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392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头戴时不易断裂,并且电极与人体密切贴合的智能穿戴助眠装置。所述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包括头带本体,所述头带本体包括位于头带本体中间的前额部以及位于所述前额部两侧的支撑部,所述头带本体前额部的内侧设有弹性调节层,脑电波采集单元设于所述弹性调节层的内表面上;头带本体的支撑部端头处分别连有耳挂式耳机,所述耳挂式耳机包括相连的耳挂部和耳机部,所述耳机部中设有扬声器。

Intelligent Wearing Sleeping Ai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穿戴助眠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穿戴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穿戴助眠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睡眠问题日趋严重。睡眠质量长期睡眠紊乱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工作生活,还会引发诸如心血管病、抑郁症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面对如此普遍的睡眠问题,有限的医疗资源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治疗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方便助眠的方法,满足人们改善睡眠的普遍需求。使用者头戴智能装置,依靠装置的智能引导进入睡眠状态是很有前景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一种实现方式是:装置采集并处理使用者的脑电波信号,根据实时数据识别使用者的睡眠状态,采用相应的引导方式,智能引导使用者进入睡眠状态。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既要避免穿戴装置对人体头部造成压迫感干扰睡眠,又要实现电极与头部皮肤密切贴合,这样才能解决同类产品的可靠性问题。如公开号为CN107714036A的一种脑电信号采集头带,其前额内侧位置设有电极用于采集脑电信号,头带内部设有中空柔性薄壁,用来放置柔性电路板,头带后脑位置采用魔术贴卡扣作为松紧调节结构。当头带勒紧头部时,虽然可以使电极与皮肤贴合得紧密一些,但是会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包括头带本体(100),所述的头带本体(100)为弧形弯曲结构,弧度与人体额头弯曲程度吻合;所述头带本体(100)包括位于头带本体(100)中间的前额部(110)以及位于所述前额部(110)两侧的支撑部(120),所述前额部(110)的内侧设有弹性调节层(300),脑电波采集单元(400)设于所述弹性调节层(300)的内表面上;头带本体(100)的支撑部(120)端头处分别连有耳挂式耳机(200),所述耳挂式耳机(200)包括相连的耳挂部(210)和耳机部(220),所述耳机部(220)中设有扬声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包括头带本体(100),所述的头带本体(100)为弧形弯曲结构,弧度与人体额头弯曲程度吻合;所述头带本体(100)包括位于头带本体(100)中间的前额部(110)以及位于所述前额部(110)两侧的支撑部(120),所述前额部(110)的内侧设有弹性调节层(300),脑电波采集单元(400)设于所述弹性调节层(300)的内表面上;头带本体(100)的支撑部(120)端头处分别连有耳挂式耳机(200),所述耳挂式耳机(200)包括相连的耳挂部(210)和耳机部(220),所述耳机部(220)中设有扬声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调节层(300)包括表层(310)和弹性层(320),所述表层(310)设于前额部(110)内侧,所述弹性层(320)设于表层(310)和前额部(110)内表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32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前额部(110)内表面上的弹性部件(33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330)为一端开口的倒梯形或矩形,所述前额部(110)内表面设有一道凹槽(111),所述倒梯形或矩形弹性部件(330)的开口端设于前额部(110)内表面的凹槽(111)中。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洋林挺宇徐庆全林海斌张恒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