0.9

4.5m/s
2 之间,且平均加速度数值介于 0.5

4.5m/s
2 之间的音频信号作为筛选后的音频信号。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音频信号为BPM((Beat Per Minute,每分钟节拍数))不高于159的放松音乐、或白噪音、或人声颂唱的疗愈音频。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以枕头为载体搭建一种音波共振系统,设有音波共振发声单元以及容纳该音波共振发声单元的共振腔室,降低共振辐射的传导,减弱对耳膜的冲击;设有独立调节音量及共振强度的系统,使得音量大小及共振强度可独立调节;筛选并提供定制音源,确保播放该类音乐时都有共振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音波共振系统结构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载体结构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载体剖面结构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载体内部结构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音波共振系统工作流程图。
[0022]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0、存储单元;200、触发单元;300、处理单元;400、发声单元;500、共振发声单元;600、共振传导单元;700、通信单元;800、载体;801、共振腔室;802、共振传导曲面;803、第一凹槽;804、凸出结构;805、第二凹槽;806、传音通道;807、出音孔;
900、电路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4]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音波共振系统,包括:载体800和设置在所述载体800上的:存储单元100,用于预存筛选后的音频信号;触发单元200,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信号;处理单元300,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对筛选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分频和/或分通道处理;发声单元400,用于接收筛选后的音频信号和/或经过分通道后的音频信号,并根据所述筛选后的音频信号和/或经过分通道后的音频信号发声;共振发声单元500,用于接收通道信号,并根据所述通道信号发声并产生振动,其中所述通道信号为对筛选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分频和/或分通道处理后得到的信号;共振传导单元600,用于将所述振动传导至所述载体800上,所述共振传导单元600包括设置在所述载体800上的共振传导曲面802,所述共振传导曲面802能够将所述振动信号进行辐射传导;所述共振传导曲面802不直接与人体接触,共振传导曲面802将传导振动至附着在其上方的部分载体上,该部分载体再将振动传导给头枕载体时的用户;其中,所述载体800还包括设于载体800内的共振腔室801,所述共振腔室801的表面形成所述共振传导曲面802。
[0025]具体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波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800)和设置在所述载体(800)上的:存储单元(100),用于预存筛选后的音频信号;触发单元(200),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信号;处理单元(300),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对筛选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分频和/或分通道处理;发声单元(400),用于接收筛选后的音频信号和/或经过分通道后的音频信号,并根据所述筛选后的音频信号和/或经过分通道后的音频信号发声;共振发声单元(500),用于接收通道信号,并根据所述通道信号发声并产生振动,其中所述通道信号为对筛选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分频和/或分通道处理后得到的信号;共振传导单元(600),用于将所述振动传导至所述载体(800)上,所述共振传导单元(600)包括设置在所述载体(800)上的共振传导曲面(802),所述共振传导曲面(802)能够将所述振动信号进行辐射传导;其中,所述载体(800)还包括设于载体(800)内的共振腔室(801),所述共振腔室(801)的表面形成所述共振传导曲面(8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波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室(801)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凹槽(803),所述共振发声单元(500)嵌入所述第一凹槽(803),所述共振发声单元(500)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凹槽(8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波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室(801)的内部填充有用于减弱共振的辐射传导的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的密度或硬度小于所述载体(800)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波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800)为对称结构,所述载体(800)的一侧端延伸有凸出结构(804),所述共振腔室(801)位于所述凸出结构(804)的一侧。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洋曹成玉陈立淞林挺宇林海斌徐庆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